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再看《步步驚心》,才發現全員悲劇背後不改溫暖底色?

2011年9月到現在,《步步驚心》開播,至今已滿十年。

十年過去了,《步步驚心》和《甄嬛傳》成為我心目中最好的清宮古偶劇。

初看《步步驚心》,全員皆悲的劇情,令無數觀眾淚流滿面。每當片尾曲《三寸天堂》一響起,無數人都會被這首歌的節奏旋律帶回當時劇情中的心境。

十年後再看《步步驚心》,才發現全員悲劇背後不改溫暖底色?

《步步驚心》當年一經播出,就讓劉詩詩躋身85後小花,至今豆瓣評分高達8。4分,是劉詩詩最優秀的代表作。

《步步驚心》也成為唐人的經典制作。2019年唐人試圖利用另外一部清穿經典小說《夢迴大清》複製《步步驚心》的成功,結果珠玉在前,高下立現,《夢迴大清》引發群嘲。特別是男主搬不動女主只能讓幕後人員用梯子抬著走的花絮一經曝光,造成花絮比正劇還精彩的尷尬局面。

重溫《步步驚心》,會有一個特別強烈的感覺,經過歲月流逝還被觀眾記住的好劇,其實都是整個團隊用製作誠意留住了觀眾的注意力。

一、《步步驚心》的選角和服道化

《步步驚心》的選角堪稱一絕。

劇中的四爺、八爺、十爺、十三和十四爺的劇照一出來,觀眾就知道這扮相穩了。

有趣的是,吳奇隆飾演的四爺第一人選是黃曉明。奈何黃曉明這個時候正陷入一個小小的玄學之中,凡是被他拒絕的角色,無一例外會爆火。

十年後再看《步步驚心》,才發現全員悲劇背後不改溫暖底色?

四爺這個角色讓當時41歲的吳奇隆再度翻紅,更因此牽起和女主劉詩詩在戲外的姻緣。

比起男性角色,劉詩詩飾演的若曦和劉心悠飾演的若蘭,更令人感嘆選角驚豔。

在《步步驚心》之前,有些人認為劉詩詩過於清冷出塵的外貌,會是她大紅大紫的障礙。但是若曦的扮相一出來,這成為了劉詩詩最大的亮點。劉詩詩的清宮扮相特別能顯露她的氣質和外貌優點,服裝、飾品和色系統一和諧,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又遵循滿族人旗袍的傳統特點。

這個扮相有多成功?其中的一張劇照,被瀋陽故宮當做展品。

十年後再看《步步驚心》,才發現全員悲劇背後不改溫暖底色?

除了若曦,若蘭的扮相一度讓原著作者桐華感嘆,這個扮相太有若蘭的味道了,性情寡淡,自帶一點哀愁,素雅不沾塵埃,但涉及到心愛的妹妹和情人時,又心生漣漪,道盡若蘭無奈的一生。

石小群飾演的八福晉明慧,氣場強大,性情剛毅。在八阿哥受到康熙打壓時,她一個人替整個八阿哥府參加新年朝賀那一場戲,太鎮得住場面了。

十年後再看《步步驚心》,才發現全員悲劇背後不改溫暖底色?

可以說,《步步驚心》的選角,以合適為第一原則。這比當下強行拉流量與角色之間進行“削足適履”,要好得多了。這大概也是古裝醜男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吧。

二、主角有戲而配角不單薄

在劇情方面,《步步驚心》真的做到了“

主角有戲而配角不單薄

”。這樣,整部作品的劇情才會豐滿,觀眾追劇才能津津有味。

在題材立意上,《步步驚心》是典型的桐華風格作品。入筆平淡,然後層層深入,直抵全員悲劇的核心,令人痛徹心扉。

十年後再看《步步驚心》,才發現全員悲劇背後不改溫暖底色?

女主若曦因為意外穿越到清朝貴族少女馬爾泰·若曦身上。在入宮之前,她是家裡的霸王,姐夫家八阿哥府的團寵。入宮後,她開始真正體會皇權下人生的無力和蒼白,深知身邊人在權力場中的悲劇結局而無能為力,自己也在心血耗盡後,抱憾離世。全員皆悲人人皆虐的劇情,皆因有情,令人唏噓。

一開始看《步步驚心》,很多人會感覺這是一部典型的“人人都愛我”的瑪麗蘇。若曦捲入九子奪嫡的宮鬥之中,和劇中的康熙以及一眾阿哥關係匪淺。她先和八阿哥相愛,後與四阿哥心心相知,老十尊重她,十三把她當做知己,十三愛慕她。一眾帥哥都圍著她,產生這種錯覺不假,但馬爾泰·若曦並非簡單的戀愛腦瑪麗蘇,她有自己的立場和看法,她吸引阿哥們的緣由除了特殊的親戚關係和職位,還在於她身上濃烈的自我和自由氣息。

《步步驚心》講愛情,但愛情不是全部,全部劇情和故事走向,自帶邏輯。

十年後再看《步步驚心》,才發現全員悲劇背後不改溫暖底色?

一般的瑪麗蘇,男主為了女主,不顧一切,刀山火海都要闖,但在《步步驚心》中,男主為女主所做,為權衡利弊和後果。

若曦有一次被太子看中,若曦在宮內裝病,四爺和八爺在外使力,令太子自顧不暇。若曦躲過一劫後,四爺私底下來見她,告訴若曦為了不讓康熙起疑,自己不會向康熙求娶若曦了。若曦當時哭得非常絕望,兩個人僅有眼神接觸,再無其他動作,卻把深宮中的無奈很好地體現出來。

四爺登基後,若曦和他之間似乎再無阻礙。若曦對四爺召見嬪妃醋意滿滿,挑釁地和四爺說,她要當皇后。四爺立即說,其他名分都可以,但皇后陪伴他多年,他不能辜負髮妻。這種情節設定,比起很多言情劇要更有“人品”味。

十年後再看《步步驚心》,才發現全員悲劇背後不改溫暖底色?

若曦成為康熙信任的奉茶女官,並不是靠她自帶的女主光環,而是靠自己的業務能力。

若曦分配到御前之後,她就開始自學茶葉的各種知識,讀了不少關於泡茶方面的書籍。若曦剛到八爺府上,自詡是讀書人,但不懂繁體字和文言文,但入宮數年之後,讀書寫字不成問題,進步飛速,還能有底氣嘲笑十爺草包。

為了摸清各位阿哥的喜好,若曦特意拜託好友十三爺去打聽細節,就為了工作的時候不犯忌諱。

這業務能力和習慣,符合現代人職場白領的行事風格。

三、全員皆悲後的溫暖底色

四爺繼位後,九子奪嫡迎來全員悲劇的結局。

但每一個人的悲劇背後,都蘊藏了幾絲溫暖的底色。

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和慾望,想要更多的權力和尊榮,由此引發了無盡的爭鬥和痛苦。這是悲劇的根源,暖色在於他們在私心慾望的背後,還有幾分人性的堅持。

綠蕪深愛十三,卻為了不連累十三,成為八爺黨攻擊的口實,投水而死。綠蕪死後,若曦和四爺共同隱瞞了綠蕪的死因,暗中厚葬,並令綠蕪之女承歡年年悄悄祭拜,讓生者有念想,死者得心安。

十年後再看《步步驚心》,才發現全員悲劇背後不改溫暖底色?

玉檀不顧雍正警告,拒絕若曦安排她出宮的好意,只為了九爺。九爺於她有救命扶持之恩,她對九爺亦有情愫,一切為情,最終落得一個“蒸刑”的下場,卻是含笑赴死。

八爺為了成全若曦出宮的願望,逼迫四爺放人,不惜講出他和若曦的國王,令他的處境更加惡化,最後囚禁身死。

十年後再看《步步驚心》,才發現全員悲劇背後不改溫暖底色?

明慧為了八爺,得意時支援他爭龍椅,失意時替他爭顏面。被迫和離時,剛烈到自盡而死,令人震撼。

李德全在康熙跟前做事,從不偏幫和打壓任何人,只求自保,但對於若曦,屢屢提點幫扶。尤其是若曦被貶黜到浣衣局,李德全也暗中加以施以援手。

四爺對於八爺黨,恨之入骨。他和母親德妃關係緊張,但在母親死後,對於老十四手下留情,把他圈禁在母親舊居,算是成全。

有人說,步步驚心,其實是步步虐心。

這裡面有太多的情深緣淺,愛別離。

但對觀眾來說,悲虐的劇情,其實是一種的圓滿。幕後團隊的嚴格把關,主創們的全心投入,讓最終的作品富含生命和靈魂。現在的國產劇並不缺更大的投資和更精良的製作,但佳作匱乏,以致老劇回春,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