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在人類關於“愛”的早期文字記載中,流傳最廣的是《聖經》中的亞當和夏娃的故事。上帝創造了亞當,為了消除亞當的孤單,從他身上取下了一根骨頭,創造了夏娃,儘管他們被逐出了伊甸園,但他們獲得了自由的生活,知識,同時也認識到了愛。心理學家弗洛姆認為,人最迫切的需要源自孤獨感,渴望擺脫地獄般的寂寞,而愛是人類的一種積極力量,是一種將人類與其同伴結合在一起的力量,愛會讓人克服寂寞感和孤獨感。僅僅就是靠近所愛的人,甚至不需要立刻就擁有他/她便是一種幸福。愛,一個可愛的詞,或許這個詞本身就意味著天堂,它是生命的火焰,是疲憊生活中的夢想,是智慧,也是歲月長情。我們思慕愛,尋覓所能愛的,愛慕愛,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提香·韋切利奧《天上的愛與人間的愛》1514年

《天上的愛與人間的愛》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的藝術大師提香在5個世紀前所描繪的人間與天上的愛情。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安東尼奧·卡諾瓦《天使之吻》1787-1793年

安東尼奧·卡諾瓦的大理石雕塑受到了丘位元的愛情故事的啟發,以羅馬愛神和人類女神普賽克為原型。作品描繪的是普賽克為了愛卻不小心犯了禁忌,深度睡眠後被丈夫丘位元親吻喚醒的一個動態瞬間。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羅丹《吻》1884-1886年

羅丹以但丁《神曲》地獄篇第五首《淫慾者》中的故事主角保羅與弗朗西斯卡為表現物件。這一吻沒有阻止悲劇的發生,終將把他們拖入死亡的深淵,但他們依然沉醉於彼此的慾望,淪陷在愛戀之中。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莫奈《撐陽傘的女人》1875年

1865年,18歲的卡米耶和25歲的莫奈相識於塞納河畔,他們完成《草地上的午餐》。卡米耶成為他第一個模特,也是最後一個。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雷諾阿《鄉村舞會》1883年

《鄉村之舞》是法國畫家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於1883年所著的油畫。鄉村之舞中那圓臉帶笑的女郎,透著最天真單純的快樂,那是雷諾阿的妻子阿林。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蒙克《吻》1897年

蒙克以《吶喊》為人熟知,《吻》這一作品極少人知曉。在畫面中一對戀人相擁而吻卻看不到面孔,看起來似乎融為一體,誇張和扭曲的色彩和線條將一對戀人的痛苦、不安等情緒表現的極為突出。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康斯坦丁·布朗庫西《吻》1908-1912

布朗庫西說,“我希望做成的雕像不僅使人們懷念一對戀人,而是懷念所有的戀人,表現地球上相互愛戀的男人和女人在離世前最真摯的感情。”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曼·雷《黑與白》1926年

那年,曼·雷緊緊握住她的手,將她從爭吵中救出。空氣中纏綿的酒味,她身上的胭脂味,曼·雷的心跳,彷彿一切都還近在眼前。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Marc Chagall《The Bride and Groom of the Eiffel Tower》(1938-39)

夏加爾說:“只要一開啟窗,貝拉就出現在這兒,帶來了碧空、愛情與鮮花。”於是他把貝拉畫進他那天馬行空的幻想世界裡,那裡沒有骯髒和絕望,只有無限的夢境。如果我們無愧地說出愛這個字,那麼生活和藝術中的每件事都可改變,真正的藝術永駐於愛中。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羅伯特·印第安納《LOVE》1967年

羅伯特·印第安納於1960年代以雕塑作品《LOVE》成名,作品透露出那個年代的理想主義。“LOVE”紛紛出現在世界上的最有名的城市街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大約有近70座大型LOVE雕塑。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大衛·霍克尼《Modelwith Unfinished Self-Portrait 》1977年

大衛·霍克尼作品中的人,是他的父母,兄弟,朋友,情人。霍克尼偏愛畫和自己關係親密的人,因為他們的形象已經銘刻在他的大腦裡,所以他無需顧慮畫出來的作品是否和現實生活中的人相似。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Gustav Klimt《The Kiss》1907-08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的《吻》是溫柔和熱情的原型,作品呈現了一個擁抱的夫婦,藏在一個大金色斗篷後面。這種沉重的裝飾保護和包圍了這對夫妻,重申了他們的愛情永生。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弗裡達·卡羅《弗裡達與迭戈·里維拉》

這張畫作完美捕捉了迭戈·里維拉和弗裡達·卡羅間的複雜愛情。作品繪於二人第一次婚姻後不久,卡羅所作的這張婚禮肖像可謂她寫給夫婿的情書。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勒內·馬格里特《情人》1928年

這幅令人心神不安的作品是馬格里特1928年創作的情人系列四個變奏曲中的第一幅,畫家引用了電影中的經典畫面,即近距離接吻,但卻用布料遮住臉部,顛覆了我們窺視的經驗。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畢加索《吻》1969年

畢加索的《吻》表現了一對親吻者的溫情之愛。畢加索的一生有無數情人,他像是一個被女人寵壞的孩子,他最後的情人吉納維夫卻認為畢加索是一個“讓人尊重的人,溫柔、聰明,偶爾還會很羞怯。他並不是人們常常描述的那樣,是個讓人厭惡的冷酷的人。”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達利親自為加拉設計的胸針“皇家之心“

“她的安靜屬於我,她的眼睛屬於我。我感覺她已經瞭解我很久了,從童年,到現在,到未來。我知道這就是她,我的妻子,她蒼白的顏色,她的眼睛,那麼大那麼圓,那麼黑。它們是我的眼睛,我的靈魂。”沒有加拉的達利,實在無法讓人想象。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布林喬亞《媽媽》1999年

布林喬亞將母親的形象和蜘蛛聯絡在一起,靈感來源於她的童年。“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她聰明、耐心、整潔,曾經受到傷害,敏感如蜘蛛,總是辛勤地在織錦機前勞作。”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Alex Katz《藍雨傘》1979年

亞歷克斯·卡茨以獨樹一幟的人物肖像畫和風景畫聞名於世。而他最富盛名的作品,是他畫筆下的妻子艾達。從她盛年時的明媚,畫到暮年時的平和,宛如一封封特別的情書。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草間彌生《我對南瓜的所有永恆之愛》2016年

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運用各種圓點和弧形,柔軟的、彎曲的、波浪形的生態形式與人的身體相互呼應,這些點組成了一個無限巨大的網,表現了她的生命感受,網羅了她對藝術一切的愛。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小野洋子《夢想和平塔》

2007年,小野洋子在冰島設計完成:夢想和平塔(Imagine Peace Tower),這是小野洋子為亡夫約翰·列儂樹立的紀念塔。白色的石碑上刻有24種語言寫的“夢想和平”,這裡埋藏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和平願望。每年10月9日,列儂生日那天,燈塔亮起,並在列儂的忌日12月8日那天熄滅。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時間中的關係》1976年

阿布拉莫維奇與藝術家烏雷之間曾持續了12年的親密合作,他們是伴侶也是合作伙伴。然而,最終他們選擇離開彼此。如阿布所說,一個藝術家不應該愛上另一個藝術家,藝術家應該把愛當作生命。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傑夫·昆斯《懸掛的心》1994-2006年

懸掛的心,是溫暖、人性化、精神以及浪漫的象徵。但用Jeff Koons 本人的話來說就是你從他的作品中看到什麼那就是什麼。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達明恩·赫斯特《I Love You》2015年

蝴蝶的母題是赫斯特作品中的一個標誌性元素。代表著美好卻又脆弱的生命。蝴蝶在古希臘文化中代表靈魂,而在基督教文化中象徵重生。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翠西·艾敏《我不相信愛但我相信你》2012年 霓虹、尺寸不定

翠西·艾敏被視為“青年英國藝術家”中的代表人物,她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之一就是將自己手寫的那些或浪漫、或甜蜜甚至禁忌的情話,以霓虹燈的形式展現出來,在夜晚散發著曖昧又迷人,傷感而浪漫的氣息。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Banksy《氣球女孩》

Banksy的作品往往有高度批判性,他經常藉由街頭塗鴉宣揚反戰理念,追求愛與和平。用“惡搞”的形式反對藝術商業化和消費主義,批判社會現實,暗諷一些有影響力的社會事件。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Sophie Calle《極度疼痛》 ADAGP,Paris & SACK,Seoul 2020年

“如果有這樣一種在情感上無法割捨的錐心之痛,或者被醫學上稱之為劇烈疼痛的感受,需要使用一種語言來描述,你會採取怎樣的行動?蘇菲·卡爾的《極度疼痛》就是這樣一部以疼痛之名、周旋於個人遭遇與人類普遍情感的最敏感之處的作品。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費利克斯·岡薩雷斯·託雷斯《無題(完美戀人)》1991年

兩個一模一樣的時鐘:宛如一對戀人,無論生死都要相伴。創作這件作品時,藝術家費利克斯·岡薩雷斯·託雷斯Ross已查出艾滋病。Felix後來回憶道:“當他的體重每變少一點,我都更愛他一點;當他的病情每惡化一分,我都更愛他一分。”然而,時鐘不是完美的,終究會有一個快,一個慢,差距從0。1秒到1秒,從1秒到10秒……終究會有一個先停下來。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吉姆·戴恩《野獸》1999年

美國波普藝術家吉姆·戴恩孩童時,就很喜歡過情人節,並非因為他有了心上人,而是他喜歡充滿節日氣氛的紅色元素。1960年代,他開始嘗試在不描繪自己特徵的前提下,創作自畫像,希望繪出一種能夠代表自己創意和激情的形狀:“一個能夠滿載我情感的模板”。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盧西安·弗洛伊德《閱讀的女孩》1952年

年輕的弗洛伊德和卡羅琳·布萊克伍德在一場正式舞會中相識,1952年二人私奔到巴黎。弗羅伊德此期間創作出自己最精美動人的肖像畫作,包括這幅《閱讀的女孩》——以戀人獨有的視角和手法捕捉到這一沉思瞬間。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蔡國強《天梯》2015年

《天梯》是蔡國強自己最滿意,寄託了最多情感的作品,火焰沿著繩索燒至蒼穹,一路焰火飛昇,一剎那抵達永恆,彷彿神秘的力量將大地與宇宙相連。而以煙火折服世界的蔡國強,做這件作品只想給奶奶看。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麥拉蒂·蘇若道默 & 香格納畫廊《I Love You》

和一塊矩形玻璃的對話,不斷默唸“I Love You”。麥拉蒂·蘇若道默反覆低吟這句話,是為了強調語言在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中所遭受的誤解。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荒木經惟《感傷之旅》1991年

日本攝影藝術家荒木經惟用相機記錄與妻子陽子的生活,直到陽子臨終的那一刻,鏡頭凝固下來的,是兩個人的愛情和荒木的感傷之旅。“陽子,你應該明白的,我想說的或許不是思念。”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榮榮&映裡《妻有物語,No。7-1》2012年

《妻有物語》中,榮榮&映裡時而作為戀人出現,時而作為孤獨的城市居民遭受著周圍環境的傾頹垮塌,他們關注的焦點從自拍像創作開始轉移到記錄他們共同的家庭生活發展,及其與自然的關係。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宋冬&尹秀珍“筷道:十八歲”展覽現場2019年

2001年,宋冬&尹秀珍構思合作“筷道” 。2002年第一次展出,兩個裝置有點像是二人的縮影,2011年,女兒開始參與該專案,2019年筷道專案18歲。這是這個家庭的故事,也是對彼此的愛。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川內倫子《as it is》2020年

川內倫子,在《as it is》中,記錄了孩子出生以後3年的時光。與孩子,家人一起,重新審視眼前的這些日常風景,似乎生命力就在尋常中閃著光。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蜷川實花《美麗的日子》

《美麗的日子》拍攝了父親病倒後慢慢步向死亡的一年半時間內的日常。這不僅是一個關於生命終結的故事,也是一個將生命延續到未來的故事,每張照片中都有父親的視線,也有陪伴在側的身為女兒的蜷川實花的視線,而在這系列作品的最後,拍攝的是蜷川與兒子的影子。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情書之三》60cm×60cm2011年

《情書》是蔣志在妻子突發疾病離開後拍攝的。鮮花作為美,自然和愛的代表,被原始的火焰所包裹。“火是不會消失的,愛也不會,如果對一個人的愛不會消失,這個人就不會消失。”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劉詩園 《情詩》五頻影片裝置2015年

在5塊螢幕上滾動播放來自不同時代描寫愛情的詩句,一共用了13種語言。“愛情是一團煙霧嘆”。劉詩園在展現了某種文化差異的同時,也讓觀者覺得,即使語言不通,愛卻是共通點。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程心怡《Aperitif》2018年

程心怡的繪畫體現了人與人間的最親密的互動瞬間,從人們的接觸對映內心世界並營造豐富的情感與感官體驗。

在無情變幻的世界裡,希望你的生活中也有愛的微嘆

葛宇路 《吹往北京的風》 單頻錄影 18分30秒2019年

為了給女朋友寄一封信,藝術家葛宇路從燕郊護送這封信進京,只靠電風扇吹過去。信沒有封皮,輕飄飄一頁紙,開頭:致紫薇,落款:愛你的葛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