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斷供的連鎖反應

房地產業主集體斷供事件持續發酵,目前浮出水面的已經超過百個專案,涉事的金融機構紛紛出來表態,目前風險可控。

全國300多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不算市轄區也有近兩千個縣級行政區域,幾乎每個縣級行政區域都有房地產開發專案,保守估計,全國目前提工或者爛尾的專案至少超過1000個,目前斷供的100個專案只是冰山一角,持續發酵之下其他的停工專案的業主也會有樣學樣。假設按1000個專案平均開發面積40000㎡計算,考慮到絕大部分爛尾專案均在二三四線城市,平均房價按7000元計算,貸款餘額按總價的60%計算,斷供所涉及的資金量也將高達近3000億元。當然,這3000億元對於全國200萬億元的貸款餘額來說連零頭都不到,不至於對金融市場和經濟秩序產生根本性的衝擊,但斷供事件本身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

風起於微末浪起於微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孤立事件變成群體事件再變成全國性事件,風險就不可控了。

首先是市場信心受到極度打擊

。房地產產業不能縱容產生泡沫,但也不能像腫瘤一樣一刀切。畢竟大量的社會財富聚集在房子裡,房地產平穩健康的發展符合國家、企業和普通老百姓的共同利益,集體斷供時間處理不好,會對房地產業整個產業鏈造成嚴重衝擊,更甚於三條紅線政策對行業的打擊。

其次是社會誠信受到極度打擊。

斷供的本質的三角債務,互相失約造成的是社會誠信的極度破壞,中國的信任成本太高,造成經濟活動效率低下,要素流轉不夠通暢,商務成本居高,圈子經濟、熟人經濟是市場流通的阻塞器,原本就不好的誠信環境經此打擊就更為惡劣,這種對營商環境的軟傷害是持續性的根本性和長期性的,很難根除。

目前的形勢似乎還沒有惡化,但是高層還沒有出來表態,這個事件地方處理起來難度很大,必須中央干預和處理,防止事件惡化到上世紀90年代全國性的三角債務問題,到時候化解和處理起來就很麻煩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尋相關事件,但是朱鎔基總理和中央的處理是及時和果斷的,用的方法也很見成效,可以以史為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