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馬”失傳1700年後,結果被一老人還原出來,專家:沒得比

劍關險峻驅流馬,斜谷崎嶇駕木牛。後世若能行此法,輸將安得使人愁?

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產生了諸多文學作品,它們猶如匯入長河中的涓涓細流,數不勝數。然而作品雖多,精品卻少,

那些在滾滾長河之中沉澱下來的作品,往往經歷了時光的考驗而不曾衰敗,成為了我們直到現在都在傳承和鑽研的經典。

“木牛流馬”失傳1700年後,結果被一老人還原出來,專家:沒得比

在我國優秀的文化作品中,四大名著堪稱是金字塔的頂端,它們在文學界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是無論過去多少年都值得我們去鑽研的經典

。四大名著各有千秋,其中的《三國演義》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諸葛亮便是裡面的經典角色,他是一個運籌帷幄的軍師,在書中展現出了極高的智慧。

“木牛流馬”就是他創造出來的,它用來運輸物資,是一個十分巧妙的構思。

它已經失傳了1700年,現如今卻有一位老人聲稱他造了出來。

一、木牛流馬的誕生

在三國時期,

天下三分,

魏蜀吳這三方勢力分庭抗禮,勢均力敵,局勢一度僵持不下。這其中的“蜀”指的便是劉備,他將政權的根基紮在了巴蜀地區,並且從這裡得到了十分充足的物資。

“木牛流馬”失傳1700年後,結果被一老人還原出來,專家:沒得比

這裡地勢複雜,易守難攻,對於敵人來說,

這裡彷彿是一個天然形成的陷阱,只要走進去,就必須時刻提心吊膽,擔心暗中中了埋伏。

這樣的地勢對劉備來說當然是好事,因為這意味著他們的安全提高了很大一截,但是有利必然有弊

,繁瑣的地形除了帶來安全感外,也帶來了很多麻煩,他們自身的交通不便就是非常突出的一個問題。

由於地勢陡峭,尋常情況下用來運輸物資的軍隊和馬匹顯得非常不好使,不僅效率低,也容易發生一定的危險。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劉備陣營中擔任軍師的諸葛亮想了一個辦法,他發明了一個叫做“木牛流馬”的東西,用它來進行運輸。

“木牛流馬”失傳1700年後,結果被一老人還原出來,專家:沒得比

在史書當中,關於“木牛流馬”的記載數不勝數,

《三國志》中就曾經有過“以木牛運,糧盡退軍;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這樣的記載,傳說中它分為“木牛”和“流馬”這兩種,在諸葛亮北伐時,曾經利用它來進行過糧草的輸送。它可以承受的重量極限是四百斤,在蜀軍行軍打仗時為其提供了源源不斷地糧食補給,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以說,諸葛亮創造“木牛流馬”的決定,最大化地克服了地勢所帶來的困難,充分展現出了他的神機妙算和心靈手巧。

然而,這樣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作品,卻只在歷史記載中出現過,關於它的實物到底長什麼樣,我們誰都不知道,因為它已經失傳了1700多年了。

“木牛流馬”失傳1700年後,結果被一老人還原出來,專家:沒得比

二、老人揚言造出木牛流馬

現在無論是在網路上還是史實資料上,有關木牛流馬的圖片都只是概念圖,而並非其真實的樣子。

有關木牛流馬的解釋有很多種,其中一種認為木牛流馬是一個單輪的板車,其利用槓桿原理和齒輪轉動來向前移動,經過巧妙地構思,能夠最大程度節省人力,提高效率。

根據史書中關於木牛流馬的描述,湖南和四川紛紛有人對其進行了復原,但是由於沒有人知道初始版本,所以也無法評判他們的復原是否正確。

在嘗試過復原的這些人之中,有一個老人信誓旦旦地說他製作出來的木牛流馬,由於他說得十分篤定,許多專家們信以為真,趕忙跑到他家中打算一探究竟,然而當專家們看到成品時,卻大失所望,直言:

質量不行,這壓根就不是一個級別,沒得比。

“木牛流馬”失傳1700年後,結果被一老人還原出來,專家:沒得比

專家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老人所造的東西一看就知道與木牛流馬相差很多。

老人只是在獨輪車的基礎之上進行了自己的改造,使其工作起來可以更加輕巧,這樣的操作並沒有改變獨輪車的根本,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更別說是對木牛流馬進行復原了。

專家們表達了自己的失望,網友們卻認為這樣的做法值得鼓勵。

因為老人行動起來本就不靈活,而利用自己現有的動手能力對古代的作品進行研究和復原,已經是一個十分了不起的活動了。

老人雖然沒能完全復原,但也不是一點成果都沒有,或許在未來的研究過程中,老人的做法可以成為一條寶貴的經驗,為後面的研究提供思路呢?

“木牛流馬”失傳1700年後,結果被一老人還原出來,專家:沒得比

三、繼續研究

“木牛流馬”失傳1700年,如今一老人聲稱他造了出來,專家在看過之後非常失望,因為這與真正的木牛流馬相差極大,

但是即使沒有復原出三國時期的木牛流馬,我們也不能否認老人的努力。

因為他所展示出來的不只是自己的作品,還是自己以及其他的民間匠人們對於古代手工作品的在意,他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將這些復原,所以即便成功的機率很小,

也始終在盡著最大的努力。

“木牛流馬”失傳1700年後,結果被一老人還原出來,專家:沒得比

這種精神是專家們所期望見到的,因為中國人數眾多,有一些人雖然身懷絕技卻始終深藏不露,

專家們對古代工藝的執著讓我們不肯放棄一絲一毫的希望,所以對他們無法挖掘到的能工巧匠們來說,想要讓他們去嘗試製造出木牛流馬,就只能依靠他們本身對這個事物的好奇心了。

在中國的工藝領域,其實有很多具備巧妙構思,讓人稱奇的人物存在,比如魯班,比如樣式雷,他們一個製作了許多農具,象徵著勞動人民智慧,一個是著名的建築家族,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絕妙的建築設計。

雖然涉獵的具體領域不同,但是所製作出來的東西都聚集了人類超前的智慧,促進了時代的進步。

“木牛流馬”失傳1700年後,結果被一老人還原出來,專家:沒得比

即便現代技術已經如此發達,交通運輸早已不再是我們需要苦心鑽研的領域,

但是我們仍然希望能夠將“木牛流馬”復原並且傳承下來,因為這是中國人智慧的象徵,是我們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