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知青歲月二三事

時光流逝,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所謂“老三屆”、“上山下鄉知青”這類名詞,已逐漸淡出世人的眼界。然而,作為當時的親歷者,一些當年的往事不時還會浮現在眼前。

一 響應號召 義無反顧

作為“老三屆”中年齡最小、不過才上了初中一、二年級不長時間,就遭遇“文革”爆發,學校停課、學生組成“紅衛兵”去搞“造反有理”。最後到不可收拾時,偉人大手一揮“……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就這樣,響應號召,義無反顧的成為了縣城裡首批下鄉知青,到鄉下農村“插隊落戶”了。

二 吃“憶苦飯”

剛到達公社時,正是中午時分,大家飢腸轆轆。此時,見“公社革委會”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午餐,名為吃“憶苦思甜”飯。先是每人來一碗不知名的野菜、混合有少量玉米粒的稀粥,謂之讓大家“憶苦”。之後,再每人一份大米飯,外加一份有幾片豬肉的炒菜,就算是“思甜”了。飯後開始向各村生產隊分配人員,二、三人或四、五人不等,可自由組合,剩下的,統一隨機組合,之後由各生產隊派來的人帶去各個村寨。

我們一組共四人,都是十六、七歲的半大小夥,被帶到小村時,已是傍晚。生產隊長稱,又給我們準備了一餐“憶苦思甜”飯。因中午已經吃過,知那個“憶苦”的粥實在是不好吃,就跟隊長商量,說中午飯已經“憶過苦”了,可否現在就算了?但隊長斬釘截鐵的說“不行,要讓你們年輕人牢牢記住過去的苦,才能知道今天的甜”。無奈,一天中,吃了兩次“憶苦思甜”飯。

三 手忙腳亂 學會過日子

住在生產隊安排的、簡陋的土坯房裡,領到了生產隊按隊裡標準分配給的糧食、菜籽油等,在生產隊派人協助下壘起了土灶,再添置了一些必備的生活用品後,四個人和在一起,開始“過日子”了。

可想而知,都是半大小子,每天跟著社員去出工幹活,回來後還要自己做飯,計劃每天的柴米油鹽……當年農村條件艱苦,每天只吃兩餐飯,蔬菜靠自留地種植,基本上每戶人家每年只是靠殺一頭“年豬”來供給一年的肉食。當然,農忙時節,也會殺幾隻雞鴨之類的家禽來改善一下生活。身為知青,一時無法解決蔬菜問題,只能靠向村民求購,或是趁每週趕集時,去附近集市購買。當然,資金問題,只能是向家裡伸手了。直到半年或是一年後,才基本上能勉強自立。

總之,下鄉後頭一年,那種手忙腳亂、窘迫、無助、無奈、卻又不得不面對的種種困境,至今仍然印象深刻。但無論如何,最後還是挺過來了。仔細想想,當年,真的是不容易!

四 村民也分等級

當年,強調“以階級鬥爭為綱”,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國際上,“反帝反修”。社會上,“五類分子”即地主、富農、反革命、壞分子、右派分子是“專政物件”。即便是是在農村,也不例外。村民按成份也分成三種:貧農、下中農是依靠物件。富裕中農或稱為上中農的,是“可以團結的物件”。而地主和富農,加上有劣跡、受過處罰的“壞分子”,謂之“成份高”的,無疑就是被監視和專政的物件了。下鄉伊始,隊長特意向我們介紹了村裡的情況,要我們注意,不要輕易同村裡那些“成份高”的人打交道。

說來有趣,當時那個年代,找物件結婚,農村似乎也預設這麼一條規則,就是“貧下中農找物件,只找同是貧下中農,至多找上中農”,即便是大齡青年,除非是有特殊情況,也極少會想到去找“成份高”的物件。反過來,那些“成份高”的青年,就很慘了。特別是男青年,成為“老光棍”者,大有人在。因為“成份高”的女青年,當年誰不想利用婚嫁的機會,改變一下“成份”?順便提一下,當時那個時代,並無“彩禮”一說。農村的婚禮,也很簡單,娶媳婦無非就是給女方買幾套衣服,添置一些必備的生活用品,然後請村裡親朋好友到家裡吃一餐就算完事了。

五 文化差異

當年,“城裡人”和“農村人”的差異,是非常明顯的。當然最大的差異,是在文化、認知方面。一般而言,城裡人受教育機會多、農村人文盲率較高。下鄉後遇到的幾件趣事,或可窺見一斑。

韭菜與麥苗

剛開始跟著出工幹活時,有村民用帶有自豪的口吻問“聽說你們這些城裡的學生,連韭菜和麥苗都分不清?”想想也大概是這樣,於是虛心向其求教,問該如何區分?沒想到就算是滿臉皺紋的老農,也是支支吾吾說不清楚,最後也只能說什麼“韭菜是種在自留地裡,麥苗是種在麥地裡,一看就知道了”。如此說來,他們僅僅是由於自己種植,“看”得多了、久了,憑經驗來區分而已。再者,仔細想想也覺得這事沒什麼意義。難不成,不會區分二者,就會把麥苗當成韭菜吃了?不過,在當年,據說這個區分麥苗與韭菜的問題,可謂是風靡一時、能證明知青必須下鄉接受“再教育”的理由之一呢!

文化學習與思考

某段時期,響應“最高指示”,全國掀起了一陣“學哲學”的熱潮。當時幾乎人人都有幾本“紅寶書”,各地也都出現了不少“學習紅寶書積極分子”。當然農村也不例外,社員哪怕是大字不識,也會跟著聽廣播、參加各類學習、討論。

某日在田間地頭休息時,有一省級機關下放來參加勞動、戴一副眼鏡的學者模樣的幹部也在其中。有社員向其發問,請他解釋一下何為“哲學”。該幹部略作思索後達稱“所謂哲學,就是看待事物的總觀點……”眾人一頭霧水。此時一青年“學習積極分子”站起來大聲說“嗨!哪有那麼複雜。哲學嘛,就是不管學什麼,如果不懂,就折回來再學,如此反覆而已。”旁邊有人微微點頭,似懂非懂。而那位幹部,則聽得目瞪口呆、啼笑皆非……

在村子裡待久了,也慢慢懂得了農民的一些特性。一般來說,村民們都很淳樸、善良、不善於說謊。喜歡“直來直去”,不拐彎抹角。無論“上頭”佈置、安排什麼任務,都會認真、努力去完成。跟他們打交道,還是很容易的。但大多數人也有自私、守舊、很難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對自身利益的保護更是寸步不讓的一面。家族觀念很強,特別是在“有事時”,對待“外村、外姓人”,真的是一呼百應。也許,這是千百年來,所謂“小農經濟”形成的習慣使然?不過總的來說,在對待我們這些外來知青時,還是很照顧、很友善的。以至於多年以後,回城後的知青們,還會不時去走走、看看,答謝當年村民們的關愛。這是後話了。

六 先後離開

想當初響應號召,是帶著“接受再教育、紮根農村、為改變農村面貌奉獻青春”的任務去“插隊落戶”的。但現實很殘酷,十六、七歲的年齡,正是渴求知識、長身體的關鍵時期,生活也尚不能完全自理。到了農村那樣一個艱苦的環境,每天臉朝黃土背朝天,辛苦勞作,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勉力求生的重擔。接受的所謂“再教育”,是幾近文盲的農民的“教育”。時間長了,名為“知識青年”的中學生,以前學到的那點淺薄的知識,也將逐漸遺忘殆盡。“改變農村面貌”,也成了一句笑話、空話。幸運的是,形勢的發展有了轉機。下鄉兩年後,開始陸續有了當兵、招工回城的機會。隨後的幾年中,我們一行四人,也先後透過不同的途徑,離開了那個小山村。不過彼時“上山下鄉”運動遠未結束,大學仍然關閉,中學生畢業後,仍然還是要按政策下鄉當知青。直到最後,記不清是哪一年,才終於結束了這場波及全國城市千家萬戶的“運動”。

無論如何,這段經歷,可能對一些人來說,是受益匪淺。他們或因天時、地利以及個人原因(多為高中生,年齡稍大,知識相對豐富),加上機遇,在這段經歷中獲得了不錯的成就。同時也為後來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成為了時代的佼佼者。但對於包括自己在內的大多數知青來說,雖然那段經歷也並非一無是處,也有某些值得記憶的“閃光點”。但總的來說,那應該是一段浪費青春、耽誤學習成長的不堪回首的經歷。

幸運的是,“知青上山下鄉、插隊落戶”,已經成為了歷史。我們的兒孫輩,看待這段歷史時,往往會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說有種聽“天方夜譚”的感覺。是啊,他們在我們下鄉當知青的那個年齡段,正是最受父母關愛、庇護,在學校學習最緊張的階段。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為中考、高考做準備,其他的事根本不需要自己考慮。當然,也許這才是正常的。社會進步了,生活水平也普遍提高了。如今的“上山下鄉”,是去品鄉村無汙染、“富硒”食品,住有衛浴標準間的民宿,享受所謂“農家樂”,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

而作為當年的“老三屆”知青,已經進入了遲暮之年。有關“知青”的歷史,當今社會上了解、感興趣的人,估計是寥寥無幾。餘下的時光,也只能自己去慢慢回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