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可怕的“付出感”和“犧牲感”

家庭教育中最危險的兩個東西,一個叫“付出感”一個叫“犧牲感”

家庭教育中可怕的“付出感”和“犧牲感”

當父母對孩子有了“付出感”和“犧牲感”,就會自覺十分不易十分偉大,潛意識裡認為孩子虧欠了自己。

當這種感覺傳達給孩子後,孩子會不自覺的內心充滿愧疚感,安全感的也會嚴重的缺失。

買個玩具——這花了我一天的工資。

吃一頓肯德基——為了你我都沒捨得買件衣服。

孩子的每個小願望都伴隨著負疚感,沒有單純獲得禮物的快樂。

長此以往,孩子可能越來越壓抑自己,因為每個人的內心都不想有這種壓抑的感覺。

導致孩子愈來愈不敢擁有願望,壓抑自己的心聲,將想法和願望減少到最少甚至沒有。

可即便如此一些家長還可能說——養育你,供你讀書,我們是多麼的不容易。

當初為了生你媽媽從鬼門關走過一趟,吃了多少苦。

這個水果爸媽一口沒吃,都是給你留著,這一點就要很多錢了。等等等等。

這些隨處可見的話語,日積月累,對一個孩子產生的影響遠比你想象中的大,但家長可能想不到或不願相信的。

還有什麼“媽媽只愛吃魚頭”的文章,如果一個孩子吃魚頭都會猶豫內疚,那真可謂是“如鯁在喉”了。

這條魚的價值不但讓你品嚐到了魚的味道,更讓孩子有了心理負擔。

家庭教育中可怕的“付出感”和“犧牲感”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是一位老師寫的他學生的事情。

他學生的媽媽每天都要給他的孩子收拾房間,房間很亂收拾起來很累,但卻得不到理解,說幾句還不愛聽,總有情緒。

讓這位媽媽很難過。

老師把學生叫到辦公室問道“你需要你媽媽每天幫你收拾房間嗎?”

“不需要。他一收拾完我的東西就找不到了,我不讓她收拾,可她偏要收拾。”

事後老師告訴母親“你以後不要再給你的孩子收拾房間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而且老師告訴她:以後所有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做,那些自己只要做了就會發自內心委屈的事情都可以不做。

或者有一天他們需要你去做什麼事情,可你自己卻不願意,也可以拒絕。

最大的錯誤就在於,一邊做一邊數落你的愛人和孩子,這樣只能讓你受了累還不討好。

其實很多時候你只要高高興興,比做什麼都強。

家庭是每個家裡成員的避港灣,都想在在家裡受到心理上的壓力。

在家庭中,你願意做的就去做,不做抱怨,不委屈,因為這件事是內心願意做的。

如果覺得委屈,不想做就不做。

你不去做飯,大家也不會餓死。你不洗衣服,他們也不會光著身子出去。

自己豐衣足食比什麼都不做但要聽很多嘮叨要輕鬆愉快得多。

寧當拙婦,不當怨婦。

如果家人願意聽數落,聽嘮叨,不去做家務那另當別論了。

你數落著家人,內心滿足,家人看著電視聽著你的嘮叨,也滿足。

你們雙方內心都愉悅輕鬆,也挺好,但是這種情況我覺得是少之又少。

家庭教育中可怕的“付出感”和“犧牲感”

生孩子前就應該知道,養育孩子是不是我自願的。

能不能承受起他的成長,無論精神層面還是物質生活···大到教育小到買玩具吃零食。

孩子既然是自己願意生的就不要抱怨,生孩子有多辛苦,有多少付出,都不要去對孩子說​。

你所說的辛苦和付出孩子一般真的理解不了,更不會感同身受。

他受到的最多的感受就是內疚,和強烈的焦慮不安。

而你也會在日積月累的日子裡,認為你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在犧牲,更不會體會到養育孩子的快樂,也會慢慢地在這環境中失去自我。

所以“付出感”和“犧牲感”會給雙方帶來壓力和讓心理沉重外毫無意義。

對孩子也不需要說太多的不容易,需要多麼的辛苦工作之類的話語。

難道不養孩子就不需要工作了麼,那生孩子前一定要問自己,到底是工作然後要一個孩子還是選擇不去工作。

自由選擇,自我承擔。

做所有的事情都是心甘情願就好,不要選擇了生孩子,又要因為工作去數落孩子。

生孩子辛苦不是孩子的錯,賺錢辛苦也不是孩子的錯。

他們只需要接受傳承和更好的發展,根本不需要承受這種內疚感和心理壓力。

而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從自己的選擇中去尋找和感受快樂,那時你會覺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家庭教育中可怕的“付出感”和“犧牲感”

就像買東西,商場裡最傻的人不是花錢不眨眼的人,也不是什麼都不敢買的人​

而是猶猶豫豫嘮嘮叨叨買完了,又覺得這件東西不怎麼好的人。

錢都花了,還落個不高興,你說可不可悲。

買東西,養孩子,家庭生活莫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