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葫蘆的秘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交流閱讀感受,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從而來理解 “幸福要靠自己的雙手來創造”這一道理。

2。採用“讀書會”的形式,促使個性化閱讀和合作性閱讀的融合,感受作品的魅力。

3。以一篇帶多篇,激發學生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交流閱讀感受,激發學生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匯入

讀書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用小故事講述大智慧,讓我們從故事中得到感悟,得到快樂。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吧。

二、感受王葆的快樂與煩惱

1、王葆得到寶葫蘆,心裡甭提有多高興,究竟寶葫蘆給王葆做了哪些快樂的事? (為王葆釣魚、給花草澆水、做彈射式飛機模型、做試卷等)

2、寶葫蘆帶給王葆高興的事太多了,寶葫蘆帶給王葆的都是快樂嗎?(不是)它還給王葆帶來了許多麻煩,讓人看了啼笑皆非。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寶葫蘆為王葆添了哪些麻煩?

A:釣魚一事令王葆因撒謊而不安

B:亂插花草標籤,令爸爸誤解。

C:試卷的詭計,使老師和同學不信任。

D:電影票的風波,讓王葆逃之夭夭。

……

3。小結:老師告訴你一個秘訣——讀書可以採用議、品、演的方式。

三、精彩片斷細細品

片段一、巧得寶葫蘆 取名理由

(1)機緣巧合,這回,王葆真的得到了寶葫蘆,他的心情是怎樣的?輕輕讀讀這段話,看你能讀出什麼。

可是我不能對任何人洩露一個字。我得保密。可是我又有滿肚子的高興,關也關不住地要迸出來。我沒有辦法。我只好嘴裡大聲唱著——說也不好意思,我簡直成了一個小娃娃了,不過好在沒人瞧見——又打了兩個滾。可還是感覺到不夠勁。我於是把腰彎著,把頭頂著地,叭噠翻了一個筋斗。

(2)作者透過如此生動形象地描寫,讓一個高興的不知該怎麼好的王葆,活靈活現地出現在我們眼前。這就是文章的細節,讀懂書就是要讀懂細節。不動筆墨不讀書,書中還有許多有趣的片斷,請你選擇其中你感興趣的部分,細細品味。看書的時候可以手上拿一支筆,看到精彩地方,或者有意思的內容,就在書上做做讀書記號;也可以在書的邊上隨時寫下你的思考。

(3)你讀書的時候,有沒有什麼其他方法?

(猜讀法、字字詳讀法、情節瀏覽法、移步換景法、重點人物分析法、回頭賞讀法、同類作品比較讀……)讀書的時候,除了瀏覽以外,我們還要精讀、巧讀,才能事半功倍。

片段二:精彩的對話

蘇鳴鳳嚷了起來:“不對,王葆!你把它弄成之字形了,這兩處都得折成直角才成!”等到我把它一矯正,蘇鳴鳳又來了:“這成了鈍角了,不行!”“怎麼又不行?”“你這麼著沒有,搖不起來!”“你怎麼知道它搖不起來?”有人插嘴:“這實在不像個搖柄,倒像一個人,站在泳池邊剛要往下跳的姿勢。”大家笑了起來,我把東西往地下一扔“還興諷刺人呢?我不幹了,我退出!”我狠狠地把東西順腳一踢,就往外跑。蘇鳴鳳追了出來“王葆,王葆!”“別理我!”“王葆,別這樣,你這是什麼態度?”“噢,就你態度好!好極了,可不得了,等著《中國少年報》登你的照片吧!”“王葆,你這麼樣可不會有人同意你……”“我才不稀罕你們的同意呢!”我頭也不回地走,眼淚簡直要冒出來了!

片段三:精彩的內心世界描寫

哈,這可好了,這可好了!我在地下打了一個滾,我多快活啊!又打了一個滾。我真恨不得跑去告訴奶奶,告訴爸爸媽媽,說我得到了幸福,什麼事情都有了辦法。我也真恨不得跑去告訴同學們,說我將來要幹什麼就可以幹什麼,準有成就,不是當英雄就是當模範。這可一點不是吹牛,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是我不能對任何人洩露一個字。我得保密。可是我又有滿肚子的高興,關也關不住地要迸出來。我沒有辦法。我只好嘴裡大聲唱著——說也不好意思,我簡直成了一個小娃娃了,不過好在沒人瞧見——又打了兩個滾。可還是感覺到不夠勁。我於是把腰彎著,把頭頂著地,叭噠翻了一個筋斗。

四、總結回顧,悟出道理。

1。寶葫蘆給王葆添了很多麻煩,最終他怎樣做?(怒劈葫蘆)他為什麼這樣做?

(王葆本來是個好孩子,他雖然不肯動腦筋,但他絕不願意享用偷來的東西。所以,當他明白寶葫蘆給他的東西都是怎樣來的,他就氣得拼命要把寶葫蘆砸碎、燒掉,再也不要它了。)

2。你希望得到這樣的寶葫蘆嗎?

3。老師小結道理。

五、拓展延伸,推薦閱讀。

1、師:多麼神奇的寶葫蘆,多麼有趣的故事,難怪《寶葫蘆的秘密》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優秀的民族童話精品,奇思妙想的故事,折射出中國人的幽默和智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放進書架,珍藏一生。

2、出示《禿禿大王》精彩片斷

像這樣有趣的童話還有很多,我這兒就有個片斷:

禿禿大王說:“我剛才做了一個可怕的夢,夢見我的兩個小銅錢忽然不見了。怎麼也找不到了,準是有賊。百巴撲唧,你想想吧,看應該怎麼辦?”

……

“後來呢?”

“後來,我就把錢藏在箱子裡……”

3、這片段也是出自張天翼的手筆,書名叫(《禿禿大王》,課後,我們可以再去讀讀他的其他作品,領略這位童話大師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