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想下筆,可我寫不出來”:多少孩子,因為障礙症被誤解成笨

校校在言談舉止方面非常懂事,因為讀寫障礙,他的大腦像黑洞一樣,只會讓吸進去的內容無影無蹤。

記不住看過的文字,就連照貓畫虎都畫不出來,所以每次只能用一個又一個圓圈,來表示那些努力記卻怎麼也記不住的字。

“特別想下筆,可我寫不出來”:多少孩子,因為障礙症被誤解成笨

校校媽媽曾經想過孩子不專心不認真,改正下就好,可是一年一年反反覆覆,沒想到最後是“讀寫障礙”影響了校校的表現。

這便是有讀寫障礙的孩子學習上的一角縮影。

什麼是讀寫障礙?

百度上的解釋是這樣的:

“特別想下筆,可我寫不出來”:多少孩子,因為障礙症被誤解成笨

上面我說的故事是央視紀錄片《我不是笨小孩》裡的其中一個故事,直觀地反映了這群兒童和家庭經歷的生活和狀況。

有閱讀障礙的孩子,都在經歷什麼?

知乎上,曾有人提過相關的問題:為什麼在中國很少聽說讀寫障礙?

有人回答說:因為他們直接被當作“智障”對待,沒分這麼細。

也有人說:在中國,我們把各種障礙症統稱為笨。

就連家長,在還不瞭解“讀寫障礙”的時候,也會因為看到孩子亂七八糟的卷面和分數少得可憐的成績單,給孩子貼上“笨”、“懶”、“不肯學”的標籤。

他們明明是讀寫障礙者,卻因為世俗的誤解,變成“

閱讀受害者

”。

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學校,他們時刻都在承受著學業和心理上的雙重打擊,承受著這個年齡不該有的心酸與委屈。

“特別想下筆,可我寫不出來”:多少孩子,因為障礙症被誤解成笨

紀錄片第三集的主人公若汐因為患上讀寫障礙症,每次寫作業時總是這動動那動動,就是待不住,寫了一個小時還沒動靜。

她說:“

特別想下筆卻就寫不出來,我控制不住

。”

可是媽媽並不理解,覺得若汐怎麼都教不會,氣得撕掉了她的卷子。

就連老師也說:“為什麼別人都能,為什麼別人成績都有提高,你卻越來越差。不想學就別學,開除你。”

“特別想下筆,可我寫不出來”:多少孩子,因為障礙症被誤解成笨

影片第二集中的群曉,是一名好學且努力的孩子,但因為患有讀寫障礙,他的考試成績一直被人嘲笑,他成為了別人眼中的笨小孩。

一年級去北京遊玩時,才七歲的他卻主動提出拜佛——祈求智慧佛賜給他智慧,成績好起來,不會被人嘲笑;祈求幸運佛能夠守護他,驅走他身邊壞運氣。

看到這一幕,我真的好心疼,小小的他經歷了多少努力後的失敗,才會只把希望寄託佛祖。

當別人都在爭當“牛娃”的時候,他卻連成為一個平平無奇的普娃都是奢望。

事實上,這些有讀寫障礙的孩子,智商是沒問題的,卻因為偏見遭到誤解,對他們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閱讀障礙的真相

“讀寫障礙”(Dyslexia)一詞源於希臘語,意為“難以看懂單詞”,用來概括讀寫障礙患者面臨的困難再貼切不過。

簡單說來它是大腦綜合處理視覺和聽覺資訊不能協調,而引起的一種閱讀和拼寫障礙症。

這種症狀,通常在學齡期開始逐漸顯現出來。當他們閱讀時,字型在他們眼中就是一閃一閃的亂碼。

“特別想下筆,可我寫不出來”:多少孩子,因為障礙症被誤解成笨

或者總是會出現跳字、漏筆畫、圖形錯亂的情況:

“特別想下筆,可我寫不出來”:多少孩子,因為障礙症被誤解成笨

深陷在“

無法閱讀和書寫

”的困境裡,這群“笨小孩”自然很難將書寫符號組合成正確的文字和句子。

閱讀理解成問題,直接導致語文成績墊底;字母順序記不住,讓英語學習變得困難重重;考試題目讀不懂,又會影響數學成績的排名……閱讀障礙,如多米諾骨牌般,撲倒他們的學習熱情,更摧毀他們的自信心。

關於讀寫障礙的發病原因,與其他很多兒童發育性疾病一樣,讀寫障礙的發病機制至今尚未明確。

目前比較權威的解釋傾向於

易感基因的異常表達導致語音、感知覺和運動缺陷

,進而影響閱讀。

也就是說它屬於先天生理性缺陷,是一種腦功能紊亂。

“特別想下筆,可我寫不出來”:多少孩子,因為障礙症被誤解成笨

而且,這種病發生率非常高。對於讀寫障礙的發生率,中國並沒有官方公佈的資料,只有學術論文中的抽樣調查:臺灣的資料顯示,漢語的平均讀寫障礙發生率在 7。9%,北京的學齡兒童調查則顯示,發病率大約在 5%~8% 之間。

也就是說,按每個班級30 人算,平均每班至少有2人深陷讀寫障礙的旋渦。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是一個“學習困難戶”的話,請先不要急於給他貼標籤,或許背後可能另有隱情。

幫孩子消除閱讀障礙的實用技巧

在那麼多年來研究讀寫障礙的過程中,Shaywitz博士曾說過這兩句話:

所有的孩子都能被教會閱讀

。”

我們可以幫助任何一個孩子成為熟練的閱讀者

。”

這裡的所有的孩子、任何一個孩子裡,也包括了患有讀寫障礙的孩子。

科學研究證據已經證明,早期的干預和治療是可以幫助閱讀障礙兒童獲得正常的讀寫能力的,但這需要專業人士、社群和家庭三方的多管齊下。

1、尋找合適的醫生和專業特殊教育者的幫助

醫生和特殊教育者會從精細動作、視覺、觸覺等方面,設計一套給患者的訓練方案。關於這點,我建議遵醫囑。

我推薦兩本書,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從專業角度去了解專業人士會如何幫助孩子。▼

“特別想下筆,可我寫不出來”:多少孩子,因為障礙症被誤解成笨

這兩本書我老早就買了,平時也喜歡當研究文獻來看,對於靠譜、科學和專業的方法如何做,是可以提高家長的判斷力的,而且裡面有些策略我覺得對於閱讀能力比較弱的普通孩子來說,也有參考價值,畢竟核心還是提高孩子的閱讀解碼能力。

2、家長也需要掌握在家裡可以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的方法

作為家長,同時也可以藉助以下的方式儘可能幫助孩子閱讀:

(1)讓閱讀保持好玩。

教導閱讀是一項複雜的任務,必須交給專業人員負責。作為家長,我們只需要在家裡營造出輕鬆的氛圍,每週挑選幾個晚上,和孩子一起練習十五到二十分鐘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閱讀應該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不是你們兩個人例行苦差事,不要刻意追趕閱讀進度,週末空下來享受也未嘗不可。

(2)把焦點放在強化。

學校是全新學習發生的地方,而家則是聯絡與強化的理想地點。在家的工作內容要與孩子的老師協調一致,試著把家裡的閱讀活動與孩子在學校所學相結合。當孩子能專注於一個過程和方法,他們會表現得最好。

(3)實用的活動練習。

把短字發出音來

任何時候,當你的孩子遇到一個他不確定的字,鼓勵他試著把字發出音。

比如mat這個字,你可用較誇張的語氣說:“第一個字母是mmm。mmm要如何發音呢?”對其他兩個音重複相同的程式。一旦他能清楚發出“mmm”“aaa”“ttt”,就要求他快速把這些音混合,接著說出mat。

•拆解更長的單字

一旦你的孩子對讀出簡單的單音位元組沒有問題,那麼你就能幫助他發展去對付更長、更復雜單字的策略。

對於認識較長的字,複合字可作為很好的開始

。比如toothpaste實際是由tooth和paste兩個單片語成,同理還有toothbrush、hairbrush等,我們可以把拆分的單字分別寫在不同的卡片上,讓孩子看到它們如何被放在一起合併成一個字,以及它們還能如何被拆開。

其他的如“

兩個子音被兩個母音所包圍

”,這個策略也不難學。你可以告訴孩子,想象母音們正試著把子音們拉開(如下圖)。在練習的時候,可以把這些單字寫在卡片上,然後要求孩子準確地顯示他會在哪些地方把字分開。

“特別想下筆,可我寫不出來”:多少孩子,因為障礙症被誤解成笨

還有拆分字首、字尾的策略,往往也能吸引孩子的學習興趣。比如imperfect,我們可以先解釋字首【im】的定義,然後再把這個字放到句子中,讓孩子明白【im】是如何讓perfect(完美)變成not perfect(不完美),他將會高興能從字面上解構一個字,並認識它的發音和意義。

•記住瞬視字

瞬視字是書中最常見的,並且在最常用的印刷字中具有代表性的那部分字。當孩子擁有一些基本字,會讓他在嘗試獨立閱讀時更為容易。

學會瞬視字別無他法,只能靠死記硬背。我們可以拿一個鞋盒,與孩子一起把它裝飾成一個“字銀行”,一旦孩子記住一個瞬視字, 就把它儲存在“銀行”裡。每週可以從銀行裡取出兩三張字卡與孩子複習幾分鐘,持續一整週。

•練習閱讀

若要成為一位熟練的閱讀者,

關鍵在於練習

在練習時,孩子可從最簡單的讀本開始,由於這些讀物所包含的大部分文字已顯現在孩子大腦裡的閱讀迴路,當孩子處在一個熟悉的領域裡,有助於孩子把學到的閱讀技能變得更加穩固。

其實幫孩子訓練閱讀能力的方法還有很多,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多跟孩子一起練習,就能幫助孩子加快進步。

【END】

萌芽,早教啟蒙與心理學專家,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世界心理學大師約翰•戈特曼的首位中國弟子。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注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