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文/ 金錯刀頻道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最近上映的《007:無暇赴死》,被網友罵慘了。

“毫無觀影體驗”、“這是電影工業的倒退”、“滾出中國!”

觀眾如此激動,不是因為007是“辱華爛片”,而是因為它的3D版體驗太差。

亮度比2D降低四倍,清晰度還從4K降到了2K,有時根本看不清人。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不僅罵,影迷為防止觀眾被坑,還做了多張“拒絕3D”的諷刺海報,比官方還精細。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同樣“獲此殊榮”,被網友狂批的,還有前一段時間上映的《沙丘》3D版。

這種對3D電影的集體討伐,很難想象會在全球第一大3D電影市場的中國發生。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3D電影在中國火了11年,觀眾卻早就忍不了了。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花1500元,也要看一場3D《阿凡達》

3D電影,在中國曾是大片的代名詞。

從2008年上映的《地心歷險記》開始,3D電影就在國內開始了它的“圈錢之旅”。

對當時的觀眾來說,40塊錢的3D電影票是“天價”

,但就算這樣,它依舊在國內有著6000萬票房。

2010年上映的《阿凡達》,更掀起了一場傳奇。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為了看場3D版的《阿凡達》,觀眾可以守著市內僅有的幾家3D影院,通宵排隊,搶一張120元的電影票。

在購物網站上,《阿凡達》的當天黃牛票甚至能到1500元!

被炒到500元的《復聯4》首發票也只能甘拜下風。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有的影院因放映《阿凡達》過於密集而導致裝置燒損,不得不中斷播放,經理甚至當眾下跪道歉。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在上映一個月後,《阿凡達》的排隊盛況依然不減,上海觀眾八點起床,都不一定能搶到票。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阿凡達》之後,國內的3D電影產業開始井噴,一年內,全國的IMAX影院就從13家飆升到了100家。

導演卡梅隆也在國內“登上神壇”,

重映的3D版《泰坦尼克號》,雖然是2D轉製作品,但拿下了近10億元票房,比美國本土還高三倍。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在瘋狂的3D電影熱潮下,對電影市場一向嚴格的我國,也罕見的“鬆了口”。

2012年,中國和美國簽署協議,放寬了電影引進的數量限制。

不僅增加了14部3D影片,美國片方提成也翻了一倍。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政策影響下,《環太平洋》《地心引力》、漫威電影等一大批影迷津津樂道的3D電影,順利進入國內。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國內的《龍門飛甲》《畫皮2》《智取威虎山》也輪番打破票房紀錄,把國產片的票房上限從5億提高到了10億,再到20億。

3D電影,正式成為了“大片”的代名詞。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流浪地球》就是國產3D大片的代表

3D電影最火爆的2016年,中國上映的3D影片數量佔總數的15%,票房卻達到了總數的69%,超過300億。

像《速度與激情8》,它的3D票房,足足是2D票房的43倍!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3D電影的超高票房,讓全國像打了雞血一樣,瘋狂鋪設3D影院。

如今,國內有88%的電影銀幕是3D的,總數量是全球的一半,

除了電影院,觀眾也對“3D大片”非常追捧。

例如在2017年,3D的《全球風暴》和2D的《銀翼殺手2049》同期上映,儘管《全球風暴》是個爛片,但靠著“3D大片”的名號,票房還是遠勝過有王牌攝影師加持的銀翼殺手。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不誇張地說,中國觀眾對3D的信任,把3D電影送上了王座。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3D電影的“無上光環”,被“粗製濫造”毀個粉碎

但如今,3D電影卻從一項震撼的技術,變成了電影業界的“圈錢利器”。

在《阿凡達》大獲成功後,國內就颳起了一陣“3D”熱,

不論好片爛片,上映都要做一個3D版。

號稱“國內第一部全3D電影”的《堂吉可德》,不僅大場面寥寥,劇情還稀爛,評分只有4。4。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粗製濫造的3D還被觀眾怒噴:“只有字幕是3D的”。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結果《堂吉可德》還是藉著3D的東風,拿下3700萬的票房。

只能說,卡梅隆把3D電影提到了本不屬於它的高度。

受此鼓舞,國內的3D爛片呈鋪天蓋地之勢。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如果說國產3D影片,是在劇情上折磨觀眾,那麼海外3D對觀眾的摧殘,則直接上升到了生理層面。

很多3D大片,觀眾滿心歡喜買票進場,結果發現,亮度和2D版相差甚遠,豐富的色彩全被“抹平”了。

看黑夜中的任何細節,都要眯著眼看。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最著名的3D翻車事件,還要數2016年上映的《諜影重重5》。

影片上映時,當時的熱評不是在討論劇情,

而是清一色的“看吐了”,逼得環球影業不得不出來道歉。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諜影重重5》中,導演採用了大量的鏡頭搖晃、快速剪輯的效果,每個鏡頭平均不到一秒。

最終3D效果把《諜影重重》變成了“疊影重重”,觀眾跟著一起暈。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有觀眾評論:“看這部電影,得備一瓶暈車藥。”

但就算口碑如此差,《諜影重重5》的3D版依舊有著2。8億的票房,超過其1。2億的2D票房兩倍有餘。

自此海外片方更加藉著3D勢頭,瘋狂圈錢。

片方賺夠了,觀眾看3D電影卻如履薄冰,每個電影都需要粉絲前去“踩雷”。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喜歡把觀眾晃暈的婁燁成了計量單位

一些影迷,透過大規模抵制、給總部發郵件的手段,逼著片方成功引進2D版本。但更多的觀眾,選擇了“用腳投票”,寧願看盜版資源,也不願受劣質3D的摧殘。2017年後,國內3D電影的票房佔比就從60%下滑到了40%。國外更是如此,從2010年開始,北美3D電影的票房佔比就不斷下滑,如今不到20%。夢工廠的CEO驚呼:“3D電影被我們毀了。”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比“人傻錢多”更慘的,是被資本逼著當韭菜

其實,不少導演也對業界氾濫的3D感到不滿。

著名導演諾蘭,是出了名的不喜歡3D電影,他說:“

沒人真正喜歡3D電影,大多數人愛它只是為了賺錢。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這次《沙丘》的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也炮轟3D電影“比起IMAX 2D,3D就是個‘小玩意’”。

但在資本運作下,3D之風不僅沒有消弭,反而愈演愈烈。

1. 片方盲目上3D,中國成特供區

從《畫皮2》開始,中國就有一個特殊的“3D特供版”,只有3D版上映。想換都沒辦法。

觀眾對“特供3D”罵了9年,但從《畫皮2》到《沙丘》,它還是陰魂不散。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最該背鍋的,是電影的製作和發行方,只要上馬3D電影,票價就能立刻提高20%-30%。

雖然在如今,中國3D銀幕的增速已經快過票房,3D電影的邊際效應在降低,但為了利潤,哪怕被痛罵,引進方依然痴迷於3D版。

哪怕是維倫紐瓦,前腳剛噴完3D,後腳也得老實給中國特供版《沙丘》做廣告。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只要有錢賺,片方就不可能收手。

2.院線為了利潤,放映偷工減料

在3D熱潮中賺得盤滿缽滿的,還有電影院。

不僅票價更貴,影院還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偷工減料。

如今的3D影院,很多放映機的燈泡亮度,只有標準亮度的70%,有的燈泡過期了,影院還在用。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更聰明的影院,深諳人眼的適應能力,一開始燈光拉滿,然後慢慢把亮度調暗,觀眾也看不出來。

影院的這點花招,業界當然心知肚明,在《變形金剛3》上映的時候,導演邁克爾·貝就呼籲影院“把燈光開亮一點”,但還是無濟於事。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3.技術方稽核“不講究”,大量電影濫竽充數

劣質3D電影的泛濫,以IMAX 3D為代表的技術方也難辭其咎。

嚴格來講,真正的3D影片,應該全程由兩臺攝像機攝像,再進行後期剪輯合成成片。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但為了拓寬收入來源,各大技術方紛紛提出了“轉制”方案,

透過分層、摳像技術,將2D鏡頭轉製為3D電影。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起初,“片方轉制”還是精良的代名詞,《泰坦尼克號》的轉制就花了8000萬美元,耗時一年半,一幀幀微調,就算這樣,卡梅隆也只稱呼它為“2。99D”。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但不是所有導演都是卡梅隆,後來,大多數電影只需要花500萬人民幣加3個月時間就能搞定,每年IMAX中國都要轉制四十餘部電影。

轉制而成的“假3D”電影比比皆是,

如今好萊塢的“大片擔當”漫威,也只有在《復聯4》達成了全3D製作。

割了13年韭菜,全民憤怒!中國電影界的“大流氓”,何時能涼?

在好萊塢,也沒有幾部電影是真3D

圖片來源:澎湃·美數課

一個名叫realorfake3d的網站就曾統計過,2009年,真3D電影數量還是假3D電影的兩倍多,

但現在,假3D電影的數量,已經是真3D的十倍以上。

片方、技術到院線的貪婪,結果只能讓消費者買單。

結 語:

對於如今的觀眾,3D圈錢的套路正在失靈。

就連迪士尼,也不再是票房的“萬靈藥”。《獅子王》《星球大戰》《花木蘭》,每一部電影的投資製作規模,都是舊版的好幾倍。但最後這些影片的口碑,根本無法和前輩相提並論,票房也不好看。口碑崩盤,不是技術差了,而是觀眾對3D的迷信變少了。如果還有人執迷不悟的話,消費者就會用票房告訴他:

哪怕技術提升到6D,爛片也還是爛片。

圖片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本篇作者 |

田恆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