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我該如何跟孩子談論“死亡”話題?

成長關鍵詞:死亡教育

我該如何跟孩子談論“死亡”話題?

  問題

有一天,我和兒子聊天,我說:“晨晨,你長大了可不可以給我買一棟別墅,我想養花、養魚。”

他說可以,然後就哭了,我就問他為什麼哭。

孩子說:“我要永遠跟你住在一起,我害怕你死掉。”

涉及生死這個話題的討論,我是一個新手,不知道怎樣跟孩子溝通。我說到養花、養魚,他就想到了死的問題,可能跟去年發生的一件事情有關。去年,我的父親突然離世,我的孩子當時剛5歲。

死亡教育:我該如何跟孩子談論“死亡”話題?

  解答

死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

很多書裡都探討過這個話題,比如美國阿圖·葛文德(Atul Gawande)的《

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

(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美國謝利·卡根(Shelly Kagan)的

《死亡哲學:耶魯大學第一公開課》

(Death)。

還有一本給孩子看的繪本:克羅埃西亞的作家安德烈婭·彼得利克·侯賽諾維奇(Andrea Petrlik Huseinovic)的

《藍色的天空》

(The Blue Sky)。作者在童年的時候失去了她的媽媽,後來,她長大了,結婚了,有了自己的女兒。她畫過很多繪本,但最大的心願就是為自己畫這本《藍色的天空》。《藍色的天空》中的女孩找不回媽媽,卻四處搜尋關於媽媽的溫暖的回憶,是一部感人的作品。

心理學家建議我們給孩子進行有關死亡的教育,

可以帶著孩子去看一棵大樹

。當孩子觀察大樹的時候,大人可以慢慢告訴他,大樹在生長,在開花,在結果,到了秋天,要落葉。

落葉相當於一部分的死亡,但落葉飄下來,又會去滋養大樹的根部,讓大樹長得更好,這就是生命生生不息的過程。

透過這種方法,讓孩子理解

死亡其實是生命的一部分

我和孩子做關於死亡的教育和討論,是在清明節的時候。我兒子看到路上有很多人在燒紙,他不明白,就問我:“爸爸,他們在幹嗎?”

我說:“他們在跟死去的人溝通。他們用這樣的方式,希望死去的人能夠接受到他們的愛和關懷。”

後來,有一次我們討論問題,提及多年以後,如果爸爸媽媽走了會怎麼樣。我兒子說:“我給你們燒紙,我等著你們回來。”

很感人,

孩子們很愛父母

。就算父母打孩子,孩子依然愛著父母。

孩子對父母的愛才是真正無條件的愛——孩子愛父母要遠勝過父母愛孩子。

大人們總是覺得自己對孩子已經很好了,已經掏心掏肺了,但其實孩子對父母的愛才是刻骨銘心的。無論父母多糟糕,甚至多壞,孩子還是會愛他們的。

父母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看電影

《尋夢環遊記》

(Coco)。《尋夢環遊記》體現了關於希望的很好的一種教育,親人故去,但家族之間的聯絡、心中的懷念都是重要的。孩子們會明白,亡靈節不一定存在,心中對於逝去的人的懷念卻是重要的。

死亡並不是最後的告別,只要不被遺忘。

最後要補充的一點是,當孩子問這種很重要的問題的時候,

父母千萬不要驚慌。孩子的注意力是短暫的

,也許,他過五分鐘就跑去玩漫威了,或者去看別的東西了。

不要太緊張和擔心,死亡教育跟性教育是一樣的。

有時候,當孩子問一個和性有關的問題時,家長就緊張得要死。但實際上,孩子問完就玩別的去了,家長的內心要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