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14號線賀韶站名的來由 文封五昌

地鐵14號線賀韶站名的來由 文/封五昌

賀韶村舊景 陶滸 繪

西安地鐵14號線西起北客站,東至賀韶站。有人不禁要問:這14號線的東終點“賀韶”是什麼意思呢?

原來,“賀韶”是個村名。賀韶村位於灞橋區灞橋街道正北8公里的紡渭路西側,新築街道東1。5公里的潘騫路之南,距西安奧體中心4公里處。賀韶村為西安東北郊著名古村,其建村可追溯至距今2200多年以前的西漢初年或更早,初名喬家寨,至今喬姓仍為該村原住民之大姓。

說起賀韶村名的來由,還與西漢初著名大將韓信有著一段故事傳說呢。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因遭猜忌,已被劉邦從楚王降為淮陰侯的韓信,被人告發與陳豨通謀欲反。呂后與蕭何合謀,誘殺韓信於長樂宮鍾室(遺址在今未央區閣老門村西北)。因韓信對建立漢朝戰功卓著,被人們視為“戰神”,且是智慧的化身,人們對他的“冤死”充滿了同情及對呂后的怨恨,因此就演繹出諸多同“韓信之死”有關的地名故事。

傳說,被冤殺的韓信頭顱自長樂宮滾滾向東,欲往位於今灞橋街東北5公里處的呂家堡的呂后行宮,找呂后評理。頭顱過灞河,後因一時找不見呂后而化為一團怒火,一路火燒十三村,煙罩霧莊村,正待繼續東燒時,一個白鬍子老頭前來,勸阻了韓信頭,說道:“呂后行宮尚遠,切莫殃及無辜百姓。”韓信頭聽勸閉目,老人指地為穴,埋葬了韓信頭。老頭噴水澆滅了大火,事件平息。原來,此白鬍子老頭乃東海龍王所變,為感其滅火恩德,百姓在韓信冢旁修了“龍王廟”,併為村名(村西側有韓信墓遺址,現留有殘碑,1965年改名“新農村”);被火燒了的村子叫“火燒村”(今稱“賀韶村”,詳後);被煙霧籠罩的村子叫霧莊(今稱“務莊”)。

關於韓信是怎樣葬在西安東郊的?還另有一說。據《西安通覽》記載,當年韓信被殺後,他的許多部屬深為不平,大家感念淮陰侯的恩情,便偷偷地把韓信首級埋葬於長安城外的灞河東岸,並在墳墓不遠處修築了一座龍王廟,於是該村得名“龍王廟”。當地百姓念及韓信功高蓋世,紛紛捐錢贈物,為之修了陵園及獻殿,並在墓前豎起一通石碑,上刻“狡兔死,良犬烹”幾個大字,以此表達對呂后濫殺功臣的憤慨。後來,此事被官府知道,於是派兵前來,放火燒燬了韓信墓的陵園和獻殿等建築,大火殃及附近村子,該村因而得名“火燒村”(亦稱“火燒寨”)。

到了唐朝,村人因感“火燒”二字不吉利,一度改名為“興隆寨”,但民間長期仍然稱之為“火燒村”。直至清朝嘉慶年間,再次因“火燒”二字不雅,乃由村中讀書人取其諧音,改為“賀韶村”,簡稱賀韶。

如今,“火燒村”的村名正式改為“賀韶村”,俗稱“賀韶”。因地鐵14號線的東終點站,建在賀韶村附近,所以便用“賀韶”為東終點站站名,是有其一定歷史意義與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