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代工自建工廠,動真格的小米汽車究竟有多可怕?

放棄代工自建工廠,動真格的小米汽車究竟有多可怕?

11月27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與小米科技簽下合作協議,這意味著小米汽車正式落戶北京經開區。

此次簽約儀式透露了幾個重要的資訊:一是北京經開區將成為小米汽車總部基地、銷售總部、研發總部;二是北京工廠的年產能為30萬輛,將分兩期建設,一期和二期各15萬輛;三是量產時間定為2024年。

放棄代工自建工廠,動真格的小米汽車究竟有多可怕?

省去貼牌環節直接自建工廠的做法確實很“小米”,一如當初宣佈獨立造車。

短短几個月,小米汽車專案的程序非常快,節奏非常密集,既展示了小米創始人雷軍造車的決心,也體現了他卓越的執行能力。

都說隔行如隔山,雷軍明明毫無造車經驗,但無論是業內還是業外人士,都幾乎一邊倒地看好雷軍造車,這在以往的造車新勢力中是從未有過的。

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曾公開說過,特斯拉最大競爭對手很可能來自中國公司。如今看來,這家公司很可能是小米。

01 拒絕代工,堅持自建工廠

小米汽車專案落戶北京,純屬意料之中。

9月1日,小米汽車就完成了工商註冊,由雷軍本人親自出任法人代表,總部正式落戶北京。不過,與坊間猜測不同的是,小米汽車總部既沒有選擇小米科技園所在的海淀區,也沒選擇有不少具備生產資質的現成工廠的順義,而是劍走偏鋒,選擇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為什麼選這裡呢?

因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孵化環境,既有傳統的汽車產業鏈,包括賓士和北汽新能源的整車製造業和相關的汽車裝備製造業,又有行動通訊產業鏈、積體電路產業鏈,還有相關的軟體人才體系,並且有大量的寫字樓和工業用地。

與此同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北京的直屬機構,在補貼和稅收政策方面也能給予大量支援。相比海淀和順義,選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能夠獲得更豐富的資源和更有力的扶持政策。

放棄代工自建工廠,動真格的小米汽車究竟有多可怕?

與蔚來、小鵬以代工模式切入造車賽道不同的是,小米與特斯拉、理想一樣,直接選擇自建工廠。

眾所周知,代工模式在手機行業非常普遍,小米手機就曾找富士康、英華達代工。造車是最燒錢的生意,簡直就是個無底洞,小米跨界進入這個燒錢的無底洞,為什麼不選擇輕資產的代工模式呢?

代工模式的優勢是,在沒有生產資質、生產線和製造經驗的情況下,尋求傳統車企代工能夠快速實現量產,從而獲得先發優勢。

小米今年3月才決定造車,此時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已經走過十年的培育期和發展期,進入爆發期階段,行業魚龍混雜,市場飽和度很高,出現不少知名度和市場接受度都比較高的企業和產品。

造車新勢力業已形成以“蔚小理”和威馬、哪吒、零跑分別為第一、第二梯隊的格局,傳統車企中的比亞迪、廣汽埃安、嵐圖、極氪各自擁有不等的知名度,小米此時入局肯定已經晚了,不急是不可能的。

目前國內汽車行業的產能是嚴重過剩的,閒置的整車製造工廠非常多,在現有生產線的基礎上進行改造,無疑省時省力也省錢。

但是,代工模式的弊端顯而易見,那就是生產成本、產品質量和零部件供應都存在不可控的問題,這其中,對於一心想造車、並且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小米來說,最大的風險是品控。如果產品存在質量缺陷,一旦爆出負面,將影響整個品牌的口碑和聲譽。

另外,想實現大規模量產、控制生產和交付節奏,也必須自建工廠,這也是早期選擇代工模式的蔚來、威馬、小鵬後期紛紛建立自己的工廠的重要原因。

02 特斯拉最大勁敵將是小米?

從一開始,小米造車的路徑就很明確,那就是獨立造車,自建工廠,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合資與合作,一心只想單幹,這固然意味著要承受更大的風險,但也說明雷軍造車的決心是非常堅定的。

自建工廠是一件耗時耗錢的活,小米電動車量產至少要到2024年,難得的是,如今八字還沒一撇的小米汽車已民心所向,為什麼會這樣?

放棄代工自建工廠,動真格的小米汽車究竟有多可怕?

小米造車深得人心,與其說大家對小米集團有信心,不如說是信任雷軍這個人。

雷軍一手打造小米王國的創業史是人盡皆知的勵志故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雷軍憑一己之力將瀕臨死亡的金山公司拉回增長軌道。

2011年,金山公司遭遇巨大危機,彼時小米公司才剛剛創立一年,生存問題尚未解決,雷軍卻毅然接過金山,在小米和金山雙線作戰的情況下,帶領金山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難關,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轉型。

十年後的今天,金山已經脫胎換骨,年收入增長超過11倍。小米集團市值最高突破9000億港元,如今雖然縮水至4800多億港元,但在智慧手機、家居領域的江湖地位一直非常穩固,不久前小米手機的銷量第一次超過了蘋果,晉升全球第二。

從小米和金山的案例可以看出,雷軍不僅具備從零到1再到100的白手起家創業能力,還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領導才幹,是一個有膽有識的企業家。

造車,是雷軍賭上所有聲譽的人生最後一次創業,不成功便成仁。從他過往赫赫有名的商戰經歷來看,這樣的一個人若不能成功,其他人就更難成功了。

從今年3月底宣佈造車至今總共才過去9個月,但是雷軍已經做了大量準備工作,親自帶隊到各家車企取經,光上汽集團據說就去了好幾次,同時收購、投資包括深動科技、禾賽科技、縱目科技、蜂巢能源、贛鋒鋰業等在內的多家自動駕駛公司和動力電池企業,大量招攬自動駕駛人才。

小米手中還擁有許多現成的資源,包括:業內規模最大、品類最豐富、連線最活躍的智慧生態,強大的品牌影響力、號召力以及龐大的種子客戶,其中光使用者就數以億計,並且手握1080億元的現金流,可謂要名有名,要錢有錢,要商業模式有商業模式,這是國內其他所有造車企業都無法比擬的。

至於生產資質問題,業內盛傳小米將收購寶沃獲取資質。其實,對小米這樣的企業來說,要取得生產資質根本不難,只是看透過什麼方式而已。

放棄代工自建工廠,動真格的小米汽車究竟有多可怕?

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最大的競爭對手很可能來自中國公司,當時小米尚未宣佈進軍汽車製造業,業內外人士紛紛猜測這家公司會是誰,有的認為是蔚來、小鵬,也有人認為是比亞迪,但如今來看,最可能是小米。

雖然小米尚未造出一車,但業內已經切實感受到了來自小米的巨大壓力。有自主車企內部人士明確表示,在小米汽車上市、也就是2024年之前,如果自己還不能搞出點動靜來,那麼,等小米汽車上市後就不會有機會了。

對所有自主新能源車企來說,小米都將是最大的勁敵,目前留給這些企業的時間,滿打滿算也只有三年。當小米電動車出來以後,相信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現有的競爭格局將徹底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