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生日,不一定快樂”

“成年人的生日,不一定快樂”

去年,身邊的朋友陸續進入了24歲的大門。那些從小學開始都一起玩到大的夥伴,雖然還說著笑著,可也慢慢都變得成熟了。

那次生日聚會,大家一邊舉杯一邊暢談著人生。有個人問朋友:24歲了,是什麼滋味?

我還記得朋友的回答惹得眾人吐槽,她說:感覺除了又老了一歲,還是一樣一事無成。

她的回答會讓人覺得有些凡爾賽,人生才過完四分之一,還有兩萬多個日夜去追求夢想和努力。

但我注意到她的眼裡,流露出的一絲真誠,她沒有在開玩笑,接近而立之年的年紀她也開始有些害怕了。

在24歲之後,每一年的生日都是可怕扽。你不是在慢慢變老,而是身邊人總在提醒著你在變老了。

原來,不是所有的生日都一定會與“快樂”掛鉤。人到了一定年紀,就沒有那麼期待過生日了。

01

曾幾何時,每一年的生日是我最期待的日子。

在那一天,我可以收到來自於爸媽給我準備的生日禮物,收到死黨同學的生日祝福,和朋友一起相聚,和戀人一起甜蜜。

18歲到23歲的那五年,每年生日我都會發一條朋友圈,用各種方式證明著,自己終於又長大了一歲。

那時沒想那麼多,只想著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製造出一些與眾不同的回憶。

“成年人的生日,不一定快樂”

那時以為,每一次生日都會像那時候那樣,讓人快樂期待。只是還沒幾年,我對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敏感,對年歲的增長越來越悲觀。

時間它以不容置疑的態度拖著我成長,不管是否已經做好準備,也不管能不能應對未來。

那些倉促長大的日子,只讓人感到無助孤獨。

它讓我按時長大,按時把歲月一頁一頁翻篇,可我沒有成長成為理想中的樣子。

理想中的24歲,應該有了自己穩定的工作,不說多好但收入盈餘,還能在二三線小城市,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房子。

實際上,24歲的我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每天都要為工作加班努力,為業績能好看一點丟掉週末最後的一點休閒。

理想中的24歲,我會遇到個志同道合,體貼溫柔的女生。下班後一起回家,週末一起擼擼貓,一起追劇。

實際上,24歲的我誰都沒有遇到,沒人等著我回家,也沒人會我累到買醉時照顧了我。

理想中的24歲,扛起生活的重擔讓父母不再擔憂,實際上我依舊只要一點意外,就馬上捉襟見肘,讓父母還擔心的小孩。

24歲之後,我本應該面對生活遊刃有餘,擁有與年齡相匹配的成熟和能力,可除了空長的年紀,歲月留下的幾條皺紋,一無所有。

02

前不久,一年多從沒在朋友圈露臉的同事,曬出了自己在日本留學旅遊的照片。標誌的笑容和劉海,看得出她確實很開心。

“成年人的生日,不一定快樂”

在她曬出的照片下,還配文說:你要好好吃飯,好好運動,不要熬夜,多讀些書,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必太糾結於當下,也不必太憂慮未來,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的時候,眼前的風景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

當初她辭職的時候,同事都紛紛在猜測她要回老家結婚了。年逾三十,工作和感情都沒有看到成績。

可她用行為證明,快三十歲的自己也可以活出自我,可以不用被年齡束縛。

那時候我意識到,也許長大的形式不只有感情和工作,還有在歲月中的那一段段人生體驗。

工作成就雖然沒那麼好看,但我收穫了一堆三觀一致,會逗趣搞笑,也能積極面對生活煩惱的朋友。

感情雖然還沒遇到心儀的另一半,可也不妨礙熱愛生活的點點滴滴。能獨自扛著心酸委屈,也能在小小房間裡,裝飾著還算可以的生活軌跡。

成長就像一道數學題,它的答案或許只有一個,可解題過程卻沒有固定模式。

那些追逐的成長的最終目標,固然可以定義一個人的長大,只是那些微小的瞬間同樣不容忽略。

“成年人的生日,不一定快樂”

沒能長大成為理想中的自己,不代表著走過的那幾年的人生,沒有任何意義!也不用為此感到慚愧。

03

慕容席在《寫給幸福》裡寫過這樣一段話:

“在年輕的時候,在那些充滿了陽光的長長的下午,我無所事事,也無所懼怕,只因為我知道,在我的生命裡有一種永遠的等待。挫折會來,也會過去,熱淚會流下,也會收起。沒有什麼可以讓我氣餒,因為,我有著長長的一生。”

我曾以為,時間就好像賊,會偷走一起。可後來驚覺,時間才是最寶貴的力量。

堅信天賦和努力的我們,會有人生高光也會遭遇低谷,會因此迷茫、失望、崩潰、後悔,可誰不是從沒有停止過努力、釋懷、自愈。

哪怕還沒有成為想要成為的人,過上想要過的生活。

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奔跑,你一直在追尋。

即使無法成為改變世界的巨人,不能掌控聚光燈的方向,也不是那璀璨奪目的C位,但至少可以努力,做好自己。

“成年人的生日,不一定快樂”

長大,不是一瞬間的事情,不管過去發生了什麼,現在的自己如何。

不妨多給自己一點點時間,我們一起等等看,明天到底會發生什麼,看看下一個24年究竟會怎樣。

作者介紹:十四,95後獨立自媒體創作者,是總有一天會擁有百萬粉絲的小UP主;分享個人自媒體創業經驗乾貨與書評,情感小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