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給孩子空間”,我有五個設問

【導引】

“所有問題的根源都源自社會,少子化以及曾經拐賣人口,尤其是幼兒所造成的社會陰影還需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徹底根除,‘給孩子空間’還需漸進而行……”。初心、思想、人文、科普,這裡是雨果雲錄,以下為關於“給孩子空間”的五個設問。

關於“給孩子空間”,我有五個設問

關於“給孩子空間”,我有五個設問!

——孫雨果

最近以來,關於“給孩子空間”的話題很熱,在這裡,綜合將近二十多年的相關觀察、研究,有如下五個設問:

一是,作為家長,我們給孩子空間了嗎?還是將孩子當成了“透明人”,採取了各種花樣繁多的控制,有沒有把孩子當成工具?

二是,“孩子也要有發洩口的,如果太過高壓,容易出現欺凌弱者,找極端的出口發洩……”想過沒有,你的所謂沒有任何方法的“高壓”,會造成極端的後果?

三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花開花落、春華秋實,孩子的成長也是一個自然、漸進的過程,作為家長,陪伴、引導不可缺少,耐心、手段(方法)還有重要的等待有木有?

四是,中國人太求全——太過強調補弱,進而導致自信心受損,外國人注重發揮優勢——補強,好像白鬼子個個自信爆棚,這方面我們反思過沒有?

五是,“空間”不是無限的給予,而是有限的創造,既需要家長與孩子共同合作,也需要家、校,還有社群、社群的共同努力,這方面我們努力了沒有?

最後,“所有問題的根源都源自社會,少子化以及曾經拐賣人口,尤其是幼兒所造成的社會陰影還需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徹底根除,‘給孩子空間’還需漸進而行……”這是個人的特別提醒,上述的五個設問也基於此基礎。

【關於】

孫雨果,社會學者、專欄作家、人文記錄者。迄今在國內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各級媒體,以及海外華文媒體發表作品愈千篇。自大二與小夥伴單車6000裡,完成河北、山西、陝西、河南、山東五省的社會調查後,堅定開啟走遍中國、記錄世界的不懈之旅。對於社會、財經、文化的思考、探索從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