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慾去方有廉--王陽明“去私慾”哲學思想的廉政價值

王陽明(1472-1528),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祖籍餘姚(今浙江餘姚),後遷至山陰(今浙江紹興)。因曾築室於會稽陽明洞,又創辦過陽明書院,世稱陽明先生。王陽明的“心學”以反對教條、轉移風氣的姿態出現,在明代中期以後被稱為“王學”,影響很大,還流傳到日本。著作由門人輯成《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是《傳習錄》。

後世良知之學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軋。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瑣僻陋之見,狡偽陰邪之術,至於不可勝說。外假仁義之名,而內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實,詭辭以阿俗,矯行以幹譽。掩人之善而襲以為己長,訐人之私而竊以為己直;忿以相勝而猶謂之徇義,險以相傾而猶謂之疾惡;妒賢忌能而猶自以為公是非,恣情縱欲而猶自以為同好惡。相陵相賊,自其一家骨肉之親,已不能無爾我勝負之意。彼此藩籬之形,而況於天下之大,民物之眾,又何能一體而視之?則無怪於紛紛籍籍,而禍亂相尋於無窮矣!

……僕之不肖,何敢以夫子之道為己任?顧其心亦已稍知疾痛之在身,是以彷徨四顧,將求其有助於我者,相與講去其病耳。今誠得豪傑同志之士扶持匡翼,共明良知之學於天下,使天下之人皆知自致其良知,以相安相養,去其自私自利之蔽,一洗讒妒勝忿之習,以濟於大同,則僕之狂病,固將脫然以愈,而終免於喪心之患矣,豈不快哉!

——《傳習錄·答聶文蔚》

儒學的核心價值觀,是倡導如何做聖人、君子、聖賢,反對做小人,“就有道而正焉”。“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在儒家文化中,腐敗為小人所為。“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聲、色、貨、利不應是君子追求的目標,貪戀財貨美色是君子十分鄙棄的行為。明代大儒王陽明繼承併發揚了儒家學說,建立並實踐了自己的“心學”理論。在物慾橫流、腐敗比較嚴重的大環境下,作為明朝的高階官員,王陽明不為聲、色、貨、利所誘,做到了廉潔自守,留下了清白之軀,用親身實踐不斷探索和尊崇聖人之道,為後人樹立了清白廉潔的君子典範。他提出的“去私慾、存天理”“致良知”等理論,構建的修身克己的方法體系,對治理當前腐敗仍具有借鑑意義和價值。

■良知摒棄腐敗

天理、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命題。王陽明認為“心即理”,天理在各自心中,而不在身外,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王陽明在《傳習錄》中提出:“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天理是每個人固有的本性,天理就是良知,存天理就是致良知。心的本體晶瑩透徹,良知如同太陽一樣,本來就存在。但良知最容易被物慾矇蔽,“若良知一提醒時,即如白日一出,而魍魎自消矣。”每個人要做的只是堅守良知,去掉私慾的障蔽,恢復良知本原而已。天理之外的所有念頭都是私慾。本體只有一個,就是良知,而脫離了良知本體的意識觀念和想法,則是“非本體之念”的“私念”,都應去除克治。在王陽明看來,好色、好利、好名等想法是要去除的私慾,閒思雜慮也是私慾,同樣需要“格”,才能達到“物來順應”、“廓然大公”的修為境界。人只有一心,有時夾私帶偽,有時至純至誠。並沒有完全善的心,也沒有完全惡的心。天理與人慾不能並存。有了人慾就不會見到天理,要見到天理,則必須去掉私慾,去掉心上的汙點,回覆道心原貌。對此,王陽明說:“良知人人皆有,聖人只是保全,無些障蔽,兢兢業業,亹亹翼翼,自然不息。”

良知是社會道德的基石,也是包括反腐敗在內的國家治理的根基。正是人的心中存有天理良知,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社會才存在共同的道德。“世之君子惟務致其良知,則自能公是非,同好惡,視人猶己,視國猶家,而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求天下無治,不可得矣。古之人所以能見善不啻若己出,見惡不啻若己入,視民之飢溺,猶己之飢溺,而一夫不獲,若己推而納諸溝中者,非故為是而以蘄天下之信己也,務致其良知,求自慊而已矣。”每個人的行為都受到社會基本道德的約束和指引。歷史上,甚至現在一些地方仍然沒有法律制度,但這些地方仍然井然有序,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所有人都恪守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和禁忌,如勤勞、不偷盜、不貪腐、不亂倫、不欺騙、孝敬父母、不欺弱、憐憫同情等。正是這些基本價值的存在,社會才時時處處都有“守護神”,個人思想、行為、身份地位等都有規矩可循,社會因而不陷入混亂無序。“堯舜三王之聖,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行而民莫不說者,致其良知而行之也。是以其民熙熙皞皞,殺之不怨,利之不庸,施及蠻貊,而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為其良知之同也。嗚呼!聖人之治天下,何其簡且易哉!”

良知人皆有之,天理始終存在,並不因做了惡事、有了私慾就消滅喪失。良知是沒有私慾的本體,不受半點汙染,自然容不下腐敗等骯髒的行為。每個人的良知都不會接受腐敗,其中包括腐敗分子本人。王陽明說:“良知在人,隨你如何,不能泯滅,雖盜賊亦自知不當為盜,喚他做賊,他還忸怩。”腐敗如同做賊一樣,無論腐敗分子得到多少財富和表面的風光,但他知道,人不應做盜賊,不應腐敗。如果你說他腐敗,他還不好意思,肯定會跟你急。因為雖然做了違背良知的事,但良知還在。“只是物慾遮蔽,良心在內,自不會失;如雲自蔽日,日何嘗失了!”即便是罪大惡極的腐敗分子,他們的良知還會時不時地表現出來,如憐憫弱者、尊老愛幼等。但為何有的人違背良知去貪腐、不孝、欺騙、盜竊?王陽明認為自私行為的產生“只是物慾遮蔽”。“天下古今聖愚之所同具,其或昧焉者,物慾蔽之。”“有善有惡是意之動”,是活生生的“念”。良知被私慾矇蔽,因而萌生了私的念頭,從而有了違背良知的行為。將這些私的念頭去掉,自然就能見到天理。因此,天理與腐敗等私慾是完全對立和不相容的一對矛盾。

■破山中賊易 破心中賊難

去掉私慾或人慾,天理自然就能看得見。去人慾、存天理的道理容易講,但卻不容易做到。王陽明曾在橫水寫信給自己的弟子楊仕德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比較系統地分析了去人慾難的原因。

“人有習心”,可為善為惡。雖然“人心本體原是明瑩無滯,原是個未發之中”,“性無不善、知無不良”,“至善是心之本體”,至善只是“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但良知“不能不昏蔽於物欲”,因為人“不免有習心在,本體受蔽”,因而容易產生意動,導致“有善有惡”。所以人的本性很容易被私慾矇蔽。人的本體是純潔透明,無善無惡。但社會環境可以改變人,人具有社會能動性。有的人腐敗,不是因為本性是惡的,而是因為人的“習心”在,容易受到環境的汙染而變質。但“習心”也可以促使人積極為善,可以變為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的人。因此,人有趨善的一面,也有從惡的傾向,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對道的理解和領悟深淺有別。很多人不是不願學習聖人之道,而是因為人生經歷和遭遇不同,不懂得或領悟不到何謂聖人之道,更認識不到聖人之道對社會的作用和價值。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王陽明經歷生死考驗,被貶貴州龍場,“蓋瘴癘蠱毒之與處,魑魅魍魎之與遊,日有三死”,方才悟出聖人之道。因此,他告誡自己的學生:“居常無所見,惟當利害,經變故,遭屈辱,平時憤怒者到此能不憤怒,憂惶失措者到此能不憂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處,亦便是用力處。”品行需要磨礪,除教育指引之外,“利害”、“變故”、“屈辱”等生活經歷則是至為重要的教材。但每個人不可能都有機會遇到這些“不幸”,因而君子之道雖然耳聞眼見,卻未必真能體悟,更無法以道來克治自己的心理和行為。

■私慾人皆可克

王陽明的一大貢獻在於繼承併發揚了孟子“人皆可以為堯舜”、“聖人可學而至”的思想,進一步揭示了聖人並不專屬於少部分人,人人都可以做聖人,做聖人並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堅定了眾多人的信心,激起了一般人的熱情。王陽明提出人人都可為聖人的理論依據是人人都有良知。“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所謂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無間於聖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王陽明認為人人都具備成為聖人的條件和資質,關鍵是要格物致知,要去人慾、存天理,要正心修身。肯定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也就肯定人人都可以教化,外部教化能夠發揮作用,讓人與人之間的真誠溝通交往成為現實,整個社會才有一個大家都認同的理,有一個共同的價值觀念和道德倫理。

在他看來,堯舜禹時期,天下之人同心、同性,人皆君子。雖然世道已壞,但人性未滅,良知尚存,還有希望拯救,必須喚起眾人的良知,滅人慾,存天理。只有恢復良知,才能清除私慾的干擾和控制,也才能約束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天理自然存在,窮理只能從自己身上找,而不是從心外去尋求。他打比方說,“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個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個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個信與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王陽明還拿孔子的兩個學生子夏與曾子的觀點進行對比分析:“子夏篤信聖人,曾子反求諸己,篤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篤信聖人與求於己之間,王陽明明顯傾向於後者,主張從自己身上尋理,認為心外無理,與朱熹的觀點截然不同。將內因作為主要矛盾,將去私慾、剋制自律作為首要功課,而不是將矛盾主因推給社會和他人,敢於擔當責任,有革自己命的勇氣和精神,對從根本上防治腐敗有積極意義。

王陽明提出能否成為聖人取決於自己,而不是別人。一學生曾寫信說要“識得聖人氣象”,然後再紮實用功夫去做。王陽明批評指出,聖人氣象是聖人的而不是自己的,只能從自己身上去找,聖人氣象不在聖人而在自己。辨別是非的能力是人與生俱有的,不需要到心外去尋求,不用外借假求。王陽明在與徐愛對話中談到良知是心之本體,自然就有,無需外求。如果良知不被私慾矇蔽,就能達到孟子說的“仁不可勝用”的境界。但一般人都有私慾,所以要作致知格物的功夫,克治私慾,恢復天理良知。只有讓良知沒有障礙遮蔽,才是致良知,進而實現意誠。天理人人皆有,只要人人都反求諸己,戰勝自己的私心,則人人都有可能成為聖人。人人皆可為堯舜,“見滿街人都是聖人”並不足怪。

■去私慾的方法

在王陽明眼中,最大的學問就是做聖人,而要做聖人,則必須去人慾、存天理。“學是學去人慾、存天理。從事於去人慾、存天理,則自正諸先覺,考諸古訓,自下許多問辨思索存省克治工夫。然不過欲去此心之人慾、存吾心之天理耳。”心無私慾,就是天理。只有掃除私慾的浮沉,才能看見天理的光澤。只有窮盡天理而心中無一毫私心雜念,才能達到至善的境界,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因此,去私慾成為存養天理、打通聖賢之路的唯一鑰匙。為開啟去私慾這道閥門,王陽明給出了多種方法。

立聖人之志:在王陽明看來,立志十分重要。“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則流息,根不植則木枯,命不續則人死,志不立則氣昏。是以君子之學,無時無處而不以立志為事。”“大抵吾人為學,緊要大頭腦,只是立志。”立什麼樣的志就會走什麼樣的路。王陽明認為,《論語》提出的“三十而立”,立的就是聖人之志,而不是其他。聖人之志立於心,貪慾之念則無,無貪慾之心,則無腐敗行為。立聖人之志才能從根本上克服私慾和貪婪。“此志常立,神氣精明,義理昭著。一有私慾,即便知覺,自然容住不得矣。故凡一毫私慾之萌,只責此志不立,即私慾便退聽;……貪心生,責此志,即不貪”。“燭理明則私慾自不能蔽累。”

為善改過:在《薛侃錄》中,王陽明與朋友談論功夫進展,對做功夫的情景與效果進行了評論,認為去私慾的方法應著力為善,見善即遷,有過就改。只有這樣,私慾才會一天天消亡,天理才會逐漸明朗。王陽明提出,聖人著述立經,本意是勸人為善、存養天理,但後人卻將私慾摻雜其中,導致文風氾濫,必須要恢復聖人作經的真實意圖。“自秦漢以降,文又日盛。若欲盡去之,斷不能去。只宜取法孔子。”王陽明繼承了孔孟的王道思想,認為“無道桓文之事”是“孔門家法”。王陽明認為,“《五經》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惡、示訓戒。善可為訓者,時存其跡以示法。惡可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徐愛說:“存其跡以示法,亦是存天理之本然。削其事以杜奸,亦是遏人慾於將萌否?”王陽明回答:“聖人作經,固無非是此意。”王陽明用反間計在平定江西寧王之亂後,在奏摺中並沒有細說反間計,就是怕這些詭計為後人所傳,防止他人模仿而作奸犯科。

不假外求:王陽明認為:“道,吾性也;性,吾生也。”性和道是身上就有的,而不用外求,唯有從自身尋找,努力用功。從自身尋道,找到做聖人的法子。心外無物,心外無理,求“理”須只在心上求,“至善只求諸心”。相信聖人並沒有錯,但不如自己反省探求理解得深刻。君子應當“戒慎不睹,恐懼不聞,致其良知而不敢須臾或離者”,才是所謂的“深造”。王陽明認為,自己的缺點和問題,自己最清楚明白,癢的地方,自己會去搔,所以自己的毛病還得自己更正解決。“今好色之人未嘗病於困忘,只是一真切耳。自家痛癢,自家須會知得,自家須會搔摩得,既自知得痛癢,自家須不能不搔摩得。佛家謂之‘方便法門’,須是自家調停斟酌,他人總難與力,亦更無別法可設也。”

省察克治:王陽明主張讀書與修身養性融為一體,主要目的是去除人慾之私,提升道德修養水平,而不是耳聽口說記誦而已。“學問根本在日用間,持敬集義功夫,直是要得念念省察。”將學問做到去私慾程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有堅定的決心,“務要立個必為聖人之心,時時刻刻須是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王陽明教人克己用功,非常講究方式方法。他認為初學的人思慮的多是人慾,首先要教他靜坐,將思慮放下。待其心意稍定,再教其省察克治,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心逐一搜尋出來,逐個拔掉,才能無私。王陽明要求學生持之以恆,不能一蹴而就,防止稍有成就,就自我滿足,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

復知行本體:王陽明曾說:“聖學只一個工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知行是辯證統一的,並不是兩回事,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割裂。說一個“知”,自然就有“行”,說“行”,自然就包含了“知”。王陽明指出,私慾隔斷導致知行分離,不見知行的本體。聖賢教人知行,正是要恢復知行的本體。從來不存在“未有知而不行者”,只有行之後,方為知。知行合一,重在行。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其實更強調行,突出行為實踐。對只說不做的人,王陽明提出了十分尖銳的批評,認為去人慾必須要在精微處時刻反省剋制,才能每天有所收穫。嘴上時刻掛著天理的,瞬間心裡可能滋生了很多的私慾。痛下功夫反省尚且難以發現私慾,嘴上說說又豈能發現得了?光講天理而不實踐遵循,提及私慾而不加以剋制,談不上格物致知的學問。

須在事上磨鍊:王陽明高度強調必須在具體的事情上去人慾,而不是讓頭腦空空,閉目空想,不解決具體的問題和矛盾。“人須在事上磨鍊做功夫乃有益”,“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人只有放在具體的事情上狠磨,去掉私慾,有了克己入定的功夫,外界的動靜便不能動搖心性的根基。去人慾不分動和靜,“無慾則靜”。從表面看,安靜氣定時私慾暫時去了,其實仍然潛伏,並沒有真正去掉,一遇到具體的事,又滋長蔓延。王陽明不主張無的放矢地冥思苦想,提出去人慾必須結合具體的事進行,針對聲、色、貨、利下功夫,把良知致得精純光潔,無一絲一毫遮掩。這樣在碰到聲、色、貨、利時,天理執行就不會受其羈絆束縛。

(作者蔣來用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

私慾去方有廉--王陽明“去私慾”哲學思想的廉政價值

【來源:長治市教育局】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