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任用奸臣制衡太子,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最終晚節不保

雲鬢花顏金步遙,芙蓉賬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這首詩寫裡隱喻的是晚年唐玄宗,歷史真相只有一個,那會是怎樣呢?

天寶初年,為國家大小事操勞幾十年的大唐皇帝唐玄宗,看著大唐盛世的景象,產生了滿足感,開始了自我放縱,滋生了奢侈享樂之心。

當見到體態豐滿,美麗動人的楊貴妃的這一刻,晚年的唐玄宗覺得自己找回了青春。

承歡侍寢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唐玄宗任用奸臣制衡太子,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最終晚節不保

楊貴妃

漸漸被楊貴妃吸引在後宮貪圖享樂,漸漸地離朝政越來越遠。

白居易的長恨歌有詳細地描述,這裡就對楊貴妃之事不多加贅述了。

為了方便享受與楊貴妃的後宮生活,晚年唐玄宗把帝國國政都交給了宰相李林甫。

唐玄宗開創了唐朝的鼎盛帝國,但是他任用奸臣李林甫,為唐朝的滅亡埋下禍根,最終爆發了安史之亂。

奸臣李林甫權勢滔天,將近20年的宰相位子,無惡不作。

李林甫不僅奸詐,而且辦事得力,很討暮年唐玄宗喜歡

他不斷打擊對手,誰敢向他挑戰,都沒好下場。甚至連太子也不放在眼裡

李林甫組織酷吏隊伍,雄心勃勃,他不僅把有能力,有威望的大臣作為對手,而且還把不是自己舉薦的太子李亨,也當成眼中釘。

眼看著唐玄宗已垂垂老矣,如果未來的統治者不是出於自己門下的話,太子一旦掌權,必定會對自己的勢力造成致命的打擊。

於是李林甫絞盡腦汁,勢要剷除太子。他開始圍繞換太子製造大案。

唐玄宗任用奸臣制衡太子,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最終晚節不保

唐肅宗李亨畫像

太子李亨雖然是未來的皇位繼承人,但面對咄咄逼人的李林甫,也只得忍氣吞聲,任何小小的差錯都可能讓他無法順利接班,甚至招來殺身之禍。

太子可以謹小慎微,但他無法保證周圍的人不給他惹火上身。

天寶五年,太子岳父家的一次家庭糾紛,竟然把他引入了一件誹謗皇帝的大罪。

這就是大唐帝國的驚天大案杜有鄰案。

杜有鄰是太子的岳父,他除了有一個女兒嫁給太子,還有一個女兒嫁給了名士柳勣,這個柳勣脾氣暴躁,不知為何跟岳父鬧翻了。還要整老岳父不可。

柳勣到處造謠,說岳父杜有鄰和太子勾結誹謗皇帝。

此時聽到這個訊息,瞬間逮住一個機會。把劉勣還有杜有鄰都給抓起來,。由於案子太簡單了,結果一審就發現柳勣無中生有。

唐玄宗任用奸臣制衡太子,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最終晚節不保

唐玄宗李隆基畫像

審案子的吉恩不敢上報,因為知道宰相李林甫不會滿意。他就威脅柳勣,誹謗皇族,這是大罪,按照律法該處以極刑。

可如果你能夠咬定你的岳父杜有鄰,曾經勾結太子誹謗皇帝。

然後再多牽一些人出來,那你就有可能立功贖罪,就有可能減刑。

這柳勣是個軟骨頭,一聽嚇壞了,他就死死咬住岳父杜有鄰,堅稱他確實跟太子一塊搞陰謀。他無中生有把認識的一些地方官員也都牽扯進來。

等劉勣這邊咬得差不多了,吉恩瞬間兇相畢露,把柳記咬出來的那些人,都給弄到大理寺的院子裡,一頓亂棒打死,屍體堆滿了大理寺的院子。

順便把柳勣也給打死了,說劉季雖咬出了這麼人,但他本身也是涉案人員之一,也必須處以死刑,直接滅口了。

唐玄宗任用奸臣制衡太子,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最終晚節不保

劇版大唐宰相李林甫

打死了這麼多人李林甫還不打算完事,直接向唐玄宗稟報,根據柳勣交代出來的問題,地方上那些被貶的官員往往對陛下不滿,你看他們捲入這個案子人特別多,不如去地方被貶的那些官員之中排查一下。

結果到地方就殺人,太子的人瞬間人心惶惶,很多都自殺了,包括黃埔惟明,李適之等。

此時太子勢微,趕緊與岳父撇清關係,才躲過一劫,唐玄宗不予追究,這個案子才到此為止。

李林甫對太子身邊的親信進行打擊,讓他瞬間跌落谷底。

唐玄宗任用奸臣制衡太子,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最終晚節不保

唐肅宗李亨畫像

據史書記載,他因整天憂心忡忡,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鬢髮斑白了,看到太子心力交瘁,連唐玄宗也非常感慨。

後來在玄宗親自幹預下,李亨順利躲過劫難。然而好景不長,李林甫又利用一次軍事案件密告太子李亨要奪權。

天寶六年,李林甫利用王忠嗣案,又想扳倒太子。

王忠嗣是赫赫有名的將軍,出身於武將世家,九歲那年,他父親就戰死疆場了。那麼王迅撲倒在唐玄宗面前嚎啕大哭,唐玄宗可憐烈士遺孤,給他改名,而且把他養在宮裡,是和太子一塊兒長大。

王忠嗣長長大之後,很有軍事天分,在疆場上屢建功業。年紀輕輕就任河西隴右節度使幹得相當好。

他在西北有戰功,跟唐玄宗又有養父子關係,情同父子。大家都認為王忠嗣出將入相的可能性最大。

唐玄宗任用奸臣制衡太子,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最終晚節不保

劇版唐玄宗李隆基

李林甫不高興了,決定打擊王忠嗣,好巧不巧這時候王忠嗣出問題了。

他跟唐玄宗在西北戰場的戰略意圖,發生分歧,王忠嗣是一個前線將領,主張老成持重,儘量不浪費兵力。

而唐玄宗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主張積極進取,他們兩個在戰略思想上有分歧。

這時候唐玄宗就命王忠嗣配合攻打一個叫做石寶城的城堡,結果被王忠嗣不願意打,他覺得沒有必要,所以他在配合的時候,就表現得很疲乏。

最後城堡沒攻下來,唐玄宗很不高興,就要治王忠嗣的罪,把王忠嗣從前線給叫回中央來。

唐玄宗任用奸臣制衡太子,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最終晚節不保

大唐宰相李林甫畫像

李林甫一看王忠嗣有失寵的跡象,馬上他這心裡又樂開了,他決定把王忠嗣這個隱患徹底的剷除,還要把太子給牽進去。

於是派人去跟唐玄宗講,曾經親耳聽王忠嗣說過,他要起兵擁立太子。唐玄宗瞬間勃然大怒,他相信了。

因為太子李亨當時已經40多歲了,頭髮都斑白了,說他急於接班,這是合情合理。

唐玄宗任用奸臣制衡太子,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最終晚節不保

唐玄宗李隆基畫像

另外唐玄宗60多歲了,他最害怕大臣們拋棄他,提前擁立太子,這是一塊心病

而王忠嗣和太子是發小,關係好又是盡人皆知的事實,現在別人告訴他王忠嗣想要擁立太子,他能不信嗎?

他信了之外,他還害怕。

唐朝的精兵強將都集中於邊疆地區,王忠嗣兵強馬壯,他要真的想跟太子一塊造反的話,唐玄宗能不怕嗎?

所以唐玄宗馬上露出極其緊張的神色,李林甫覺得時機到了。

他就在旁邊適時地插了這麼一句,說這一次王忠嗣違抗陛下的命令,不去努力攻打石寶城,太子恐怕是知道的吧。

李林甫這一句話說出來,太子瞬間被嚇得腿都軟了。

李林甫把這句話說出來之後,唐玄宗本來很緊張的神情居然又逐漸放鬆下來了,唐玄宗就說了一句話。

我兒子一直住在深宮之中,怎麼可能和外人聯盟搞這種事情,把我兒子牽扯進去,這是胡說八道。

唐玄宗任用奸臣制衡太子,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最終晚節不保

唐玄宗李隆基畫像

你們只需要追究一下王忠嗣阻撓軍功的責任就可以了。這話一出來,一下子把案子的性質給定下來了,這是一個軍事問題,不是一個政治問題。

最後王忠嗣被貶官,可太子照樣毫髮無傷。

李林甫雖然整大臣無一失手,但在打擊太子這個問題上徹底失敗了。

唐玄宗可以容忍宰相打擊異己,但是唐玄宗絕不允許宰相廢了太子。

唐玄宗把朝政交給宰相李林甫,那麼朝廷就是李林甫的勢力範圍,在這個範圍裡頭,他只要能夠保證朝廷正常運轉就可以。

唐玄宗對宰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李林甫才能夠屢屢得手,打擊對手才百發百中。

可是在太子問題上就不一樣了,唐玄宗不想太子形成自己的勢力,所以會容忍,縱容李林甫去剪除太子的羽翼,這樣才能防止太子勢力過大

唐玄宗任用奸臣制衡太子,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最終晚節不保

劇版大唐宰相李林甫

唐玄宗也不想更換太子李亨,他要用太子來制約李林甫的勢力

唐玄宗把朝政都交給李林甫了,那如果再讓李林甫左右太子的勢力,那李林甫的勢力不就會無限膨脹,最後難以遏制了

唐玄宗如果另立太子,那李林甫和太子可能就成為同一戰線上的人。

萬一他和新太子兩人聯手,把自己搞下去怎麼辦,這是唐玄宗所無法容忍的。

只要現任太子不倒,李林甫就沒有辦法和他聯合,就會始終感到莫大的威脅。

這樣一來,太子也好,宰相也好,要想立足,只能全心全意地投靠唐玄宗。

翻開歷史我們發現,歷史上不少帝王都喜歡重用貪官、奸臣。

按常理,封建皇帝一定要,親賢臣,遠小人,

這樣才能政治清明,國泰民安。

凡是任用奸臣、貪官的皇帝,一定不是好皇帝。

歷史是否真的如此?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

本文章中的配圖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