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毀掉“內向”孩子的,是“自卑情結”

前幾年去參加女兒班裡的開放日活動,班裡另一位媽媽忽然找到我問:“你就是甜甜的媽媽吧?”

我當時心裡“咯噔”一下,想著莫不是女兒欺負人啦?那位媽媽接著說:“總聽西西在家說起你們,你女兒真不錯,那麼大方。”

我聽完,鬆了口氣,但緊接著我就在她的臉上讀出了擔憂的神色,淺聊了幾句,才發現她的女兒性格比較內向,所以一直讓她頗為擔心。

班裡才藝展示,她女兒不喜歡;

帶到親戚朋友家裡,也不主動叫人;

院子裡小朋友一起玩,女兒也總是先在旁邊默默地看,等人家都要回家了,才好不容易跟一兩個同伴說了幾句話。

“唉,再這樣下去,上學可怎麼辦……”

我聽著那位家長的描述,又看著座位上正聚精會神聽老師講故事的小女孩,感覺母女兩人就像處在兩個不同的世界。

1.

內向,讓家長陷入“滑坡謬論”的焦慮

在央視紀錄片《零零後》裡,有個叫錫坤的孩子,他的媽媽因為覺得內向不好,為了讓他變得外向,不停地強迫他去表演。

我們身邊,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幾個這樣“內向”的小孩,站在人群之中不怎麼說話,稍有不慎,就會被遺忘甚至遺漏。

一個班級裡,當人人都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在老師面前多一點存在感以“受到重視”,這樣內向的孩子,似乎就成了“空氣型”學生。

不愛主動舉手,不能大聲講話,不主動跟同伴玩耍,感覺做事永遠不積極……

上學的時候就不被重視,有問題老師也不會發現,上班了在工作單位沒法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更不會得到領導的認可……

家長們為此焦急不已,強迫報班、強迫“合群”,美其名曰:“不這樣做,以後孩子得因‘內向’吃多大的虧!“

你有沒有發現,在一個明明未來還有很多可能的六歲孩子面前,父母竟然一眼就看到了頭,孩子還沒怎樣,父母就把自己的孩子“寫”死了——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這種“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思維其實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

“滑坡謬誤”

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是一種非形式謬誤,使用連串的因果推論,卻誇大了每個環節的因果強度,而得到不合理的結論。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家長們常說的: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如果不好好學習,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就只能掃大街!你難道想一輩子掃大街嗎!

我遇到過一個小學老師,她因擔心孩子過分內向而受欺負,所以從小就給孩子報了各種興趣班,小主持人、小模特班、英語班……可是孩子還是不喜歡開口說話。

作為老師的她十分焦慮,每每看見孩子出門連叫人都不會,就只能一邊指責孩子沒禮貌,一邊尷尬地衝別人賠笑,每每看見孩子站在臺上一言不發的樣子,就掩蓋不住滿眼的失望,字裡行間都是與別人的比較。

她問我孩子再這麼內向可怎麼辦的時候,那個孩子就在旁邊瞪著小眼睛怯生生地看著我,好像自己犯了多大的錯誤。

可是我後來私底下跟她說,

父母這樣的焦慮,本身就是一種“貼標籤”式錯誤,

孩子明明很好,在父母眼中卻是各種“不行”。

2.

“內向”不會毀掉孩子,但“自卑”會

我發現在向我諮詢孩子問題的家長裡面,討論“孩子內向怎麼辦”的家長遠遠大於“孩子調皮話多怎麼辦”,這其中的原因大概源於社會認知的錯誤導向。

不得不承認,現在對於能說會道八面玲瓏的人有一種更便捷的“偏袒”,最典型的例子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理論”。

有的家長似乎吃過不善言辭的虧,所以更不能讓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轍,而有的家長很自信,就無法容忍自己的孩子“唯唯諾諾”。

但是,當巧舌如簧的人多了,許多人好像更喜歡與那些不善言辭但勤懇踏實的人交朋友,領導更喜歡選擇這樣的人做員工,員工更喜歡與這樣的人做搭檔,並不是他們“好欺負”,而是這樣的人似乎工作效率更高,待人也更加誠懇。

因為我們都過了用耳朵聽的年紀,我們更青睞於眼睛看到的事實,員工是這樣,領導也是這樣,我們不會選擇一個只會畫大餅的單位,我們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造成一個人獲利的原因有很多,短時間內也許聽得是“漂亮話”,但論長久發展,還是得靠一個人最根本的品質,例如好學,例如堅持,再或者,是善良等等。

而這些品質,跟你外不外向,一點關係都沒有。

父母長期的焦慮,會無形中形成一種壓力,導致孩子自責、自卑、自我懷疑……

就像那個向我諮詢時滿眼失望的家長,那個自己媽媽看自己就像看待心理不正常孩子一樣的小女孩,她將來對自己評判,會因父母的否定而自我否定。

上學的時候,我的同桌就曾是個學習好家庭條件好,但從骨子裡透出一種自卑的人,因為從小內向,面對家裡人的強勢,導致她成為一個“討好型人格”的女孩。

所以內向不會毀了一個孩子,但自卑是真的會。

3.

“內向”只是一種性格特點,不分好壞

面對“內向”的孩子,我們其實更需要辨別的是孩子究竟是“身體因素”所致,還是單純的性格問題。

我曾見過一個6歲的男生,他有中度的感統失調,具體表現為經常漏聽東西、記不住別人說的話、怕生、怯懦、注意力不集中等。

對於感統失調的孩子來說,儘管他們已經很努力去控制自己,但由於身體的原因導致無法與人正常交流,這時父母的擔憂是沒有用的。

家長只有抓住感統訓練的彌補期(6-12歲),進行專業的感統訓練,多溝通、多運動、多放手,才會讓孩子漸漸得到提升,而且這個恢復時間也需要一個過程。

但如果只是性格上的內向,那我想說,

性格不分好壞。

在第五季的奇葩說裡,顏如晶有過這樣一句話:“好多人都不相信,有人是真心不想合群的。”

她曾不止一次為“內向者”發聲,希望這個世界能更多更快地去接受內向的人,我覺得,這個世界的包容性已經越來越強。

我們發現內向的孩子通常更加細膩沉穩,更具有想象力以及創造力,如歷史上很多名人:愛因斯坦、亞伯拉罕。林肯、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等等。

我們開始明白性格內向,無關乎膽大膽小,無關乎有沒有禮貌,它只是一種性格特點,而且是具有相對性的特點,並不該成為一個貶義詞。

這世界上有相對外向的人,就肯定會有相對內向的人,就像在一條產業鏈上,有的人負責銷售,有的人負責研發,大家各自都能實現自身的價值。

既然社會都認可這樣的人,父母為什麼不能去肯定一下自己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