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團爸爸】“輸不起”的孩子如何引導,才能“贏得起”?

“輸不起”的孩子如何引導,才能“贏得起”?心理學家建議有三方面!

明明今年五歲,幼兒園中班,這天幼兒園放學的時候,媽媽去接明明,他卻看到媽媽就大哭起來。向老師詢問原因,原來是幼兒園小朋友比賽跑步,他沒有別的小朋友跑得快,所以沒有贏得獎勵,這樣的結果令他非常不開心,等到媽媽去接他的時候,情緒就完全爆發了。【泥團爸爸】

明明遇到這樣的情況不是偶然,他從小跟奶奶一起長大,也很喜歡跟奶奶一起玩。但是跟奶奶一起玩遊戲的過程中,每次都是奶奶讓著他,所以他總是贏,從而導致現在輸不起。雖然媽媽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也糾正了很多次,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明明輸了還是會哭、會發脾氣,情緒上很彆扭,心裡不能坦然接受。

生活中,像明明這種情況的孩子有很多。就連我們熟悉的動畫片《小豬佩奇》當中,也有一集,在佩奇和別的小朋友比賽曬跑的時候,落後了,也會很不開心;而喬治在落後別人之後也會大哭。但是豬爸爸教育他們:在遇到失敗的時候,不要難過,重要是參與比賽的過程,而不是比賽的結果。

所以說,孩子出現“輸不起”的情況,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多跟孩子的心理發展有關。【泥團爸爸】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出現“輸不起”的行為,主要跟以下兩個方面有關:

01 孩子自身發育的影響

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希望自己能夠做得更好的,比別人做的好,可以得到周圍人的認可和家長的表揚,這樣的心理是再正常不過了。但是因為孩子年齡小,大腦發育以及其它方面都不太成熟,所以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不可能有太平靜的想法,所以更容易鑽牛角尖,有極端情緒化的行為,這都是跟孩子的發育水平有關的,表現出來的問題就是孩子的好勝心特別強烈。

02 大人態度的刺激影響

當然,孩子出現“輸不起”的情況,很多時候也跟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如果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太強調輸贏,如果孩子輸了就大加指責,這樣的態度也會讓孩子非常看重每一次的較量。

同時,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出現“輸不起”的情況,也跟家長的誇獎方式有關。如果是家長從小經常性地誇孩子聰明,孩子就會很擔心失敗,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失敗了就變得不聰明瞭。而在生活中,多被家長誇努力的孩子,他們在每一次做事情的過程中,會更在意努力的過程,而並不是結果。

孩子出現“輸不起”心理的危害

如果孩子長期處在“輸不起”的狀態,而大人又不加以引導,很可能會導致孩子心理上出現習慣性迴避和逃避的態度,長期下去很是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當然也就無法體會到從失敗到成功的過程。站在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角度來說,當孩子出現“輸不起”的情況時,家長還是要多加以引導的。【泥團爸爸】

孩子現在“輸不起”,長大如何“贏得起”?面對這樣的問題,心理學家認為家長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加以引導:

01 家長多告訴孩子: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就像《小豬佩奇》中,豬爸爸告誡佩奇的一樣,比賽最重要是過程,而不是結果。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在誇獎孩子的時候,要多側重於孩子努力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同時,也不要忘記提醒孩子,輸,是輸在哪裡,知道原因之後,下一次怎麼做才能進步。讓孩子明白一次比賽的輸贏真的無所謂,關鍵是從失敗中學到東西,才能讓自己一步步強大起來。

02 家長要善於疏導孩子的情緒,而不只是譴責孩子的行為

因為孩子的大腦發育不完全,在面對失敗的時候,出現極端情緒是正常的,但是大人在這個時候責罰還是確實雪上加霜的事情。不能幫助孩子疏導情緒,反而說一些讓孩子傷心的話,比如:不能哭,太丟臉了,那麼笨,不配當我的孩子。這樣的言語只會破壞到親子感情,並不會對提升孩子自信心方面起到任何作用。

有一位媽媽在跟孩子下棋的過程中,孩子輸了就大發脾氣,甚至還把棋牌掀了。後來媽媽制定了類似的規則,比如:輸了不能亂髮脾氣。在輸了還發脾氣的時候,慢慢引導孩子,發脾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時間久了,雖然是輸了還有情緒,但跟之前相比控制很多,所以對於孩子引導要比打罵效果好得多。

03 家長多給孩子起帶頭作用,家長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態度

當然,孩子不可能不受到家長言行的影響,如果家長在做事情的時候,表現出太強烈的勝負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是喜歡跟別人比較,天天把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厲害放在嘴邊,這樣的言語刺激對於孩子來說也容易產生太強烈的爭強的願望。【泥團爸爸】

有人說,輸不起的孩子,長大也贏不了。意思是,我們從小到大,不可能到什麼時候都是一帆風順的,要讓孩子明白成功和失敗都是必須經歷的過程。家長做好孩子的老師,孩子才能在成長道路上走得更順利。更多育兒資源,V326259845

【泥團爸爸】“輸不起”的孩子如何引導,才能“贏得起”?

【泥團爸爸】“輸不起”的孩子如何引導,才能“贏得起”?

【泥團爸爸】“輸不起”的孩子如何引導,才能“贏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