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孩子太內向?4個步驟提高孩子的社會能力,趕緊用起來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了一些不好的傾向,比如性格過於內向,不善與人交往,也不懂得尊重他人,並且還很玻璃心等等,那麼,你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想辦法幫助孩子提高社會能力。

什麼是社會能力呢?所謂社會能力,說白了就是孩子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能力。我們人是社會性的動物,設想一下,一個欠缺社會能力的孩子會感到多麼挫敗,多麼孤獨。

擔心孩子太內向?4個步驟提高孩子的社會能力,趕緊用起來

很多家長都容易犯一個思維錯誤:總覺得孩子嘛,只要身體健康,成績優秀就一切OK啦,至於其它“小”問題,長大了自然就會變好的。

所以,在孩子兩三歲時,家長只顧為孩子做營養美食,教孩子數數背古詩,卻沒有重視孩子是否有禮貌,是否知道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在孩子五六歲時,家長可能又忙著為孩子報各種興趣班,逼著孩子學舞蹈學鋼琴學繪畫,卻沒有教會TA怎麼跟小朋友愉快地玩耍。

當孩子長到十一二歲,小升初的壓力接踵而至,這時候學習成績又成了重中之重,哪裡還顧得上孩子有沒有朋友,能不能處理好人際關係呢。

擔心孩子太內向?4個步驟提高孩子的社會能力,趕緊用起來

那我們可以設想一下,這樣的孩子一旦長大離開校園,很可能因為社會能力太弱根本找不到工作,然後回家啃老。就算找到工作了,也很可能領導夾菜TA轉桌,領導開門TA上車,領導開會TA嘮嗑,還絲毫意識不到有什麼不妥。

處理不好人際關係,會讓工作多麼不順,生活多麼煩惱,想必我們或多或少都有所體會。那到底怎樣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呢?

美國亞拉尼大學心理學博士默娜·R。舒爾,寫了《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這本書,她為家長和老師們設計了一套“我能解決問題”訓練體系,並因此榮獲了多項國家級獎勵。

這套體系具體是透過對話、遊戲和活動等獨特的方式,逐步教會孩子在與朋友或家人發生衝突時,能夠妥善解決問題,從而成長為一個社會能力強、充滿自信的人。

接下來,我們就來解鎖“我能解決問題”訓練體系的四個步驟。

擔心孩子太內向?4個步驟提高孩子的社會能力,趕緊用起來

第一步:字詞遊戲

組成“我能解決問題”體系對話法中,有六對基礎字詞。它們分別有:是/不是;和/或者;一些/所有;之前/之後;現在/以後;相同/不同。

可能你會覺得這些字詞非常簡單,孩子大部分都熟悉了,根本沒有必要再花心思專門來教孩子。但事實上,這幾組字詞在“我能解決問題”體系對話法中的應用,是有其獨到之處的,這些詞的特點是給了孩子更大的選擇空間,讓孩子知道:這些事可以這樣,說不定也可以那樣;如果換成那樣又會怎樣?這是可以幫助孩子開拓思維的。

而家長只有讓孩子充分掌握並能熟練使用這些字詞之後,孩子才能在和小夥伴的相處過程中,自然而然去運用這些字詞,從而能夠有效解決爭端,提升自己的社會能力。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行編排一些字詞遊戲,讓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輕鬆又愉快地掌握這些字詞的用法。

擔心孩子太內向?4個步驟提高孩子的社會能力,趕緊用起來

比如有位爸爸在跟他5歲的兒子練習“是/不是”這組字詞的遊戲時,就跟兒子定好這樣的遊戲規則:一個人先說一句包含“是/不是”的句子,另一個人要立刻接上,如果接不上或是句子裡沒有包括進這組字詞,那就要被對方刮一下鼻子。

他先來示範:

“我是一個好爸爸,不是一個壞爸爸。”

孩子立即模仿接上:

“我是一個好孩子,不是一個壞孩子。”

他又說到:

“你是我的兒子,不是別人的兒子”

孩子又如法炮製接上:

“你是我的爸爸,不是別人的爸爸。”

說完笑作一團。兩個人就這麼你一句我一句,玩得非常開心。

擔心孩子太內向?4個步驟提高孩子的社會能力,趕緊用起來

透過遊戲的方式,刻意讓孩子練習使用這六組字詞,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多種選擇的思維方式,教會孩子觀察行為之前和之後的區別,如此持續一段時間之後,孩子就會發現,自己在小夥伴中,也是可以有影響力的,他會為此信心大增,更願意主動接觸新朋友,嘗試自己學會的社交新技巧。

當你的孩子非常熟練這幾組字詞之後,你還可以繼續升級,去幫助孩子學會更多的詞語。比如:合適/不合適;公平/不公平;如果/那麼;可能/也許;因為/所以等等。

這些詞都能夠讓孩子在社交生活中找到更多的用途。你甚至可以把這些詞打印出來,貼在牆上、冰箱上,讓孩子在不斷的接觸中,完全熟悉並掌握它們。

擔心孩子太內向?4個步驟提高孩子的社會能力,趕緊用起來

第二步:幫助孩子學會理解他人的感受

說起感受,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有句名言,他說:“一個人之所以感到孤獨,並不是因為身邊沒有人,而是因為無法將自己最重要的感受與他人交流。”

任何一種良好的情感關係,一定是彼此都能敞開心扉地分享快樂和痛苦,自然而然地表達感受和需要。所以,幫助孩子學會表達感受,並能理解他人的感受,是為人父母一定要重視的課題。

“我能解決問題”訓練計劃的第二步,正是幫助孩子在解決日常問題時,能夠養成考慮他人感受的習慣。

為了讓孩子明白什麼是“感受”,我們首先要教給孩子表達感受的常用詞語。比如:開心、生氣、難過、失落、委屈等等。

擔心孩子太內向?4個步驟提高孩子的社會能力,趕緊用起來

我們同樣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遊戲,讓孩子掌握關於感受的詞語。比如家長首先在一張紙上寫下 “高興、生氣、傷心”等等,透過變換表情和肢體動作,讓孩子從中選擇哪個詞對應了當下的表情。相信這樣的遊戲,孩子們會非常感興趣的。

當孩子學會了關於感受的詞語,家長就可以教孩子最常用的三種途徑,來發現別人有什麼樣的感受。

一種是用眼睛看,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在大笑,就可以判斷對方當時很高興。一種是用耳朵聽,當我們聽到一個人在哭泣,就能知道對方正傷心。當我們不能透過眼睛和耳朵來了解別人的感受時,就要用到第三種途徑,那就是直接去問對方當下有什麼樣的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經常跟孩子去討論感受。注意,只討論,不評價。比如陪孩子看繪本時,可以問孩子圖片中的人是什麼感覺?比如小豬佩奇在跳泥坑時,是高興還是難過呢?

擔心孩子太內向?4個步驟提高孩子的社會能力,趕緊用起來

出去玩的時候,也可以引導孩子去觀察別人的表情。晚餐時間或者睡前時間,可以和孩子做些情緒詞彙表達的練習遊戲,試著用高興、難過、生氣、驕傲這些情緒詞彙互相提問或者講故事。

比如,家長可以先示範,講一講自己今天在工作中值得高興的事情,然後問孩子: “今天在學校,有什麼讓你感到高興的事嗎?為什麼呢?”這樣家長一方面可以瞭解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內心想法,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孩子練習情緒表達。

當你的孩子能夠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換位思考能理解別人的感受時,你會發現孩子情商高了,變得善解人意。這樣的孩子,在小夥伴中會很受歡迎,他們的社會能力也會大大提高。

擔心孩子太內向?4個步驟提高孩子的社會能力,趕緊用起來

第三步:尋找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自如地使用“我能解決問題”訓練體系中的字詞以後, 在與小夥伴產生矛盾時,TA的看法就會和以前有所不同,家長可能會看到孩子已經改變了思考問題的方式,社會能力也在進一步提高。但是,可不能就此滿足,“我能解決問題”訓練體系還有很重要的第三步,就是讓孩子找到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要讓孩子明白,辦法不止一種,要鼓勵他們開動腦筋,儘可能想出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鼓勵孩子尋找解決辦法時,家長可以按照下面幾個簡單的步驟進行:

首先,家長提出問題或者讓孩子提出問題。

然後,家長要告訴孩子,要想出很多不同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最後,家長要很鄭重的拿出紙和筆,把孩子想到的主意都寫下來,如此有儀式感的方式,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很受重視,從而調動參與熱情。

事實上,小孩子一旦開動腦筋,想出的辦法簡直多得煩人。

擔心孩子太內向?4個步驟提高孩子的社會能力,趕緊用起來

有個6歲的小男孩,很想要一個新的奧特曼可動人偶,跟媽媽唸叨了好久,每次都被拒絕。這時,媽媽正巧了解到“我能解決問題”訓練體系,於是,當孩子再次提出這個要求時,她就對孩子說:“既然你這麼想要,那你就想想辦法,讓媽媽心甘情願給你買。”

孩子很快想到了一個主意,就是提前享用生日禮物。

媽媽聽到後,一邊拿出筆和本子,一邊對孩子說:“這的確是一個辦法,你再想想別的辦法,儘可能想多一些,我每一種都記下來,然後再一起從中選出大家都能接受的。”

結果,讓這位媽媽非常吃驚的是,孩子居然想出了十多種方法,其中比較靠譜的有:“1、在媽媽工作時幫忙帶弟弟賺工資來買。2、洗自己的衣服。3、媽媽一叫洗碗就行動。4、用10天的優秀表現來換取(優秀表現的內容包括吃飯不拖拉,把每天1小時電視時間用來練字貼等)。5、用生日禮物來交換”。

讓媽媽覺得搞笑又感動的辦法有:1、長大後做老闆,賺錢跟爸爸媽媽分錢;2、長大後要做有錢人,各送爸媽一棟房子,送媽媽的房子,房間都特別乾淨整潔,還有鮮花和植物(孩子知道媽媽愛乾淨愛養花)。”

媽媽真是被逗樂了,在分析了每種辦法的可行性後,倆人一致選用了“10天的優秀表現”這個辦法,並讓孩子在邊上簽名確認,如此一波操作後,母子倆都十分開心。

俗話說,辦法總比困難多。一旦讓孩子養成了遇事多思考想辦法的好習慣,孩子抗挫折的能力會極大提高,人生路也會更加開闊。

擔心孩子太內向?4個步驟提高孩子的社會能力,趕緊用起來

第四步:教孩子學會考慮後果

說話要過腦子,做事要考慮後果,這是為人處世非常重要的一點。“我能解決問題”訓練體系的最後一步,正是要教孩子學會考慮後果。考慮後果這一步,是要讓孩子思考如果採用了某個辦法,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

在生活和工作中,那些與別人相處時顯得過分自私或狂妄的人,還沒有養成考慮自己的言行會帶來什麼後果的習慣。而學習過“我能解決問題”訓練體系的人,則能很好地運用恰當的方式來處理日常衝突,這是因為這套體系包含了因果思考的技巧,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些技巧。

擔心孩子太內向?4個步驟提高孩子的社會能力,趕緊用起來

考慮到孩子的理解能力,家長在教孩子考慮後果時,要先教會孩子考慮事情的先後順序。只有當孩子知道事情是按照某種順序發生的時候,他們才會明白後果的意義。

還記得“我能解決問題”訓練體系的六組基礎字詞嗎?其中的“之前/之後”這一組詞,就可以幫助孩子理解事情的先後順序。

比如,家長經常會要求孩子:“在吃飯之前,要先洗手!”,“吃完飯之後,才可以吃零食。”

另外,還可以用“如果/可能”這組詞來複習順序的概念。這個練習可以這樣做,家長給孩子提供一種情景,然後讓孩子去補充後果。

比如,家長可以問孩子:

“如果你淋雨了,可能會怎樣呢?”

“如果你不吃飯,可能會發生什麼?”

用這樣的方式,鼓勵孩子去思考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擔心孩子太內向?4個步驟提高孩子的社會能力,趕緊用起來

在這裡要注意的是,孩子在說後果的時候,有可能說了很多連鎖反應,從而把正在討論的話題給扯遠了。什麼是連鎖反應呢?舉個例子,比如家長問:“你搶了小夥伴的玩具之後,他會怎麼樣啊?”

孩子可能會說:“他會生氣。”

然後你鼓勵孩子說出更多可能的後果,結果孩子說:

“他還會打我,然後我也會打他,然後他會拿積木砸我,然後我再打回去……”如此沒完沒了扯一通,這就是連鎖反應,孩子說的是後面可能會發生的一連串事情,但不是搶了玩具會產生的直接後果。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要引導孩子說出直接後果而不是連鎖反應,這樣才會達到較好的訓練效果。

當孩子能明白每一種辦法實行後都會產生相應的後果以後,那TA就會學著去評估每種解決辦法的可行性,從而在遇到問題時,自覺採用最優的辦法來處理。

擔心孩子太內向?4個步驟提高孩子的社會能力,趕緊用起來

綜合運用

當我們瞭解了整個“我能解決問題”體系的全部內容之後,就要透過遊戲和活動,來綜合運用整個體系的技巧,直到孩子能夠熟練掌握,把這套體系內化到自己的自主心智中。

“我能解決問題”訓練體系,之所以能讓作者收穫幾項國家級大獎,是因為實踐證明這套體系對孩子非常有用,但所有好的育兒方法,其實都是在考驗家長的耐心。如果家長不花時間陪孩子練習,學會再多方法也都是白搭。

可能會有家長擔心,這套體系運用起來會不會太繁瑣? 其實並不會,這套體系是非常靈活的,完全可以融合到生活中的各種場景。全套體系雖然有四個步驟,但並不是每次都要採用所有的步驟。

比如,當你的孩子想用搶的方式拿回自己的玩具,你只需要問他:“這是一個好主意嗎?還有別的辦法嗎?”如此簡短的提醒,就可能幫助孩子想一個更積極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擔心孩子太內向?4個步驟提高孩子的社會能力,趕緊用起來

敲黑板,“我能解決問題”訓練體系的核心,是要孩子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大人來為孩子解決問題。所以大人要控制自己替孩子解決問題的慣性,要相信孩子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家長要用提問的方式,鼓勵孩子多思考,正確引導孩子的看法,但要避免告訴孩子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

“我能解決問題”訓練體系的目的,是教給孩子一種能幫助他們處理一般人際問題的思考方式,所以家長要注意把重點放在思考過程上,而不是具體的結論上。如果家長急於判斷孩子的想法,比如表揚一種想法,可能就會讓孩子停下來不再動腦筋思考別的辦法了。而批評的話,則會讓孩子不敢再暢所欲言。所以家長朋友們,要控制你自己啊!

親子教育,路漫漫其修遠,為人父母的我們,要不斷加油哦。

擔心孩子太內向?4個步驟提高孩子的社會能力,趕緊用起來

總結

作為一個社會人,社交生活是繞不過去的一部分,因此,讓孩子掌握一定的社會能力,是為人父母必須要面對的課題。為此,我們一起解讀了《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這本書,學習了“我能解決問題”訓練體系。

一個完整的“我能解決問題”訓練體系,包括四個步驟:

1、讓孩子明確發生了什麼問題。

2、教孩子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感受。

3、鼓勵孩子思考解決問題的多種辦法。

4、教會孩子考慮每種解決辦法實行後可能會引起的後果。

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希望作為家長的我們都能多花些時間與孩子一起快樂做遊戲,幫助孩子學會表達感受,學會獨立思考問題,如果你足夠用心,相信孩子也會回饋給你足夠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