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這些行為,說明網路成癮了

【來源:魯網】

近年來,在門診上經常遇到一些家長來諮詢,說孩子天天待在家裡打遊戲,不肯去上學,有的已經輟學了,家長用過很多方法來改變他,比如沒收手機,限制自由,甚至打罵都沒有效果,孩子,現在除了上網幾乎不跟家長說話,無論家長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作為家長,很迷茫很絕望。

孩子的這些行為,說明網路成癮了

網路成癮是什麼?

它是指由重複的對於網路的使用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或週期性的著迷狀態,並帶來難以抗拒的再度使用之慾望; 同時還會產生想要增加使用時間的張力與耐受性、剋制、退癮等現象,對於上網所帶來的快感會一直有心理與生理上的依賴。

它是一種“無成癮物質作用下的上網行為衝動失控”,所以又稱為:“網際網路成癮綜合徵”。

這是一種過度使用網際網路行為的心理疾病,患者年齡介於15~45歲之間,未成年人患病比例遠遠高於成年人。

網路成癮有哪些訊號?

注意看看孩子,有沒有這些表現

1。由於經常上網,所以即使不上網,腦中也一直浮現與網路有關的事情;

2。一旦不能上網,就感到不舒服、無所事事或不能靜下心來幹別的;

3。希望增加上網時間,以便滿足自己的願望;

4。 上網的時間超過自己預想的時間;

5。多次想停止上網,但總也不能控制自己;

6。因為上網而不能完成作業或逃學;

7。向家長或老師、同學隱瞞自己上網的事實;

8。因為上網而與家長髮生衝突;

9。 為了逃避現實、擺脫自己的困境或鬱悶、無助、焦慮情緒而上網。

平均每天上網時間超過4個小時,同時出現上面9種情形中的4種及以上者,就要注意了,很孩子有可能已經網路成癮了。

網路成癮了,該怎麼辦?

專家提醒:

孩子網路成癮後,打罵孩子、拔網線、摔手機等方式都沒用!

別治標不治本,看清網路成癮背後的“心理”原因。

重度使用者和網路成癮者的差別在哪?在於造成問題行為背後的“心理危險因子”,包括社交焦慮、抑鬱、無聊感、低自尊、神經質、課業或工作壓力、家庭關係不佳、人際困擾、敵意與衝動控制不良等,才是成癮主因。

心理危險因子加上網路重度使用,才會成為網路成癮。換句話說,不只是一種原因會造成網路成癮,每個孩子的情況各不相同,可能有不同心理危險因子的組合,因此,看待網路成癮不能只是把它當作是一種行為問題來處理,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與策略,只強調行為矯治其實搞錯了方向。

碰到孩子有網路成癮問題,家長不要一生氣就貿然的強力出手介入,特別是對有敵意與衝動控制不良危險因子的孩子,可能引起激烈衝突而引發自我傷害或傷害家人,建議與專家一起了解、評估孩子狀況,才能對症下藥。

孩子會膩在網路、變成病態上網的行為背後,都有一些心理的問題,這才是我們真的要處理的,心結不解,你管他的(上網)行為管不住,治標不治本。

孩子的這些行為,說明網路成癮了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