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對英布情深義重,還封他為九江王,英布為何卻背叛項羽!

楚漢戰爭時期,項羽麾下出了不少著名的“叛徒”,比如韓信,對項羽而言,就是不折不扣的叛徒。

不過,韓信背叛項羽,實在情有可原。韓信滿腹韜略,用兵如神,可項羽卻對他言不聽計不從,只讓他做一個執戟郎,這對韓信而言,豈非赤裸裸的羞辱?無論是出於捍衛尊嚴,還是追求前途,韓信都有必要脫離項羽。

然而,九江王英布的背叛,卻讓人甚為不解。

項羽對英布可謂情深義重,賞識有加,重用有加,攻入關中後,還封英布為九江王,可以說,英布沒有任何背叛項羽的理由。

有人說,項羽封英布為九江王,都是英布應得的,這不是項羽對英布的恩情,英布也犯不著感激項羽。

事實是否真是如此呢?

英布出身底層,後因犯罪被押送到驪山服勞役,陳勝起義後,他利用自己在驪山刑徒中的影響力,拉起了一支幾千人的隊伍,因見項梁項羽叔侄兵強馬壯,大有可為,遂率領隊伍投奔項梁。

項羽對英布情深義重,還封他為九江王,英布為何卻背叛項羽!

自此,英布成為西楚政權的一員猛將。在滅秦戰爭中,英布驍勇善戰,功蓋三軍,又曾在鉅鹿之戰中戰功赫赫,深受項羽器重。

可是,英布畢竟只是項羽的部將,而且又不是六國後代,憑什麼和義軍領袖和六國後代們相提並論?所以,項羽攻入關中後,分封諸侯,完全可以不封英布為王。可項羽器重英布,加之英布是自己的嫡系,還是偏心地封他為王。

項羽對英布的偏愛,從他對待麾下其他將領,也可見一斑。

龍且和鍾離眜都是項羽麾下的名將,可分封諸侯時,他們連根毛也沒撈到,不僅沒被項羽封王,甚至侯爵都沒有得到。

與英布一同率軍投奔項羽的蒲將軍,在鉅鹿之戰中,與英布並肩作戰,同樣戰功赫赫,也連侯爵也沒得到。

然而,連侯爵都沒封的龍且和鍾離眜、蒲將軍始終對項羽忠心耿耿,英布又有何理由背叛項羽?

事實上,英布起初並沒有想過背叛項羽。漢三年(公元前204年),劉邦派隨何遊說英布叛楚投漢,英布連見隨何一面也不想,直接把他晾在館舍,整整三天。那麼,英布最終為何又改變主意了?

此事還得從兩年前說起。公元前206年,項羽尊懷王為義帝,遷都長沙,卻又派英布暗中將他刺殺。

這件事,讓項羽深陷不忠不義的醜聞。作為刺殺懷王的兇手,英布也揹負了許多罵名。這難免讓英布對項羽有所不滿。

項羽對英布情深義重,還封他為九江王,英布為何卻背叛項羽!

更重要的是,刺殺懷王這樣的事,交給一刺客,或手下部將處理便可,項羽卻讓英布親自動手,這說明什麼?項羽雖然封英布為王,可還是把他當自己的打手、小弟,如果你是英布,會怎麼想?何況英布當年能以平民身份,成為驪山刑徒的大哥,必然是一個非常強勢而且要強的人。

從這時起,英布就已經開始刻意地和項羽保持距離,他是九江王,不是項羽的部下。就算是項羽的部下,項羽也不能拿他當馬仔,隨意使喚。

正因如此,後來項羽攻打齊國,讓英布帶兵出征,英布便表現得很抗拒,我英布大小也是個諸侯王,你項羽能不能不要像對待小弟一樣使喚我?能不能給我一點諸侯王起碼的尊嚴?

但這時,英布還不想背叛項羽,而諸侯王的尊嚴也必須保住,所以,英布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那就是自己託病,派部將帶兵跟隨項羽出征。

可英布萬萬沒想到,這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正是促使他與項羽決裂的重要原因。

隨何終於透過九江國太宰見到英布,英布告訴他,他現在以臣子的身份侍奉項羽,不會投奔劉邦。隨何乘機說:“可你的所作所為,像臣子嗎?項羽讓你帶兵出征,你居然託病不去,只讓部將前往,你這是擺明了想和項羽平起平坐。項羽是何等人物,你這樣對待他,你猜項羽會不會弄死你?”

聽到這話,英布的臉刷地一下黑了。

隨何又說:“你不想投奔漢王,不過是嫌漢王實力弱小,不是項羽的對手罷了。但是,你怎不看一看,漢王有多少盟友?而項羽,刺殺義帝,早就眾叛親離,你跟著他混,能有什麼前途?”

這一番話,說得英布意志頓時動搖,產生了投奔劉邦的念頭。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比如項羽畢竟還很強大,對他也畢竟還算有情有義,英布不能下定決心。

不過,隨何的一個大膽的舉動,就讓英布的決心馬上堅定起來。

當時,項羽的使者也在九江國,正在促使英布出兵。隨何跑過去,對項羽的使者說:“九江王已經投奔漢王,項羽憑什麼讓他出兵?”

項羽對英布情深義重,還封他為九江王,英布為何卻背叛項羽!

英布大驚。隨何乘機對英布說:“話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你應該幹掉項羽的使者,立刻宣佈投奔漢王。”

此時的英布,已經騎虎難下,他不殺掉項羽的使者,還能如何?如果放使者回去,他勢必把在九江國的所見所聞告訴項羽,以項羽的個性,肯定饒不了英布。最後,英布聽從了隨何的建議,終於背叛項羽。

英布背叛項羽,應該說,項羽還是有一定責任的。他應該考慮到英布的面子,不應該在封英布為王后,還把英布當部將,甚至是馬仔對待。

當然,英布本身更有問題,一聽隨何說項羽不會放過他,就馬上相信,做出背叛項羽的決定,而不是盡力彌合他和項羽的關係,可見此人是個見利忘義的人。

夏侯嬰的門客薛公曾評價英布,“布故麗山之徒也,自致萬乘之主,此皆為身,不顧後為百姓萬世慮者(英布本為驪山的刑徒,自己奮力做到了萬乘之主,這都是為了自身的富貴,他不是顧及當今百姓,為子孫後代考慮的人)”,這樣的人,自然不會對故主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