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我意識覺醒後成為你自己

在自我意識覺醒後成為你自己

成長伊始,你作為被寵愛的嬰兒降臨於世,便有了人生當中的第一個角色:兒子/女兒。隨著不斷長大,角色開始了升級,你成為了:學生、朋友、員工、伴侶、父母…… 甚至各種標籤也不請自來——乖乖女、IT男、學歷不夠、無穩定工作……

不可置否,大家以此來對每個人進行分類。當你不喜歡被劃分到的種類時,就會想努力掙脫,來甩掉它帶來的煩惱。於是便用另一個想去到的角色/標籤來要求並以此激勵自己。你以為自己在擺脫標籤,實則你正在失去自己。

從小被教導作為女兒就應該乖乖聽話,作為學生就應該好好學習爭取每年拿到三好學生,作為25歲的女性就應該趕緊找個人嫁了……於是,在自我意識還沒形成之時,它就已經悄無聲息的被閹割了。

有的人便一輩子活在這些角色中,或喜悅,或悲催。

在自我意識覺醒後成為你自己

但當有一天我在備忘錄寫下“不刻意討好,不害怕得罪”這十個字,並把它當作我那個時候的“階段性指南”時,我知道我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了。

自我意識的覺醒意味著,自此擁有了自己的獨立意志和人格,我可以開始做自己了。

這件事說起來很簡單,其實在完全掌握其中奧秘之前還是挺難做到的。挺難是因為,人身上本身就存在著“刺激-反應”這一機制。而在我們長期本能的迴應著外界的時候,這一機制就總是會不經意間被觸發,所以很難被打破。但在擁有了自我意識與獨立意志之後,這個機制就變成了“刺激-我選擇-反應”。比如,“25歲了該結婚了”就是“刺激-反應”,而加入了自我意識之後就變成了,“25歲了,我選擇和愛的人步入婚姻”。這兩種做法看似結果一致,其實意義大相徑庭。因為後者是你主動選擇的,所以你依舊會作為獨立的人,來主動承擔它帶來的任何後果。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在與這個世界從初見、相識、交手到和解與告別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你可以遺憾,可以錯失,可以灑脫,只要你擁有獨立的人格與意志,你就是自由的。主動選擇自己的生活,然後就盡情享受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