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卸甲而坐的趙雲在鳳鳴山能逃過一劫, 背後的功臣是誰!

子龍一身都是膽,這是劉備對趙雲的評價。

除了在長坂坡七進七出之外,趙雲至少還有兩次單槍匹馬殺入敵陣的經歷。

一次是米倉山救黃忠。當時,黃忠在定軍山剛斬了夏侯淵,士氣正盛。不料中了張郃與徐晃的埋伏。

《三國演義》這樣寫道:見張郃、徐晃兩人圍住黃忠,軍士被困多時。雲大喝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

趙雲的七探蛇盤槍,乃脫胎於百鳥朝鳳槍,豈是浪得虛名。趙雲不但救出了黃忠,又救了同樣身處重圍的黃忠副將張著。然後才徐徐後退。退到自己營寨之後,他並沒有聽從軍師建議繼續後退,而是匹馬單槍,立於營門之外。

見到趙雲,張郃、徐晃不敢上前。直到曹操親到,急催督眾軍向前。眾軍聽令,大喊一聲,殺奔營前;見趙雲全然不動,曹兵翻身就回。

看來,趙子龍的確渾身是膽。否則曹兵還沒打,怎麼就全嚇得撤退了呢。

結果趙雲把槍一招,壕中弓弩齊發。曹操撥馬就走,主帥先跑了。

三國演義裡卸甲而坐的趙雲在鳳鳴山能逃過一劫, 背後的功臣是誰!

那麼趙雲還有第三次單槍匹馬殺敗敵人全軍的記錄。這次戰鬥就是發生在鳳鳴山。

上學時候,大家都學過諸葛亮的《出師表》。那麼諸葛亮寫出師表的背景是什麼呢?

當時,諸葛亮剛剛完成南征,七擒孟獲之後,蜀國軍隊開始進入了修整期。

與此同時,魏國的國主曹丕死了。曹睿繼位成為魏國新主。曹真被封為大將軍,曹休為大司馬,陳群為司空,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此四人成為曹丕託孤四重臣。

恰好雍、涼二州缺人守把,司馬懿主動上表乞守西涼等處。曹睿從之,封司馬懿提督雍、涼等處兵馬。

司馬懿被重用,諸葛亮十分不安,他透過反間計成功讓曹睿解除了司馬懿的兵權。

諸葛亮大喜。他認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決定北伐。這才有了著名的《出師表》。

諸葛亮北伐,把能征善戰的將軍們基本都帶上了,這其中就包括鎮北將軍、都亭侯魏延。

這可惹惱了一人。書中這樣寫道,忽帳下一老將,厲聲而進曰:“我雖年邁,尚有廉頗之勇,馬援之雄。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何故不用我耶?”

此人正是趙雲。

三國演義裡卸甲而坐的趙雲在鳳鳴山能逃過一劫, 背後的功臣是誰!

孔明說:“吾自平南迴都,馬孟起病故,吾甚惜之,以為折一臂也。今將軍年紀已高,倘稍有參差,動搖一世英名,減卻蜀中銳氣。”

其實諸葛亮說得還是很有道理的。當年的五虎上將,隨著馬超的病故,趙雲已經是碩果僅存了。這個時候的趙雲,其實都已經七十歲了。諸葛亮不帶他去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一向低調含蓄的趙雲這次也犯了脾氣。他說,丞相,如不教我為先鋒,就撞死於階下!

既然話說到這個份上了,諸葛亮只能安排趙雲為先鋒了。為了保險起見,他讓一向行事比較穩妥的鄧芝給趙雲當副手。

再說曹睿這邊,聽說諸葛亮北伐了,於是馬上安排迎敵。

夏侯淵的兒子夏侯楙為了給父親報仇,自告奮勇掛帥出征。曹睿應允。

就在鳳鳴山,身為蜀國先鋒官的趙雲遇到了夏侯楙的先鋒部隊——韓德。

韓德有四個兒子也一同出征。

趙雲哪裡會把韓德等人放在眼中。第一戰,趙雲就擒殺了韓德四個兒子。趙雲匹馬單槍,往來衝突,如入無人之境。

我們看,趙雲雖然帶著鄧芝等人,但打起仗來,他特喜歡單兵作戰。

鄧芝一看趙雲大勝了,率領蜀兵掩殺過來,韓德部隊大敗而走。

這個時候,夏侯楙的主力部隊也到了。聽了韓德的哭訴,夏侯楙說,我親自戰他。

鳳鳴山第二戰開始了。夏侯楙戴金盔,坐白馬,手提大砍刀,立在門旗之下。

兩軍對壘,韓德說:“殺吾四子之仇,如何不報!”縱馬輪開山大斧,直取趙雲。雲奮怒挺槍來迎;戰不三合,槍起處,刺死韓德於馬下,急撥馬直取夏侯楙。

趙雲前面一衝陣,鄧芝馬上指揮蜀軍掩殺過來。

就這樣,魏軍輸了第二陣。

三國演義裡卸甲而坐的趙雲在鳳鳴山能逃過一劫, 背後的功臣是誰!

面對趙雲,夏侯楙也是一籌莫展。他問屬下:“似此無人可敵,如之奈何?”

這時,一個叫做程武的人說話了。

程武是程昱的兒子。當年曹操帳下有六大謀士,分別是:郭嘉、賈詡、程昱、荀彧、荀攸、司馬懿。關於六大謀士,還有一個段子,要不咱們先分享分享。

有人不認識荀彧,讀成“苟或”。有人不認識程昱,讀成“程立”。有人認為,前面五個人的智謀加在一起才能與司馬懿相匹敵,合稱為:苟立郭賈勝司懿。

這個小段子其實相當冷。咱們繼續說程武。

程武不愧是程昱的兒子,智謀也非一般。他給夏侯楙出了一個計策,那就是在鳳鳴山擺下大陣。其實,這個陣法跟當年韓信九宮山困住項王的十面埋伏陣非常相似。基本就是透過數將連敗,誘敵深入的戰法。後來薛嶽根據這個大陣發明了天爐戰法。

果然,趙雲中計了。

在趙雲中計之前,鄧芝也給出了提醒。他說:“昨夜魏兵大敗而走,今日復來,必有詐也。老將軍防之。”子龍說:“量此乳臭小兒,何足道哉!吾今日必當擒之!”

趙雲孤軍深入,結果陷入敵軍重重包圍。那夏侯楙在山上指揮三軍。趙雲投東則望東指,投西則望西指,趙雲始終不能突圍。趙雲從辰時殺至酉時,不得脫走,只得下馬少歇,且待月明再戰。卻才卸甲而坐。

這裡,就是電影《見龍卸甲》的故事來源。

三國演義裡卸甲而坐的趙雲在鳳鳴山能逃過一劫, 背後的功臣是誰!

面對此情此景,是不是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呢。沒錯,當年關羽走麥城時候,場景也是如此落寞與淒涼。

周圍到處都是魏軍,皆叫曰:“趙雲早降!”

雲急上馬迎敵。四面軍馬漸漸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馬皆不能向前。雲仰天嘆曰:“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

這時候的趙雲,第一次感覺到死亡離自己如此之近。

就在趙雲感覺孤獨無援的時候,忽東北角上喊聲大起,魏兵紛紛亂竄,一彪軍殺到,為首大將持丈八點鋼矛。雲視之,乃張苞也。

接著,又一彪軍從外吶喊殺人,為首大將提偃月青龍刀。雲視之,乃關興也。

故事情節發展到這裡,我們不得不佩服,諸葛亮才是真正的大神啊。

從趙雲賭氣說要碰死在階前的時候,諸葛亮就知道,趙雲必將有此一劫。

有人說了,你這不事後諸葛亮嗎?沒有發生的事情怎麼證明呀。當然有辦法證明,這個證據,其實就是關羽。

三國演義裡卸甲而坐的趙雲在鳳鳴山能逃過一劫, 背後的功臣是誰!

當年,劉備入川受阻,急招諸葛亮入川。諸葛亮安排關羽鎮守荊州。

孔明擎著印曰:“這干係都在將軍身上。”雲長曰:“大丈夫既領重任,除死方休。”孔明見雲長說個“死”字,心中不悅;欲待不與,其言已出。

孔明是誰呀。當年,關羽說了這個死字,他知道乃是大不祥之兆。結果後來關羽被東吳與曹操聯手殺害。孔明鞭長莫及,沒有能及時救助關羽,成人生一大憾事。而此刻趙雲就在自己身邊,豈能不救之?

那麼如今趙雲出征之前,也說了一個“死”字。未卜先知的諸葛亮沒有置之不理,他及時安排了張苞、關興二人前來接應。這才讓殺得“卸甲而坐”的趙子龍逃過了一劫。也讓常勝將軍的美名沒有被斷送在鳳鳴山。

《風林話古論今》專欄,文:風林秀

參考文獻:《三國志》《三國演義》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