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能從童年創傷中活過來嗎?

豆瓣曾經有個小組特別有名,叫“父母皆禍害”(如今被封了)。在這個小組裡,可以看到各種對父母的吐槽,抱怨,乃至仇恨。

我們還能從童年創傷中活過來嗎?

這些年,除了這個小組之外,社會上關於“原生家庭”、“童年創傷”的討論也是連綿不絕。很多明星也展示過家庭對於自己的影響,比如我之前用來舉過例子的

伊能靜

(點選連結閱讀舊文),小時候確實過得比較悲慘,以致於現在的很多行為都在重複童年時種下的信念模式。

我們還能從童年創傷中活過來嗎?

難道不好的原生家庭就是一個一生的魔咒?我們真的就不能從童年創傷中穿越,重活一次嗎?來讀一讀這本由日本的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合著的

《被討厭的勇氣》

(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我們還能從童年創傷中活過來嗎?

對阿德勒思想的解讀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奧地利的一名精神病學家,同時也稱得上是思想家和哲學家。他與弗洛伊德和榮格一起被稱為“心理學三大巨頭”。他創立了個體心理學,他的學說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強調“社會意識”。他繼承和發揚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念,但其基本觀點與之大相徑庭——

阿德勒否定心理創傷的存在,反對從過去挖源頭來解決現在的問題。

我們還能從童年創傷中活過來嗎?

日劇《被討厭的勇氣》截圖

我本人買過阿德勒本人的著作,然後發現——根,本,讀,不,下,去……而這本書是用一種簡單輕鬆的對話體方法,透過列舉現實的案例、雙方的辯論,對阿德勒思想進行一層一層的解讀。很多案例在讀的時候甚至會有“似曾相識”、“好像說的就是自己”的感覺,所以對實際生活很有幫助。

“不幸福”皆是自己選擇的

全書從一位青年跟一位哲人的對話開始。

哲人主張:世界極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而青年卻被諸多煩擾纏繞,看到的世界是一片混沌,充滿矛盾,根本無幸福可言。

於是青年就去找哲人,要跟他一辯高下。而也正是在他們的辯論當中,我們抽絲剝繭地學習到了阿德勒思想,以及該思想對現實生活的指導意義。

其實阿德勒的觀點前面說過,是否定心理創傷的存在,他認為: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這其實跟我一直在分享的“人生在於自我選擇”的觀點相吻合。

我們還能從童年創傷中活過來嗎?

日劇《被討厭的勇氣》截圖

書中舉了一個宅男的例子來闡述這個觀點。青年的一位男性朋友多年躲在自己房間中閉門不出,他希望自己能像其他人一樣正常,但就是做不到,因為一踏出房間他就會手腳發抖。

聽上去有點像社交恐懼症患者的說辭,對吧?那哲人是怎麼說的呢?哲人說:並不是因為不安才無法走出去的,而是由於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製造出了不安情緒。

我想讀到這裡大部分人都會像那位青年一樣,就差“一派胡言”四個字出口了。但哲人這麼說,最終的目的是想告訴大家:

如果我們一直依賴原因論,就會止步不前。

我相信大家都見過同一對父母養育出來的孩子,但卻是完全不同的人這樣的事情,甚至有些人生軌跡差別特別大。如果單純地從原生家庭這樣的原因論入手,根本無法解釋同一個家庭出來的孩子的差異。所以,原因論是有侷限性,也對於未來的人生沒有太大幫助的。

就像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裡的成員,把自己如今生活的不幸一股腦地推給了父母,卻全然忘記了自己如今成年,是已經有保護自己的能力了。

我們還能從童年創傷中活過來嗎?

遭遇重大災害或幼年受到重大傷害對人格的形成一定有重大影響,但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我們還能從童年創傷中活過來嗎?

日劇《被討厭的勇氣》截圖

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

頭幾年有個詞特別火,叫“活在當下”。很多人把“活在當下”等同於“及時行樂”,倒也不是什麼錯誤,但卻顯得有點消極。而這本書中對“什麼叫活在當下”做了一個很好的解釋:不要把人生理解成一條線,而要理解成點的連線。

這就好像爬山。每一個登山者都會以登頂為目標,但如果眼中只有“登頂”這一件事,那麼真正的幸福可能只始於登山成功之後,而登山的過程就變得毫無樂趣和意義了。而假如因為種種原因無法登頂而導致意外退場,那我們的人生究竟該於什麼時候才算開始呢?

其實,人生的起點和終點從出生那一刻就定好了,其餘的每一時刻,我們都是“在路上”。

要想獲得幸福,不應該用線性思維只關注將去到哪裡,而應該更多地關注如何度過這一剎那。

書中還談到了很多,比如什麼是真正的自卑感,比如如何看待人際關係,比如怎樣才能不迷失自我。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好好讀一讀。

我不想將它定義為一本“正能量”讀物,但我認為這是一本很好的心理自助讀物。

或許,它能讓我們從此刻開始,輕鬆又滿足地度過我們的人生。

改變,只需要“勇氣”。

我們還能從童年創傷中活過來嗎?

日劇《被討厭的勇氣》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