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情緒教養篇(2)---一個情緒的事兒,有那麼重要嗎?

相信每一個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很多人就在盡最大所能地為他們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衣服是純棉的,必須舒服;奶粉要歐洲的,必須安全;紙尿褲要進口的,必須吸水;吃的無新增,必須健康;最好的早教、興趣班;想方設法地解決學區房;送孩子出國深造……

與此相對應的,現在新生代的父母更多的也願意接受科學育兒的理念,自我提升,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學習,希望在孩子的精神層面給與更多的滋養和教育。

其實,這一切的背後,是父母焦慮與覺醒的複雜心情融合的結果。要知道我們打小可從來沒有接受過什麼情緒教養,多數情況下,都是一頓打罵了事。我自己的哥哥就曾經有過被三棍子打得不會走路的經歷,至今提起來心裡還有點過不去。

育兒情緒教養篇(2)---一個情緒的事兒,有那麼重要嗎?

我個人最近越來越多地接觸關於孩子情緒教養的內容,就越來越感受到,其實給孩子再多的物質條件和認知技能,都不如從小教會孩子如何與情緒相處更重要。

我們一定聽說過太多孩子因為一點點小事兒就離家出走,跳樓自殺甚至還會把刀子捅向生養自己的父母這樣的悲劇。其實,這些讓人心痛的案例背後,都有一個不知如何面對和調整自己情緒的孩子和未曾教會孩子這些的父母。

育兒情緒教養篇(2)---一個情緒的事兒,有那麼重要嗎?

在這裡,我想先以自己的成長經歷來說說情緒處理的重要性。

乖乖女的誕生

我出生在北方一個很偏僻的小鄉村,那裡至今還有著“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我有一個大我六歲的哥哥。因為是長子長孫,哥哥從小就很得奶奶寵,而我則沒有那麼受關注。

爸爸是小學老師,很敬業,也很嚴厲,相比,媽媽則特別的少言寡語。父母都幾乎不太和我做言語上的溝通,愛的表達就更不要想了,當然這也是我們這代人普遍經歷的。

很久以來,內心深處總感覺家人不是很愛我,再加上爸爸那張幾乎很少見到笑容的臉,讓我極其害怕。所以我幾乎很少和他們提起自己經歷了什麼,開心的或者不開心的,多數都積累在心裡。在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我,一直覺得我必須努力做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壓抑自己內心的真實需求,所以漸漸地就成了一個典型的討好型“乖乖女”。

育兒情緒教養篇(2)---一個情緒的事兒,有那麼重要嗎?

乖乖女的痛苦

至今,爸媽仍會提起當年我是如何懂事,省心,不需要操心,就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照顧得很好,而且還懂得節儉。但時,他們不知道的是,其實我內心一直還住著一個卑微、壓抑、膽小而怯懦的我。

而這個我,一直影響了我很多年,讀書以及畢業後參加工作,我遇到了委屈的事情幾乎都是吞下去,因為我骨子裡很不喜歡衝突,只想和平解決,自己吃虧就認了吧。但是一次兩次可以,時間久了,內心不斷累積,誰都受不了。

就這樣,長久地積累之後,我甚至在最生氣的時候會打自己的臉,是特別狠的那種打,即便這樣,我也不會去面對那個真正讓我生氣的人。我也特別恨自己的懦弱。

有幾年,感覺自己走到了抑鬱的邊緣,而唯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還喜歡讀書,因此那幾年從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開始接觸靈脩書籍,一路走過來看了市面上很多的相關書籍,聽於丹老師解讀的《論語》。至今仍然很感激那些遇見,才幫我撐過了那些難過的歲月。

育兒情緒教養篇(2)---一個情緒的事兒,有那麼重要嗎?

乖乖女的覺醒

兒子的出生,讓我意識到自己必須要有所改變了,不想把這些消極的東西傳遞給下一代,於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從自我提升的領導力培訓課程,到英語學習,健身,寫作,閱讀……一路走下來,終於真正接納了自己。

至此,我才有幸得以真正走出自己的那個討好、懦弱的怪圈,真正學會了愛自己,然而我又是何等地幸運,要知道有多少人終其一生可能都無法走出來。

當我開始面對真實的自己,體會內心每次升騰的情緒,我知道當年那個壓抑的小孩又跳出來了,我會和她對話:我看到你了,你感到沒有人關注你,沒有人愛你,對嗎?我愛你啊。來,不要怕,抱抱你。如果實在控制不住,那就好好地哭一會兒吧,把你內心的憤怒和委屈宣洩出來,然後平靜地告訴對方,自己剛剛經歷了什麼吧。你現在的樣子就很好。

即便遇到再大的挑戰,我也不會再往自己內心積壓了,我知道該如何去調整和疏導,更清楚自己的價值感,由內而外地欣賞和愛自己,也會得到越來越多的來自別人的愛。

育兒情緒教養篇(2)---一個情緒的事兒,有那麼重要嗎?

乖乖女的忠告

作為一個曾經的“資深”乖乖女,我體驗過情緒積累在內心的苦痛,也有幸因學習而得以重生,而沒有釀成悲劇。所以,我對情緒教養這件事也格外看重,不想自己的孩子再重走自己曾經走過的路。

然而,這又註定是一條艱辛的路,因為我們多數人都不曾接受過這樣的教育,因此我們的內心其實有很多個情緒的按鈕,是時不時就要被觸發啟動的,在我們自己控制情緒尚且困難的前提下,再要去教會孩子,該是多麼挑戰的事情。

但是,這卻是一件對孩子未來走上社會及其重要的能力。在任何的情況下,都可以用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並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緒背後的原因,進行適當的調整,即便在利益受到損害的時候,也能優雅而不卑不亢地去解決問題。

從容、樂觀地去面對身邊的一切,即便父母不在身邊,他們依然可以很好地幫助自己去處理那些不開心,甚至是衝突。這不正是父母最希望孩子可以學會的一個本領嗎?

隨著自己不斷地學習,我會繼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也歡迎您說出自己的心得和經驗。

我是育兒領域創作者“一枚有墨香的書籤”,與孩子一同成長的寶媽。

育兒情緒教養篇(2)---一個情緒的事兒,有那麼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