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3.悲涼之霧,遍被花牆子,編導到底經歷過什麼無情重挫?

在《隱入塵煙》裡,李睿珺極力展現人性之惡。

《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電影拍攝現場

悲涼之霧,漫出了花牆子,彷彿全世界都冷漠無情,兩個主角被徹底冰封了。

在家中,他們受著親哥親嫂的虐待嫌棄;走出家門,全村人甚至收糧食的、抽血的護士,總之,兩人認識範圍之內的世界,全都跟他倆過不去,冷落、嘲諷、擠兌、盤剝、欺壓、妒忌、欺騙……輪番攻擊。

張永福生命垂危,需要獻血,因為唯有馬有鐵熊貓血血型合配,全村人為討好首富,合力道德綁架馬有鐵去抽血,而不在乎馬有鐵的意願和死活;

《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張永福兒子對救父恩人不僅毫無感恩之情,甚至缺乏起碼的尊重,在椅子上蒙塑膠布,買兩件大衣權充獻血補償;

馬有銅在親弟弟蓋新房時不伸手,還借振興農村扶貧專案之機,算計弟弟可能得到的一套低價樓房;

更不用說身體殘疾的貴英落水竟無人搭救了。

如果說,這場戲裡,村長從銀幕左側上臺,告訴馬有鐵貴英掉落水溝的訊息,神情平靜,可以寬容理解為業餘群演演不出驚慌之狀,那麼,一大群村人在水渠邊或坐或站,看戲法似的觀望一個老王搭救貴英,不僅沒人幫忙施救,甚至沒人呼喊,沒人驚叫;

《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當馬有鐵從水裡抱起貴英的屍體,發出絕望的悲鳴,圍觀者竟仍沒有一個走近,哪怕說幾句言不由衷的安慰話。

貴英死後,連馬有鐵的親哥哥也未現身,哪怕說幾句言不由衷的安慰話。

以至於,馬有鐵心灰意冷,把家存的所有糧食都賣掉了,這個世界,他一天也不願多待。

《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這樣的狗血劇情,完全脫離了現實生活,純粹是李睿珺為製造悲情效果而瞎編。

在作者的家鄉,村裡但凡突然發生死亡、災禍事件,村民往往大呼小叫、議論紛紛、爭先恐後去現場、出錢出力施以援手。

作者至今清晰地記得,念小學四年級時,一個跟作者一起玩耍的小夥伴在遠離村子好幾裡地的水庫溺亡了,幾乎全村的大人都趕去現場了。

有人辯護說,貴英原本遭受嫌棄。

《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但貴英主要是遭哥嫂嫌棄,其他人跟她沒有任何利害關聯,為什麼個個都嫌棄她?就算平日裡人人嫌棄她,當她掉落水溝中,即將一命嗚呼了,是個人,退一萬步說,即便不施救,也多少該有丁點驚詫、同情吧?

何至於像電影中那樣,對一個人的死亡,不起任何波瀾?

即便動物,當同類被捉被殺,也總會悲鳴幾聲。

電影設定的群體,在現實中絕對找不到藍本。

《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有人認為,電影放大了苦難。

其實,放大的不是苦難,是人的冷漠,過分誇大了主角之外的群體冷漠、自私和壞心腸。

事實上,偏遠落後的村莊,往往民風淳樸,彼此善良有愛,即便遭受了現代不良文化的侵襲,人心變得不古了,但也不可能對同村人見死不救;就是窮山惡水出土匪之地,也未必人人其心可誅。

即使是瘋狂暴戾的法西斯分子,將猶太人趕盡殺絕,也不至於對悲苦的同類見死不救。

全劇裡,似乎只有春天裡借馬有鐵雞蛋的老婆婆存丁點善心,當馬有鐵自殺前去還雞蛋,她說,“10個雞蛋還啥呢,別還了。”

《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借馬有鐵芨芨草的養羊場老闆也算半個,他對馬有鐵還算客氣。

作者很想知道,李睿珺此前的人生中,到底經歷過什麼無情重挫,讓他可以虛構出那樣一個脫離現實的冰冷荒原?

《隱入塵煙》的世界,如果不是李睿珺源於生活的藝術化再現,那隻能是他的編導技藝尚顯稚拙,一番胡編還自以為很文藝,自以為可以在國際電影節上刷下存在。

依李睿珺的履歷,他應該不會不明白,電影藝術來源於生活,但應高於生活;

《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電影的存在,不是不可以展示冷酷、醜陋、殘酷與苦難,但更應傳達美感與善意,展現不完美世界中的美好,淨化心靈,引人深思,透出希望,引人向上。

以法西斯瘋狂屠殺猶太人為題材的電影裡,納粹也不是見人就殺,總還有某個納粹存著些許人性之善,而且,總有殘剩者獲得瞭解救。

榮膺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導演獎等多項獎項的《鋼琴家》裡,納粹軍官威廉冒著遭軍事法庭審判甚至丟掉生命的危險,放了猶太鋼琴家瓦拉迪斯勞一條生路。

《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電影《鋼琴家》劇照

遺憾的是,《隱入塵煙》編導竟至不顧現實邏輯,和電影應有的使命導向,人為虛構出一個萬古冷漠的花牆子世界。

遍被2022年夏秋之交的滿滿的負能量。

不該過審的,過審了。

4.殉情的主題讓人絕望

李睿珺深知,悲劇更能打動人心。

光是花牆子群體合力冷對兩個卑賤人,還不足以引起觀眾共情,於是,他挑了殉情這個中外文學藝術永恆的母題,給觀眾撕裂的情感上再灑一把鹽,讓脆弱易感的小資們撕心裂肺。

當馬曹歷盡艱辛,剛剛搭建好了屬於自己的新房子,養的雞開始生蛋了,不會水又殘疾的貴英卻掉進了溝渠,突然溺亡。

生命無常,明天與死亡不知哪個先到,作者對宇宙的法則,也無話可說。

《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可說的是接下來的劇情。

生命的一半去了,有鐵繼續活下去會很艱難。但更艱難的,恐怕是李睿珺,因為編導有鐵繼續活下去的情節既需生活儲備,又煞費腦子,更考量思想境界,倒不如,讓有鐵跟著去了,一死百了。

還扯起了一面悲情的旗幟。

不見親哥親嫂關心,不見村人同情,村委會等有關部門也自始至終不見蹤影,有鐵再無活下去的動力,他賣光了儲藏的糧食,給羊場老闆送去曾經承諾過的兩袋洋芋,還了老奶奶雞蛋,為自己準備了農藥。

兩個苦命人接踵死去,砰嗵咔嚓,給小資的小心臟捅了一悶棍再加上一快刀,所謂殺人誅心,此之謂也。

《隱入塵煙》終究是一部愛情電影,兩個門當戶對的卑微小人物相知相惜又死亡殉情,人造的悲情,恰好戳中了飽受現代變質愛情的精神內耗之苦的城市人的痛點。

《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質樸純真的愛情,總讓人神往;而悲情,最令小資們共情。

影片螢幕上,涕泗與唏噓齊飛:

“導演就不能寫個好的結局啊,大晚上的哭死了”“看到驢我哇的就哭了”“善良的人沒有好報”“不想當好人了”“請問勤勞善良換來了什麼?”“願你善良,也願你不要太善良”……

一部電影,讓觀眾中對世界和人生絕望,發誓從此不願善良,這樣的誤導,作者相信不是編導的主觀初衷,但也難辭其咎吧?

電影玩了把發散性結尾,沒有直接交代有鐵是死是活。

但牌面再明朗不過:

《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自斷了所有跟生存有關的物質和念想,馬有鐵最後一個鏡頭,躺在貴英遺像下,手急劇地抽搐顫抖,手上的麥穗,拉近特寫、定格隱喻。

不用猜,李睿珺肯定是考慮到了,主角死光(不是犧牲)的結局難以過審,就添了足:

馬有銅的兒子簽字,拆除有鐵和貴英的新房子,張永福的兒子到了現場,問,“老四跟你去住了?”

“這也是他新生活的開始。”

《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作者據說,電影院版的結尾處,打出了字幕補丁:

“2011年冬,老四馬有鐵在政府和熱心村民的幫助下,喬遷新居,過上了新生活。”

作者沒去影院,在此向網友求證。

兩版的結尾實質一樣,突兀而生硬。

這裡姑且不討論了。

5.豈配與《活著》《何以為家》相提並論,註定了無緣大獎

可能因為地道的地方風情,有人聯想起同為文藝片的《岡仁波齊》。

《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岡仁波齊》所張揚的重於生命的信仰精神,豈是《隱入塵煙》的稚拙悲情所能比擬?

有人聯想起《活著》。

餘華的小說《活著》,主人公徐福貴人設符合現實邏輯,形象血肉豐滿,他的親人一個接一個死去,世界更加灰暗,命運更加悲苦,但人物生死和命運跌宕,或受制於時代變革,或因為偶然無常,面對無法主宰的苦難和厄運,徐福貴選擇了忍受,為了活著本身而繼續活著。

小說探索了世人活著的意義,主題雖談不上多麼哲性深刻,但甩出了《隱入塵煙》多少條街。

《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張藝謀的電影《活著》,總體上遵守了原作的故事構架,進行了不少改編,對苦難有所淡化,植入了一定的溫情(比如鎮長對福貴一家十分友善;福貴從前的夥計、後來當了區長不小心撞死福貴兒子的春生,始終懷著悔疚並惦記著舊情),使徐福貴在遭遇一個又一個喪親之痛時,傷口得以暫時癒合,世間還透著希望,讓他埋下悲傷,重新過活。

老謀子踩著餘華的肩膀,提煉昇華了主題:人只要堅持,好好珍惜生命,總能找到理由活下去。

反顧《隱入塵煙》,曹貴英死了,馬有鐵選擇隨媳婦而去,他的世界,唯有媳婦而已。群體嫌棄他,他報之以不相往來,哪管洪水滔天,去那個世界跟貴英重聚,便是他餘生的最大理想。

《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這樣的殉情,終究只是一己之私愛,這種悲情儘管鬧得出了圈,也終究只能催動胸襟談不上多麼寬闊、藝術視野還相對狹隘的小資們的幾滴廉價的淚水而已。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自詡為真實再現農村底層人生活的電影,居然沒有引來幾個農村觀眾,更不要說像主角那樣的悲苦人了。)

顯然,小資們無辜,胸襟和視野偏狹的,是編導李睿珺。

因為非職業演員本色演繹“苦到天際”的生活,有人聯想到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

《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何以為家》以12歲男孩扎因為主角,聚焦黎巴嫩難民區的苦難生活。父母養了8個孩子,扎因是老大,自小就幫助照顧弟妹,給雜貨商送貨,父母為了生存,準備賣掉11歲的妹妹薩哈,他無力阻擋,離家出走。一切可謂“苦到極致”。

但世界未讓人絕望。小扎因極力保護妹妹;

他在海濱小鎮遊樂場,遇到衣索比亞移民拉希爾,拉希爾收留了他,努力營造家的溫暖,拼命工作賺錢,給私生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呵護。

當薩哈難產死去,小扎因憤怒地找雜貨商報仇,被抓進監獄;他將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希望所有無力撫養自己孩子的父母不能擁有孩子。

《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何以為家》2019年引入中國內地,一舉斬獲3。76億票房。

《隱入塵煙》唯一能跟《何以為家》並提的,是放映初期都以為少眾無人關注,最後卻票房逆襲。

《何以為家》不僅人設真實,劇情構架更別具匠心,一個孩子起訴自己的父母,如此戲劇化的設定極具張力和深度。

對於黎巴嫩、敘利亞等長年經受戰爭之害、生育又非常隨意的國家和地區,生而不養是一個現實而重大的社會問題,小扎因的起訴,直擊世人靈魂。

這就不難理解了,豆瓣打分最終定格在9。1,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和第71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最終獲得戛納電影節評審團獎。

《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2022年初,《隱入塵煙》入圍第7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打破了近年來A類電影節主競賽華語電影零入圍的僵局;

4月份,《隱入塵煙》入圍了第14屆義大利烏迪內遠東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但最終,兩次止步於主競賽單元入圍,遊走了個寂寞。

2022年9月,《隱入塵煙》先後入圍第27屆釜山國際電影節展映片單-亞洲之窗單元、第47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當代世界單元。

結果尚未揭曉,但作者預測,《隱入塵煙》不可能抱得獎盃歸。

除非以海清為送評目標。

《隱入塵煙》:一流表演二流攝影三流編導,國際大獎有戲?(下)

總有人說,暴露國人醜陋人性、國家窮苦陰暗面的電影,容易博得西方人的青睞,容易斬獲國際大獎。

這是非常偏頗之論。

關鍵還看主題內涵是否足夠哲性深刻。

《隱入塵煙》的國際評價,終會支援作者的觀點。

不過,話說回來,編導方面,《隱入塵煙》並非一無是處,李睿珺致力於讓社會底層邊緣小人物被看見,這種發心還是善的,努力是可貴的,是值得一捧鮮花的。

(文中圖片來自影片截圖,部分來自網路,如果原作者介意,請聯絡刪除。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