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三個視角看待教育

對人的劃分有多種選擇,有男女之分,有區域、國家之分等等。在對人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也能看到不同視角對教育的劃分。分別有生物人、自然人和社會人。

一、生物人

人是由眾多細胞組織構成的生物體,受到生物生長規律的支配和影響,由生和養的兩個階段,完成整個生物體的形成。對於人這個生物的教育,是後天所進行的活動。而教育這個活動會受到先天的限制,也就是必須遵循人的生長髮展規律,任何違背這個規律的活動,都將是有害的。所以,在教育之前需要了解人的生長髮展規律。例如孩子在6歲以後,才初步具備持久記憶的能力;7歲以後,才開始萌發抽象思維的能力;8歲以後,內部無聲言語能力才初步形成等等。身心的健康成長,才能使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根據人的生物特點,可以使用各種外部刺激的方法,給予引導和教育,最常用的是,使用條件反射給予的正強化和負強化。而在使用和操作條件反射時,也必須掌握條件反射的方法和適當強度。通常情況下,間斷的強化作用,效果會更好。也就是說,在教育和教學時,當孩子做出正確的判斷、選擇和操作,要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褒獎,對其正確的活動給予正面強化,促使其能完成對這些正確活動的固定。而且對於孩子的訓練是以間斷的形式,不是長時間的訓練某一項內容,而是訓練時間不長,再間隔一段時間重複訓練,效果會更理想。這在教學中的具體表現,就是當教授某一門功課時,有間隔時間的不斷重複訓練,當孩子能夠正確掌握某一些知識點後,立即給予肯定和表揚,就能夠促使其繼續主動深入的學習。孩子的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對於他們的學習效果有天壤之別。至於負強化,也就是所謂的“懲罰”。懲罰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在行為之後取消正強化。也就是當孩子出現錯誤的言行之後,採取對他們取消關注或漠視的態度和方法進行處理。孩子在很多的時候,並不知道他們的言行是否正確,甚至對行為本身都不在乎,而在乎的是成年人對他們行為後的態度和舉措,特別是父母對他們的態度變化。如果他們做出某些舉動,會引起父母特別的在意和強烈的反饋,不管這種反饋是正面或是負面,都會引起他們的興趣。有時你甚至會認為他們是在不斷試探你的忍耐極限,其實他們只是感到有趣而已。他們會覺得“為什麼在做出這些言行後,會有如此與平時不一樣的後果和效果”,而你的反饋越強烈,他們就會覺得越有趣。甚至嚴厲的責罰,也不能使他們完全停止這樣的想法和言行。就算表面上終止了這樣的行為,他們在內心還始終有繼續的衝動,並且只要他們認為時機恰當,還是會故伎重演。這實則是人的好奇和探索未知的本能在起作用,促使其不受控制地所進行的活動。而此時只需要對他們的行為,不予理睬和關注,他們自然會覺得無趣,便不再繼續。當然,取消正強化還可以表現在其他很多方面,比如取消應有的獎勵,縮短陪伴的時間,取消互動等等。取消正強化是以相對溫和的手段和方式對孩子進行的懲罰,所以它經常適用於成年人還不是非常重視的錯誤行為,允許透過較長時間進行逐步修正。第二種懲罰,是在其行為後施加“厭惡事件”,使孩子在行為與“厭惡事件”之間產生必然聯絡,從而杜絕他們錯誤行為再發生。最簡單粗暴的就是體罰、打罵等方式對孩子進行的懲罰。而這種懲罰方式,多數是源於對父輩的繼承。會打罵孩子的父母,在他們年幼的時候,因為犯了錯誤受到了父母的打罵,於是,他們也仍然用同樣的方式懲罰自己的孩子。我相信,這其中有很多的父母內心也不情願用這樣的方式方法,但苦惱於他們可能沒有想到其他更好的方法,對孩子的錯誤進行修正。其實透過對成年人的懲罰手段,就可以從中獲得感觸。合乎法治規定,對成年人的懲罰就是剝奪其各種權利,剝奪享受的權利,剝奪自由的權利,最嚴厲甚至剝奪生存的權利。而對於孩子,同樣可以用剝奪權利的方法進行懲罰。例如,剝奪擁有玩具的權利,剝奪娛樂時間的權利,剝奪自由活動的權利等等。用剝奪權利的方式,取代打罵的方式,將會有更好的效果。打罵的粗暴方式會給孩子留下極具破壞力的心理陰影,扭曲孩子的內心,導致錯誤的處世方式,甚至會對他們一生的心理狀態產生惡劣影響。孩子終將要成年,用剝奪權利的方式予以懲戒,可以使他們更能理解成年人的懲罰方式。用剝奪權利作為懲罰的手段,最重要的方面是表現在,可以用盡量多的時間和他們討論錯誤本身,使他們能夠清晰並且深刻的認識到錯誤。只有從心底對錯誤產生鄙夷,才能修正和徹底杜絕錯誤的再次發生。記住錯誤行為本身顯然要比記住懲罰重要的多。而用打罵方式作為懲罰手段的後果,往往是孩子只記住了懲罰手段本身,我究竟為什麼會遭到打罵,估計假以時日,就不再能記清楚了。這是因為打罵給孩子造成了過於強烈的條件反射,所以他們更著重於記住了打罵,而忽略了錯誤,缺乏對錯誤的深刻認識,就會導致屢教不改,給教育帶來更大的困難。對孩子以打罵、體罰作為懲戒手段,是對孩子負強化條件反射的過度刺激,是需要避免的。

教育有三要素:耐心、方法、毅力,缺一不可。在正強化和負強化方面,需要父母、老師、長輩等運用更多的智慧,實現優質教育。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所闡述的教育思想,就是更多的從生物人的視角看待教育。透過各種外部環境的引導、制約和刺激,使人成為理想公民。把教育當作刻意的塑造,著重詮釋了,在他的理念中,對正義這個概念的理解、貫徹和執行的理想結果。甚至最終要培養出被稱為“哲學王”的領袖。人,不僅是生物人,也是自然人。

二、自然人

人是自然物種之一,從自然環境中產生,並且嚴格的受到自然環境的支配和影響,同時也具有高階哺乳動物的“共性內涵”。

人類源於自然,發展與自然,人類對自然的探索,貫穿了整個人類全部的過程。自然科學的所有目的,也不過是人為的,想要了解和改造自然,用以順應人類生存發展的需要。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要從對自然的觀察中,掌握教育的奧義。教育和學習並不是人類所獨有的行為,在自然中,隨處都充滿了教育和學習的現象。小鳥在父母的教授和引導下學習飛翔,獵豹會教導孩子學會躲避危險和捕食獵物等等,動物也有學習和教育,人類在原始狀態下,存在同樣類似的教育和學習。學習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需要,是為求生存的自然反應,教育或者說教導也同樣是物種為求能夠正常繁衍的自然行為。個體進行學習的根本動因,是出於對生存本能的需要,在生存本能的驅動下,進行不斷地推進和延展的活動過程,就是廣義的學習過程。人的一生,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學習,不同的是個體與個體之間所學習的內容不同而已。既然學習是由生存本能演化而來的結果,那麼就不會隨人的意志而轉移。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愛好學習是必然的。其實孩子要求學習,是不需要刻意敦促的,是自然本能的表現。人會不可抗拒的自動採集與其相關或令其感興趣的資訊,所以成年人只需要在孩子學習的這個行為上,給予其足夠的興趣點和恰當的引導,就可以幫助和支援他們將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對其自身有益的學習活動中。其導致的必然結果,就是使學習成為個體能夠更好的掌握生存和生活技能最有效的手段。這才是學習的真相。

在學習中,有三個最重要的方面:1。態度,2。方法,3。習慣,其中最重要的是學習的態度。學習既然是本能,那麼就不會存在態度的問題,只會存在內容(學什麼)和方法(怎麼學)以及習慣(如果保持)的問題,這些就都是成年人應該給予什麼樣幫助的問題了。說一個正常的孩子會厭學,就是一個偽命題,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會厭學,只是討厭成年人所要求其學習的內容或使用的方法而已。那其實是引匯出了問題,不是孩子本身的問題。多一些與興趣相關,與樂趣有聯絡的內容,或者使用能夠使其感到振奮的方法,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一個人自主的要求學習,是不可抗拒的本能行為,只是內容各異途徑不同。不管是什麼年齡,在人生的任何階段,人都是在不斷學習的,因為這與生存本能相關,不以意志為轉移。所以保羅-朗格朗提出的終身教育思想,在人的一生都有學習本能的衝動下,給予恰當的引導和幫助,是極具社會價值的。

教育和學習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絕不可混為一談,學習是人的本能行為,而教育是根據人的這一本能,給予恰當的引導和幫助。學習是由內向外,透過自主的意志,把所有的資訊接納、整編、消化和吸收,並且轉化為自身內在結構一部分的過程。當下,對於兒童的教育是由外向內、由上向下,用成年人的意志取代孩子的意志,灌輸給孩子成年人所認同的各種資訊。這使得教育和學習成為了一組矛盾,如何才能有效地轉化這組矛盾?必須透過概念轉換化解這組矛盾,才能使教育和學習更有效地開展,這個方法叫“培養”。學習、教育、培養,是三個獨立且完全不同的概念。學習:本能—好奇—探索—模仿—實踐—應用—增益。教育:預計目標—提供素材—灌輸引導—鞏固—完成目標。培養:觀察—鼓勵—提供素材—幫助引導—持續支援—完成自我實現。學習,就像是植物自身要往上生長;教育,就像是把植物往上提;培養,就像是給予植物更多的養份,幫助它往上生長。培養,就是在尊重孩子自主意志的同時,對孩子進行適當的調整和修正、支援和鼓勵他們,給予他們素材,幫助他們輔就上行的階梯。促使其成為一個符合自主意志,也符合家庭和社會意志的優秀自然人。這是在內外和上下之間,不斷髮現和調整的過程,這其中有三個要素:耐心、方法、毅力。教育者要能夠保持足夠的耐心,每一個孩子的基因、環境、生長速率、興趣傾向等諸多方面,都各有不同。必須要忍耐住對孩子生長方面的個人認知觀念,在教育實踐中要有足夠寬容的胸懷,如果遇到教育受阻的狀況,都是教育者方法不當導致的。要懂得學習,善於思考,運用各種不同的教育方法給孩子引導和幫助。把培養觀念,持之以恆地貫徹始終。

培養觀念的教育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1)自然的條件反射教育,用孩子行為後的自然結果,使其自身受到教育。(2)引導教育,成年人對所提供的教育素材進行整編,讓孩子在整個過程中受到正確的引導。(3)實踐教育,對孩子提出的自主意志,提供必要的條件和幫助所給予的教育。(4)符號教育,主要表現在學校教育中,儘可能多地使用孩子在本能中的積極面和與其相關的興趣點進行教育。

對於自然科學知識方面的培養,似乎是一個令教育者感到困擾的問題,其實它仍然蘊藏在人的學習本能當中。孩子熱衷於受到成年人的關注,希望得到父母、老師和長輩的關愛,是他們心理狀態的必然傾向。這種傾向也是本能,是不受其自身意志的控制和轉移的,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阿德勒在他的論述中,對這一現象有過非常明確和具體的闡述。他把這種心理稱為“人的自卑”,並且與生俱來。他認為,個體的追求和有目的活動是以人的自卑感為前提的,所有的兒童都有一種天生的自卑感,它會激發兒童的想象力,激勵他們嘗試透過改善自己,緩和或消除自己的自卑感。也就是說,他認為孩子天生自卑,會覺得自己達不到成年人的要求,於是會不斷地追求卓越,改善自己,期望獲得成年人的關愛。而我覺得是他對這個問題,看待的還不夠透徹。在自然中,我們可以發現有很多的哺乳動物,一胎會生出很多的幼崽,在實際中,它們其中的一些很有可能因為養育資源不足,而導致夭折或被遺棄,其中最有可能生存下來的是受到父母重視和關愛的幼崽。而表現出自身的健康、能力和卓越,才有最大可能獲得父母的支援和關愛,從而得到最大的生存可能性。這個就是孩子需要追求卓越,贏取勝利,期盼獲得父母長輩關愛的真相。它潛藏於人的本能意識當中,與他人相比,必須表現得更加優秀,才能獲得更多生存的可能性,這也是人與其他哺乳動物的“共性內涵”。所以孩子追求卓越的本能,會促使其努力學習。教育者需要做的是,把他們的這種熱情和內驅衝動,引導到對自然科學知識的路徑上來。促使他們用獲得自然科學知識,滿足其自身對追求卓越的成就感,而不是把獲得成就感放到其他的方面,例如電子產品、遊戲、玩具或者怪誕的特殊技能。那麼,因為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的困擾就不復存在了。孩子尋求關注,甚至會以某種變態的形式產生,例如惡作劇,或者犯各種能引起成年人關注的錯誤。這些都說明了,孩子在內心渴望得到關注,是如此的熱切,但又不善於表達內心的感受,或者表達了但沒有引起重視,這些都是需要成年人進行觀察和思考,並引起足夠重視的。孩子對於得到關愛的心理需求無比強烈,成年人只需要將這一點進行恰當的引導,就能事半功倍的得到令人滿意的教育效果。

將孩子當作自然人的觀點,進行教育的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盧梭,在他的著作《愛彌兒》中也有過詳盡的敘述。他認為,孩子在自然發展的過程中,由自然本身對其實施教育。也就是透過本能的自主學習,在貫穿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由自然產生的結果,完成和實現教育。

人是在自然這個大環境下,一步一步演化而來。人離不開自然的屬性,要以遵循自然規律的方法看待人的成長、教育;在人為的引導和外部事物的影響下,培養出具有自由、完整個性的獨立自然人。當然,個體也無法離開社會而獨立存在,人也同時是社會人。

三、社會人

個體是社會體系中的一員,必須要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受到社會組織架構規範的制約。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離開社會形態下的個體,根本無法生存,人的社會性由此而顯得必不可少。馬克思認為,個人對社會群體的依附關係是社會的基本初級形態。杜威更加明確的闡述了社會人教育的觀點。他認為,人要受到教育,就是為將來進入社會,成為一個理想的社會人做準備。他提出教育本身並無目的,只有施加教育的人,才有目的。施教者給予受教育者在方向上的指引,以培養的姿態最終實現受教育者融入和適應社會,併為社會做出貢獻,促進社會更好的傳承和發展。也就是說,教育是為了教育而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夠健康的成長,掌握必要的知識、經驗和道德,從而能夠順應社會對個人的要求,得到社會的認同,實現個人在社會中的價值,同時也為社會提供價值。杜威的觀點,對於家庭、學校和國家,三者都可以在其中獲得教育目的上的共通點,是三者都可以接受,並獲得增益的,所以他的教育思想受到極大的推崇。對孩子的社會性教育,確實是教育中尤為重要的一方面。那麼,什麼是社會性教育,怎樣做才能實現良好的社會性教育?這是教育者需要面臨的課題。我簡述一下個人的觀點,概括地講社會性教育就是教導孩子在其所處的社會群體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能夠遵守和使用規則,懂得與周圍的人和諧相處,學會彼此尊重和自我保護,善於合作,以及正確看待競爭,最終完成個人和社會價值的自我實現。社會性教育只有將個體放置於各種社會環境中,經歷與其他社會成員的相處,感受各種社群氛圍給其帶來的影響,感受各種不同的情感反饋,逐漸的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情感。學會與他人相處,瞭解自己身處社會的位置和價值,從而才能完成對個人的社會性教育。透過簡單的說教,不能放手讓孩子身處各類環境去感受和探索,是無法良好的完成社會性教育的。這就好像在岸邊學游泳,姿勢和要領掌握的再嫻熟,和在水裡游泳都會是完全不同的感受,他們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家長對於孩子需要有所保護,但過分保護就會造成社會性缺失,給其以後的人生帶來重要影響。這其中當然存在不良的社會影響會帶來傷害的風險,所以在選擇上要適當謹慎,更重要的是家長具備將不良影響進行轉換的能力。例如,當孩子與其他小夥伴在玩耍時受到欺辱,要能夠用恰當的方式,幫助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應對各種有利或者不利的局面,同時做好心理疏導。這都需要家長有足夠的教育知識儲備,完成好的教育,首先是對成年人提出學習和教育的要求。還有發生最多的情況是孩子在學校的環境中所發生的各類狀況,家長要能夠引導孩子透過不同視角對事物進行辨析,鞏固增益的同時,也能夠將不利轉換為有利。特別是來自老師或同學的批評和嘲笑,這類情況是難以避免的,如果不能對孩子進行及時有效地疏導,就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影響。要使用怎樣的方法進行正確處理,家長要知道學習,在此我就不贅述了。需要重申的是,要想給孩子帶來好的教育,首先是家長要先學習和受教育。

促進社會情感,在人格發展中懂得合作,使用集體的力量面對和解決各類問題,對人生的建設作用將至關重要。而在當下的現實情況中,孩子的社會情感受到抑制成為了普遍現象。由於經濟的發展,物質條件愈加豐富,原來對於孩子開放式的玩耍方式不復存在。以前的孩子,在放學後可以自由地,扎堆式的與各種認識或不認識的孩子在一起玩耍,這其實是對孩子的社會情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而城市居住條件的改善,城鎮化改造,使這種現象變得不再常見。而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會使孩子在成長中造成社會情感的不足或缺失,以至於在人格中產生孤僻,不願接觸社會,抗拒與陌生人接觸,在團隊的合作中感到不適等各種不利的社會性現象。這是需要引起整個社會關注和警惕的。要改善這樣的狀況,需要家庭、學校和各類社群都對此作出努力。否則,所謂的“宅男宅女”現象會越加普遍,這在某些國家或地區已經引起了諸多的社會問題,對於社會的良性發展會是非常不利的因素。把個體培養成一個優秀的社會人,是教育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責任。阿德勒評價社會性教育時說:“孩子的社會情感,在兒童心理的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