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寫作水平:複述經典作品

這幾天做了一個我覺得是非常有趣且有用的嘗試:邊看小說邊用自己的話複述一遍。我用的是作家阿城的三王:《棋王》、《樹王》和《孩子王》。

首先,我是非常喜歡阿城的寫作風格的。用語非常地平實,事也都是平凡故事,但是每個故事裡都由讀者的眼睛看出許多隱喻來。

如果我沒有把三王用自己的話再寫一遍,可能總結不出上面的這一段讀後感。硬要寫一些大道理也是可以,只是硬憋出幾百字,恐怕要得內傷。就是跟小時候寫不出作文,湊字數那種感覺差不多,不幹也罷。

我複述的過程大概是先通看一遍,然後再回去看細節。把一些情節大意透過自己的理解重新編織,用自己的話和理解重寫同一個故事。

其實邊寫的時候我會有一個疑慮:這樣算不算抄襲或者侵權呢?鑑於我是以練習和精進為目的和出發點,所以也就慢慢放下負擔,只管開心地寫了。

每寫完一部分,我自己都要仔細看一遍。覺得跟原著比起來,我的更像爽文。也就是時下流行的網文成就快節奏情節緊湊,每隔一會兒就一個爽點,讓人慾罷不能的讀下去。

其實這樣說是抬舉自己了,現在還在初始階段,離爽文甚至都還有一段距離呢。跟原著那更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只是這個過程讓我更深入的瞭解了原作品。也讀到了原作的高明之處。阿城的作品受到很多人的推崇,外表樸實無華,實則有許多精妙的表達。與海明威小說結尾給人的感覺一樣:“過了一會兒,我走出去,離開醫院,在雨中走回酒店。”

沒有哭天搶地、要死要活的情景,甚至都沒有傳統英雄該有的形象。那些衣衫破舊卻大隱於市的靈魂卻在夜空中熠熠生輝。

是的,我看過一些關於特殊年代的作品。還是以慘烈為主。像阿城這樣風輕雲淡的故事還是頭一次讀。以至於我每一分鐘都在防備故事程序中將突如其來的悲傷和厄運。然而阿城的故事裡並沒有。

是隱忍還是看淡?是似若無所聞,似若無所見?是自絕於市,泰然處之?

可能這些都是讀者自作主張的解讀;可能作者他自己都懶得思考。只是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坦誠地寫下來罷了。

所以,我自己複述的時候也是非常坦誠地用上自己的理解去寫。學阿城,儘量不講大道理。邊寫著,時間就過得飛快。

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故事是現成的框架,有範本作參考,對照著學習,其他你可以自由發揮。既可以深刻理解原作的風格和妙處,也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自己的文筆。

我想起一些暢銷書重新解讀名著,比如《西遊記》;也想起香港TVB用名著的主線寫新都市故事。這些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創作,跟我的做法有相似之處。而且很多成品都不錯,其實想想都是很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