地震來臨,兩歲孩子他爹怎樣第一時間避險

經歷地震

我在7月12日凌晨3點多回家,到家後洗漱完,上床睡覺的時間是4點12分,心想可以踏實的睡一覺。

不知過了多久,忽然一種緊迫感迫使我睜開雙眼,然後我就聽到書櫃方向發出“叮叮的聲音”,恍惚感覺身體在晃。這時,從未感覺到“地震”這個詞這樣令人恐懼,而潛意識讓我不得不和這個詞聯絡在一起。

我趕緊側身拿起手機看了下時間是6點28分,隨後趕快起床,想著過去叫安安媽和安安,我推開房門,看到安安媽和安安睡覺的房間關著門,沒有聲響,應該是還在睡覺,心想我們住在16層,現在往樓下走,到樓底最快也要5分鐘,遲疑了一會兒就沒去叫醒 。

我來到窗戶前,向外看了看,沒什麼異樣。拿出手機翻看朋友圈,已經有人在發感受到地震的訊息了。

過了大約10分鐘左右,我在中國地震局的官網上看到了“7點38分唐山市古冶區5。1級地震”的訊息。

地震來臨,兩歲孩子他爹怎樣第一時間避險

此時我的腦海裡又浮現了一個時間-7月28日,今天是7月12日,多麼的相近。

另一方面我在想,當時的恐懼竟然讓我看錯了時間。

雖然自從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後,唐山每年都會有地震,可今年的等級和震感是最大的,也是我唯一的一次感受到的。

不經歷地震,很難有這種感覺,它是人體對地震作出的本能反應的恐懼,,不受身體控制。我想到地震前其它動物都有一些不同尋常的行為,應該也是源於地震給它們帶來的恐懼造成的。

接下來我陷入了另一種思考,就是住在樓房裡,遇到地震,怎樣第一時間採取有效的避險措施,增加生存的機率。

我自己思考的結果是悲觀的:

1。 地震不可預測。

2。 根據以往的地震資訊,一開始的震動都是接近最大震級,之後是餘震。當感受到地震來時,發生房屋倒塌或破壞,就是一瞬間的事兒,留給避險的時間太短。

如果住在樓房的一層,甚至二層,都還有幾十秒跑出去的機會,那再往上的樓層,無論是坐電梯還是爬樓梯,時間可能都不夠。那是不是我們就只能聽天由命呢?我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發現和我想的不一樣。

房屋的抗震等級

首先我想了解,樓房的設計建造,能抗多少級的地震。根據GB 5001-2010《建築抗震設計規範》,裡面明確的要求了各個地市的建築抗震烈度要求。

地震來臨,兩歲孩子他爹怎樣第一時間避險

唐山地區的建築抗震設防烈度在7級和8級。但是這個等級對應的不是地震等級,可以和地震烈度進行對比。

地震來臨,兩歲孩子他爹怎樣第一時間避險

地震可以提前預警

唐山的這次5。1級地震,有的電視收到了地震預警資訊:

地震來臨,兩歲孩子他爹怎樣第一時間避險

有在手機安裝地震預警軟體的,也會收到地震提示:

地震來臨,兩歲孩子他爹怎樣第一時間避險

它不僅會提示將要到來的地震的等級,還會顯示震中心與我所在位置的距離,這些資訊為採取避險措施,提供了有效的資訊。雖然是短短的幾秒鐘,但是在地震面前,卻可以決定很多東西。

原地避險的措施

如果地震劇烈,來不及逃生,在樓房裡避險的做法有:

1。 關閉家裡的電源,防止造成觸電或火災;關閉天然氣閥門,防止天然氣洩漏。

2。 開啟防盜門,防止地震造成房門變形,不利於首震後的逃生。

3。 躲在家裡有承重牆的最小房間裡,一般是衛生間,而且衛生間靠近水源。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大多的衛生間都會安裝熱水器,這個有掉落的風險。

4。 趴下:降低身體姿態,用雙膝支撐地面趴下,這樣既可以穩定身體防止跌倒,還可以爬行移動。

5。 抓牢:抓緊堅固的物體,讓身體穩定。

6。 掩護:為了防止被掉落的物體砸到,儘量把整個身體都躲好,比如餐桌、書桌下面,並且最好是靠近承重牆的牆角。

不能採取的做法有:

1。 不能跳樓。

2。 不可坐電梯。如果乘坐電梯途中遭遇地震,可迅速將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電梯停止後,迅速離開。

3。 走樓梯的風險,在於地震比較劇烈時,因為樓梯承重不是很大,很容易坍塌,造成傷害。

4。 網上流傳的“生命三角區”,已經被闢謠,沒有科學依據。

5。 不能在陽臺和窗戶附近避險,其周圍牆體可能不牢固,且容易被掉落的玻璃砸傷。

經過以上的梳理,我對地震避險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但這些經驗和方法大多來自對震區的總結,忠心的祝願唐山這座鳳凰城,安定和諧,不再經歷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