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父母不批評,和孩子講8句話,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者:王曉旭

孩子犯錯,父母不批評,和孩子講8句話,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在試錯的過程,同樣我們作為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在試錯的過程,這種方式不對,我們就換另一種方式,總會有一種方式是適合自己家的。

那麼在面對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其實我們都不能很淡定地面對,往往會加入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判斷事情的真相,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日積月累下來,孩子對待我們的態度也會因為我們的“自以為是”而變得越來越差,關係越來越疏遠,我想這是我們都不想看到的。

那麼面對孩子犯錯誤了,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今天來跟大家分享8句話,相信看完,你就瞭然於心了。

第一句:發生什麼事情了?

我想有人會想,你這不廢話嘛,肯定會問發生什麼事情了,怎麼了呀!首先,我們在遇到突發狀況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把看在眼裡的事情和狀況最快地做出主觀判斷,“肯定是你做錯了,老師才批評你,老師咋不批評別人呢?”每一個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個甚至多個原因,就算是你的孩子打了別人,也要知道事件的全部過程,孩子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行為,我們要讓孩子從他的角度闡述事情的經過,很有可能我們是冤枉了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為自己行為辯解的機會不是。

孩子犯錯,父母不批評,和孩子講8句話,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句:你的感受是怎麼樣的?

事情的經過是客觀事實,當事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感受是不同的,沒有是非對錯。讓孩子去學會感受情緒,感受自己的感受,更有利於孩子調整自己的情緒,更能讓孩子更瞭解自己,提高情商和逆商,同時也鍛鍊了孩子的表達能力,能夠讓孩子知道,情緒是可以用語言形容的,而是透過行為——攻擊自己亦或是攻擊別人來表達。

很多時候,把情緒和感受表達出來,哭一哭,罵一罵,心情就會好很多。腦科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而事後,外在刺激不日你故意被腦部吸收,也就是說,別人說什麼都會聽不進去。等到情緒平靜下來,才能冷靜思考,所以如果想讓孩子“聽勸”,那麼我們就要學會共情、學會同理孩子的情感,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口,才能更好的聽進去我們的建議。

第三句:你想要怎麼樣?

只有當情緒冷靜下來,大腦才能正常的思考,這個時候孩子才能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這個時候不管說出什麼驚人的話語,我們都要波瀾不驚,因為想法沒有對錯。不要著急批評孩子,更不要暴躁如雷,冷靜地接著問孩子。

孩子犯錯,父母不批評,和孩子講8句話,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句:那你有什麼辦法嗎?或者那你打算怎麼實施達成你想要的?

這是在引發孩子的思考,也是在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管孩子說出怎麼樣的路徑,合理的、不合理的、可行的、不可行的、荒唐可笑的、噁心的、幼稚的等等,不管聽到什麼,都不要批評他、指責他,等到孩子一直想到沒有什麼好的路徑的時候,我們再接著問第五句。

第五句:這些實施路徑會產生什麼後果呢?

讓孩子去檢視他的這些方法是不是可行,產生的後果是什麼?自己是不是能夠承受這樣的後果。其實到這裡,孩子基本都會明白後果會是怎麼樣。如果他的認知有差距,我們就可以跟孩子討論一下,這個時候就可以更好的引導孩子,讓他知道現實真相,但是不要說教、不要講道理,更不要批判指責、嘲笑侮辱,只要陳述事實就行了。

第六句:你決定要怎麼做呢?

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實施方案,他知道了後果之後,通常都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即使他的決定不是我們所希望的,那麼也儘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決定,不要等到孩子決定後告訴孩子這樣不對,不能這麼做,這樣孩子以後就不會再信任你了。孩子要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相信孩子吧,他們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利己是本能。這裡要說一下,違法違紀的行為那肯定是要嚴厲制止的。

孩子犯錯,父母不批評,和孩子講8句話,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七句:你希望我做些什麼嗎?

支援孩子的決定,尊重孩子的決定,不求助不施助。

第八句:結果怎麼樣?是否如你所願?

孩子實施之後,會有結果的。問問孩子,是否他的決定所導致的後果如他所願,如果遇到相似的情形,又會做什麼選擇和決定呢?幫助孩子從頭梳理一下整個事件的經過、過程以及結果,讓孩子也檢視自己的判斷,慢慢的孩子就會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結:想法沒有對錯,情緒沒有對錯,學會共情和同理孩子,引導孩子用語言表達情緒,引發孩子的思考,慢慢幫助孩子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你學會了嗎?

孩子犯錯,父母不批評,和孩子講8句話,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