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氾濫共情,給孩子調整情緒的機會,給孩子面對困難的勇氣

文/桐陽媽

不要氾濫共情,給孩子調整情緒的機會,給孩子面對困難的勇氣

孩子的自信不是來自於父母和老師的誇獎,也不是來自於一件事情的結果。而是來自於對自己情緒的調整,對自己能力的相信,對學習過程的積累,對自己進步的見證。

01

昨天放學的時候,二女兒幼兒園的作業是手工冷藏車,需要家長協助。

大女兒最喜歡做手工,一看妹妹的作業,非常興奮,要幫助妹妹完成。被妹妹拒絕了。

妹妹說,這是我的作業,不需要你幫忙。

大女兒還不死心,她知道這個是需要家長幫助的,確定妹妹完不成。立馬說,我看著你做,我不幫你。二女兒看姐姐還在邊上,告訴姐姐,不要跟我,我自己到屋裡一個人做,這是我的作業,不是你的,然後關上門。

姐姐無奈,只好幹自己的事情。

二女兒自己躲在屋裡開始做手工,我做包子,我們各自幹各自的事情。

大概做了15分鐘,二女兒開始在屋裡哭:“我都撕壞了,媽媽過來呀。”

我進到屋裡一看,她的冷藏車一個車門的地方撕壞了。我說:“撕壞了,挺難過吧。媽媽給你剪刀和膠棒,你自己再研究一下。媽媽先去做包子。”

大女兒聽妹妹哭,幫助妹妹的情緒又燃燒了,要到屋裡,被我阻止了。

我告訴她:“給妹妹調整情緒的機會,給妹妹面對困難的勇氣。你忙你的。”

過了幾分鐘,聽不到二女兒的哭聲。

過了一會,二女兒興致勃勃去廚房找我:“媽媽做好一部分,還沒全做完。”

不要氾濫共情,給孩子調整情緒的機會,給孩子面對困難的勇氣

我說:“這是沒有人幫助下,你自己獨立完成,看見自己進步是不是很開心?”

她說:“是,媽媽,我是不是又長大點了,上學前班我是不是會做的更好?”

我說:“當然了,會越來越好,一點點進步,你能力就越來越強。今天沒有發脾氣,哭了幾聲,繼續做,又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謝謝你,讓媽媽看到你的進步。”

二女兒高興離開,繼續做未完成的工作。

02

大女兒上一年級的時候做手抄報,她也無從下手,第一次做手抄報的時候,是數學手抄報,老師允許家長協助,我沒有幫忙。

她說啥叫數學手抄報,我說媽媽也不知道,應該和數學有關吧。你心中的數學是什麼樣的,就做什麼樣的。

後來,女兒自己設計的森林,有樹鳥,有加法算式,計算樹上有多少隻鳥。她當時特別自信,她覺得自己做的很好,有計算,有圖畫。

結果孩子的手抄報,沒展上。一天回來和我說:“媽媽,我每天都在手抄報展覽地方看很久,就是沒有我的名字,很多同學都被展上了。”

她說自己設計的也確實太簡單了,別的同學都設計的很美麗,很複雜。

我問沒展覽上,你心理難過嗎?孩子眼睛閃著淚花,有些難過。我允許孩子難過,過了一會,她說,下次我知道怎麼做了,沒展上沒什麼大不了的。

我告訴孩子:“不管怎樣都是你獨立完成的,做事注重努力過程,而不是看結果。說不定你們老師捨不得展上呢?別的同學都是家長幫助的,而你是自己獨立想象,自己設計完成的,見證你自己的設計,這就是進步。”女兒釋懷了。

第二篇手抄報是弟子規,老師發了一份樣本,孩子心中有數了。剛上一年級很多字還不會寫,她一個字一個字抄寫,用了整整兩天時間,才完成。最後被展上了。

這些都是讓孩子見證自己的進步,見證自己的努力,中間遇到挫折,要去調整情緒,要去想辦法解決問題,自信就是做起來的。

昨天數學卷子考了良,她上學遲到10多分鐘,很多題沒來得及做,她回家說,如果不遲到,我能得優。

我說,以後是不是應該準時起床,每次到起床時間,想著再睡5分鐘,結果睡過頭了。她說,因小失大。上學遲到的問題,自然就協商了。

今早也和孩子爸爸溝通了,一是孩子準時起床,二是我們不拖孩子後退,都早起15分鐘。這才是真正幫助孩子。

不要氾濫共情,給孩子調整情緒的機會,給孩子面對困難的勇氣

可愛的女孩

03

現在隨著育兒理念越來越多,無條件養育,共情,接納,如果理解不恰當,很容易遠離教育的初心。

孩子有情緒,家長煩躁不安,會立馬哄孩子好,或者阻礙孩子哭,那麼孩子就會失去體驗自己內在情緒感覺,失去調整情緒機會。

孩子有情緒,趕緊共情,會導致共情氾濫。失去一個人面對情緒,面對困難的勇氣。

大部分情緒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孩子才體驗到,我可以調整,而不是必須陪伴。

事後可以和孩子說我理解你,其實就是表達看見你的情緒。

啟發孩子思考,才是我們要做的。

無條件接納背後,是允許孩子有各種情緒感受,從而學會調整情緒,學會轉念,學會思考,學會面對挫折,學會獨立成長。

讓孩子內在真正能夠相信自己是有能力,這才是構建孩子自信基礎。

自信是一點點做出來的,小到系一次鞋帶,大到孩子的作業,都放手讓孩子去做。孩子不斷的去做,去體驗,自信就一點點建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