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當成降落傘,孩子模仿動畫片。動畫片的不良行為要不要禁止?

一說到如何預防兒童模仿動畫片的不良行為,我們很容易簡單粗暴的想到禁止和限制,而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策。

因為真實世界本來就不是真空的童話世界,

讓他們也接觸一些陰暗面,對於他們完整全面的看待世界未必是件壞事。再者,文化的創作來源於生活,暴力元素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完全的隔離不現實。

雨傘當成降落傘,孩子模仿動畫片。動畫片的不良行為要不要禁止?

作為製作方而言,

動畫片的打鬥場景完全禁止是不太肯能。

關鍵是它的表現手法和呈現形式。

完全可以按照孩子的方式,以孩子為判斷標準而不是成人化的激烈程度進行製作編排。但遺憾的是,為了追求逼真和單純感官上的刺激,一些動畫片的製作者往往採取了成人的方式和標準,而不是將重心放在矛盾衝突上、劇情發展上。另外,打鬥暴力的呈現方式完全可以藝術化的處理,比如運用“音效”而不是“血淋淋”的場景畫面。嘗試空鏡頭、誇張的迷霧等技術性手段帶過。

雨傘當成降落傘,孩子模仿動畫片。動畫片的不良行為要不要禁止?

作為稽核監管部門而言

,動畫片的分級制度勢在必行。目前的監管只是解決了“禁”的問題,而對要“限”的內容,制度層面設計相對簡單。

動畫分級制度可以從年齡和內容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從受眾年齡看,確定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兩個基礎標準,對成年人動畫內容審查適度放寬。在未成年人領域,需要考慮與兒童受教育程度保持一致,可以分為2歲前、2-6歲、7-14歲、14-16歲、18歲以上等幾個等級。二是從動畫內容分級,對激烈的衝突行為、對常識的顛覆性描寫等,應進行限制級分類,在播放平臺、播放時間上進行管理;對涉及科普教育、日常生活型別的進行普通級分類,在常規電視、網路等平臺進行精準投放。

雨傘當成降落傘,孩子模仿動畫片。動畫片的不良行為要不要禁止?

作為家長而言,

是時候警惕發聲了。有的家長為了“偷懶”,一味把孩子扔給動畫片,

在監護教育引導上嚴重缺位。

孩子2歲之前應該儘量避免看動畫片,2歲到12歲之前,家長要對所看的東西把關,選擇適合他們的動畫片並抽出時間和他們一起看,邊看邊講,要是發現有不好的模仿,能夠及時糾正,防範於未然,這其實就是孩子學習和認識世界的過程。

另外,

動畫片製作者也沒有保護孩子的責任,在暴力血腥危險畫面上列印“危險動作,請勿模仿”的提示,小孩子多半是不懂也不會注意的,小孩子的安全意識是點滴的積累,更加考驗的是家長的安全隱患意識和家長的責任心啊。

雨傘當成降落傘,孩子模仿動畫片。動畫片的不良行為要不要禁止?

[心]結語:

首先

動畫片不是天然的洪水猛獸,它應該是幫助孩子認識世界的幫手,關鍵‬是社會‬氛圍導向‬、傳播‬機制‬升級‬、動畫‬片本身‬的最佳化‬以及‬家長‬的‬盡職盡責‬。其次‬,動畫片也不是孩子娛樂生活的全部,多去帶孩子去戶外、結交朋友才是值得鼓勵的。

雨傘當成降落傘,孩子模仿動畫片。動畫片的不良行為要不要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