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解析1——原理與基礎

工藝解析1——原理與基礎

工藝解析(上)——原理與基礎

工藝解析1——原理與基礎

工藝解析(

PEDM

Process Element Decomposition Model),是生產製造業工藝流程要素分解模型的簡稱。在企業經營規劃引領下,依據現有的企業作業資源(Engineering Resources)、社會材料資源(Material Resources),將產成品(Finished Products)生產的工藝要素,進行細化分解與資料析出。工藝解析是具有企業個性特徵的生產方式模型,是資訊化技術發展的需要,是實現生產過程管理,挖掘與提升生產效率的基礎工作。

工藝解析的本質,是將生產活動的普遍規律與企業特殊性相結合,夯實生產過程管理的精細化基礎,打造企業獨特競爭力。工藝解析的表現方式,是充分挖掘工藝要素,建立生產作業管理的資料依據,是生產製造業最重要的數字化孿生應用。

工藝解析屬於邊緣學科,跨部門作業,需要多部門多專業有機協同。工藝解析所做的資料與資料關係挖掘工作,涉及到產品技術、生產工藝、裝置能源、工藝工裝、勞動技能、勞動定額、勞動薪酬、採購外協、計劃排程、成本核算、品質檢驗等各個專業領域,並可向市場營銷、企業戰略衍生拓展。尤其在離散型生產企業,工藝解析是一項構造多領域間資料勾稽關係的系統工程,它的日常維護同樣不可或缺。

一、工藝解析原理

所有產品,都是透過一道道工序乃至一個個工步依序生產出來的;同理,所有工程專案,都是透過一項項作業依序完成的,挖

土方→碾路面→填砂礫→鋪瀝青→砌邊石,造路;

所有服務,都是透過一項項具體活動依序實現的,集合→航行→住宿→景點……→景點……→回程,旅遊。包括蒼鷹飛翔,江河流水,石頭風化,一場戰爭,等等,都體現了一個共同規律:

結果是時間軸線上依序發生的各種活動達成的。

這個規律揭示了事物活動的以下要素:

1、

活動是有目的的。活動都可以細化分解為更細小的活動。定義過程控制需要的、容易識別的、相對獨立的活動,是認識事物的基本要求。一般用活動目的定義活動,如飛翔、滑翔,如挖土方、住宿。在製造業,如熔融,如車平面。——加工工序。

2、

活動是有條件的。活動是主體與客體關係的定義,活動是有主體的,如蒼鷹,日光,如挖土機、 旅行者。在製造業,是裝置、工人、工裝等必要條件。——加工主體。

3、

活動是有次序的。無論是順序關係,還是平行關係,共同結果,使得活動與活動之間存在著相互關係。按照活動的依次發生、並行發生,確定活動之間的關係。如先挖土方再碾路面,如一邊大巴到場一邊人員集合。在製造業,如先澆鑄再退火,如一邊定子嵌線,一邊轉子製作:按加工件裝配關係與工藝流程明確工序關係——工序排序。

4、

活動是佔用時間的。時間是保障各種活動消耗能量、發揮作用的第一要素。活動佔用活動主體的時間。包括活動準備工作和活動結束工作佔用主體的時間,包括活動的必要時間。如挖土方每鬥平均12分鐘,出發到機場需要80分鐘。在製造業,要結合佔用加工主體的準結時間、加工時間和寬放時間,為每個加工物件在每道工序的產出節拍。——加工節拍。

5、

活動是有消耗的。活動就是主體對客體做功,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做功就一定有消耗。包括材料、能源、人工、廠房、裝置、工裝等。如挖土機柴油36L/h,人工28元/h,折舊28元/h等。在製造業,要根據節拍、人數、加工量、佔地平方、勞動定額等,結轉或分攤各項成本。——消耗定額。

6、

活動是有形式的。主體對客體做功,是透過形式表現出來的,任何行為都有表現形式,任何形式都是可以被識別的。如挖土機液壓壓力72mpa,45座大巴420馬力。在製造業,扭矩、溫度、進刀量、走刀量、壓力、流量、轉速、PH值、粘稠度等,都是主體做功的表現。要透過預定消耗實現預定目標,就需要明確做功表現的指標。——工藝引數。

7、

活動是有結果的。無論有意還是無意,活動總是有結果的,每個活動都有每個活動結果。小結果的累積就是最終結果;只有達成小結果,才能實現最終結果。如挖土機每鬥平均0。25立方,旅遊大巴行駛速度平均50公里/h。在製造業,無論檢驗與否,加工結果是各加工件在各道工序要達成的標準,如形位公差,表面要求,理化指標,功能指標等。

工藝解析七要素:

加工工序,加工主體,工序排序,加工節拍,消耗定額,工藝引數,檢驗標準。

在離散型生產企業,加工工序與生產裝置、人員,相對不變。其餘五要素則因加工件不同而不同。更多工藝解析是針對具體加工件展開的,因此,我們常稱為“工藝解析五要素”。

工藝解析源自於對事物活動規律的認識,可歸納為行為研究範疇。推而廣之,凡事物活動,均可利用“工藝解析”方法進行細化分解與資料析出,包括生產製造,工程專案,包括工作分析、崗位分析。

二、工藝解析模型

工藝解析是一個建立在產品技術與生產工藝基礎上的管理對策;是整合當前產品需求、現有作業資源和可用材料資源,預定的企業生產方式表現形式;是需要資訊化技術支援的數字化孿生應用模型。本文用資料架構圖譜和資料關係示意圖,敘述工藝解析資料模型。

我們知道,在軟體中,所有資料都以“表”的形式存在,就像個賬本。不同賬本記錄同一個客戶的不同賬務,是透過這個客戶的唯一性編碼(ID)關聯的,客戶資料怎麼改,也不影響其ID,以及該ID關聯的所有賬務關係。工藝解析的資料架構圖譜,試圖透過各個“賬本”間的ID關係,說明工藝解析各項資料的來龍去脈,表達資料架構。

注意,這裡的資料架構不是軟體技術架構,僅供參考。

工藝解析1——原理與基礎

工藝解析資料架構圖譜

圖中,每個“表”都是一個賬本,承載著不同範圍資料,由不同崗位進行增添、刪減、修改。這些都是企業實際運營資料的數字化孿生結果,表中列出的內容(欄位),是必須具備的,且不限於。箭頭起始端為表中內容的來源,並關聯到來源表對應的全部內容(行的記錄)。

圖中,淺色框部分是常規軟體應具備的資料;深色框部分,是工藝解析模組包含的內容。

1、 整理基礎資料。

組織、生產裝置、能源、工裝、工種等級(勞動報酬所含的生產勞動人力資源)是企業的作業資源,產成品是企業作業標的,物料是企業可用的材料資源。在上述資料基礎上,透過整合模型,將企業預定的生產方式表達出來,就是工藝解析的任務。因此,基礎資料需要根據工藝解析需求進行整理。

(1) 生產組織。

生產組織是生產方式中,作業資源的組織形式。釐清基本生產組織及其組織序列(如組織職能為基本生產的分廠、車間、工段、班組),將企業生產作業的物質資源向基本生產組織配置,將各類成本透過基本生產組織向加工物件結算,按各級部門下屬的基本生產組織,進行包括產能、勞動利用率在內的各類資料統計分析。組織職能不同,成本分攤方式不同,績效考核模式不同,員工收入專案或比例不同。這項工作,往往在常見軟體中被忽略的。

1)

各級組織職能定義。企業各級組織履行著不同職能,如:銷售、倉儲、基本生產、輔助生產、後勤保障、技術工藝、採購供應、經營管理等。按企業各級組織的工作性質,進行職能定義,明確工藝解析所需的履行基本生產職能的組織資源。

2)

組織序列。一個組織只有一個上級組織,,每個組織都對應企業組織的一個層級,如公司、部門、科室、工段、班組……。組織序列與組織層級,是日常管理的必要條件。如作業資源配置,計劃執行,流程許可權,資料統計分析等。

3)

需要向各級組織進行資源註冊。除基本生產裝置以外的其它裝置固定資產,佔用房屋的面積或房租分攤,非固定資產類的零散資產,乃至非生產消耗的能源計量範圍,包括員工連同個人保管的低價資材,均應向各級組織註冊,設立崗位保障組織資源狀態的資料維護。

4)

組織排序。主要用於統計分析中各級組織的排列順序。按組織在產品實現過程中發揮作用的常規順序,為每一級組織的下屬組織進行排序。如在工廠下,按毛坯車間、金加工車間、裝配車間的順序排列,在金加工車間下,按粗車、精車、磨削的順序排序。

(2) 產成品。

產成品是生產方式的目標。產成品指企業用以銷售(成品庫入庫)的,經企業加工的最終產品,包括最終產品及其部件、元件、零件。餐桌五件套是一個產品,其中餐桌、餐椅也是可單獨銷售並經企業加工的產品,因此,餐桌五件套、餐桌、餐椅均為最終產品。按最終銷售物件編列產成品清單,實時跟進銷售需求變化,是經營活動中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

1)

產成品資料來源於產品技術部門,包括產品技術結構與物料清單(BOM),如與PLM/PDM系統、配方試樣系統建立資料同步。與產品技術資料進行互動,須有嚴格的版本規範,產品技術資料的更新、修改、刪除,必須保障生產經營活動中有效資料的應用。

2)

按銷售物件分列。按可單獨銷售的物件,將產成品從產品技術部門提供的產成品中提取出來,包括可單獨銷售的產成品、部件、元件、零件,以及成套(最小包裝內容)銷售的物件(如1個部件+8個零件;2個元件+4個零件等)。一般從獨立生產計劃的物件,用於銷售的成本核算物件來界定,需要專門崗位按銷售需求進行日常維護。

3)

應定義產成品狀態。產品技術資料提供的產成品,有多種狀態,如測試、樣品、生產等。工藝解析的主要物件,是處於可生產狀態的產成品。由於產成品成本核算(報價)須依據生產工藝編制,因此,也須具有非可生產狀態的產成品資料。

4)

建立客戶產品關聯。企業定義的產成品,包括產成品編碼、名稱、規格型號,是與客戶有區別的,往往一個產成品,在不同客戶有不同的叫法(標識)。在工藝解析模組外,應產成品與客戶產品的對照表,以便銷售系統與產品技術、生產運營系統的資料互動。

(3) 生產裝置。

生產裝置是生產方式中最重要的作業資源。不同於在能源供應、維修服務、品質檢驗等領域發生作用的裝置,直接作用於加工件的裝置,其加工形式、加工能力、配置數量、執行需求,是生產方式構成要素的主要資料來源。生產裝置及其變化,關係到具體加工件的加工工藝變化,直接影響生產執行。因此,準確界定生產裝置,跟進生產裝置變化(新增、報廢、維修、遷移、改造等)及其工藝變化,是裝置部門與工藝部門必須嚴肅的基礎工作。

1)

裝置除了按結構分類(如電氣、電子、機械、管架、車輛、壓力容器、起重機械等)以外,還要進行用途分類。用於“基本生產”的裝置才是生產裝置。裝置的結構類別是靜態不變的,裝置的用途類別是動態可變的。車床用於產品生產,屬於基本生產裝置;用於維修,屬於輔助生產裝置。

2)

裝置不一定都是財務口徑的固定資產,也有不屬於固定資產範疇的生產裝置,生產工藝不可預設的生產裝置(如臺鑽,燃氣加熱筒、砂輪機等),都應該有自己唯一性的“資產編號(ID)”,這是需要裝置管理部門重新整理的。裝置如何搬遷移動,其資產編號不變。

3)

將同一裝置設為裝置自然屬性最小分類。將相同效能和規格設為裝置自然屬性的最小分類,以便篩選、統計。一個範圍加工尺寸的臥式四軸數控加工中心,無論是進口還是國產,都同屬一類加工裝置。如:金屬切削裝置→數控加工中心→臥式四軸→850~1200。

4)

註明裝機容量。註明每一臺生產裝置各種能源的裝機容量,用於能源統計分析。各種能源裝機容量,是裝置重要引數,一般會在裝置說明書等檔案中記載。裝機容量是能源管理的重要資料;在難以計量單臺生產裝置能源消耗時,可透過裝機容量與產量資料的整合,分攤所屬範圍內發生的能源消耗。

5)

完善與跟進裝置基本資訊。裝置原值應包括購置、運輸和用安裝除錯的所有費用,並需根據大中修、技術改造等專案結算費用及時增加價值;不同結構不同用途不同原值的裝置,應區分其價值分攤方式(非固定資產的費用分攤方式分攤時間,固定資產的折舊方式折舊年限);每臺生產裝置(包括非固定資產類的裝置)應有唯一性標識(如資產編號);生產裝置在使用狀態時,必須歸屬於最末一級基本生產組織,並應根據裝置搬遷、用途變化及時更改使用部門和用途分類。及時維護裝置資訊,是生產企業必須完善的。

(4) 能源。

能源是生產成本的構成要素。這裡指直接生產耗能,是用於單位產品消耗(單耗)的預測與核算。生產能耗與具體裝置的生產使用與加工量相關,照明等非直接生產的耗能,可在資產註冊中處理。完善的能源管理,在一般離散型企業中往往被邊緣化。

1)

明確能源計量單位與換算模式。企業當前的可計量方式或與能源計量單位不同,如壓縮空氣按m

3

為單位計入加工件單耗,而空壓機按電耗的Kwh計量,需要將電耗成本按不同的壓縮空氣消耗量分攤計入成本,需要換算。

2)

跟進能源單價。氣焊用燃氣、天然氣、蒸汽、燃油等,市價是變動的。由於工藝解析提供的成本預算,基於工藝解析的成本結算,需要能源預算價和當前結算價,而實際價格變動有按時間、按供應批次的情況,電價也有峰谷平之分,因此,能源單價的日常維護,需要專業崗位按既定的資料模型及時跟進。

3)

完善能源計量。這是工藝解析功能擴充套件要求。解決能源從哪裡來(總消耗)到哪裡去(哪臺裝置消耗多少,及變損、線損,功率因素等)的問題,即企業能量平衡。需要建立同一的能源消耗單位(標準煤或元),需要根據各級計量表消耗結轉需求,完善各類能源計量樹形結構(拓撲圖)。至於單臺計量措施與遙測遙控技術,則不在工藝解析範疇。

(5) 工裝。

工裝,包括專用工具、專用夾具、專用量具、專用刃具、模具等,列入工藝解析控制範圍的均為專用工裝,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產要素。專用工裝大多有一個適用範圍,與加工物件、加工工序、加工裝置之間,存在著一對多關係;同時,同樣的工裝會存在多套;模組化工裝也存在多種組合。專用工裝不僅體現了工藝水平,提升了生產效率,還制約著生產能力。科學有效的工裝管理,往往是離散型製造業缺失的基礎工作,應設專崗完善日常管理。

1)

定義專用工裝。要定義對產能、成本、質量有較大影響的專用工裝,不是所有工裝(如通用壓板,標準夾具,標準計量器具,低價刀具)都介入工藝解析,減少操作複雜度。

2)

明確消耗成本。完善專用工裝原值,包括購入(自制成本)價,大修理或技改增值。明確工裝壽命單位(時間、次數)、明確啟用時間。實行預警、增減等壽命管理

3)

按使用形態標識。專用工裝按最終使用狀態命名和標識,按不可分解的工裝基礎件完善基礎資料(編碼、價值、壽命、使用頻次等),完善工裝基礎件與專用工裝的裝配關係,是一項嚴謹的基礎工作。在此基礎上,按當前工裝基礎件佔用情況,掌握專用工裝可用(可組合)數量,加強生產配置的動態管理。

4)

需要為工裝建立類別,以便統計分析,歸類管理。

(6) 材料。

材料,指用於產品生產的原輔材料和介質材料。產品物料清單(BOM)所有並且隨加工過程結轉的材料,是原輔材料;產品加工過程所必須的、消耗數量與加工物件數量成正比的、不構成產品的、不隨加工過程結轉的材料,是介質材料(如研磨膏、稀釋劑等)。

1)

材料按用途分類。除了按供應渠道為材料作自然屬性分類(如板材,型材,五金機物料,辦公耗材)外,還要按用途分類,如分為“原輔材料”、“工藝介質”、“常規物資”……等。

2)

面向受控原輔材料。不是所有原輔材料必須一個不漏地歸入原輔材料中,對價值很低、採購便捷的標準材料,如螺絲螺帽墊片、包裝袋打包帶標貼紙等,可納入常規物資管理,不介入生產過程的需用材料計算和單耗數量關聯操作。

3)

完善核算單價。無論這個單價源於年度預算,還是來自部門預定、實際結算或經濟合同,物料預算單價都是按具體物料(編碼ID、名稱、型號規格)與供應廠商明確的,還可能細化到批次(合同)、日期(月)。物料預算單價維護,是一項要求十分嚴謹的工作,需要按成本核算規則,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保障。

(7) 工種等級。

“工種等級表”是工藝解析模組溝通人力資源系統的一個視窗。工種等級所互動的,是與工種等級相匹配的基本生產類人力資源,是與工種等級相匹配的生產勞動報酬。基本生產工人和基本生產裝置都是歸屬在基本生產組織下的,但不是這個組織下的所有工人都能操作所有生產裝置,這就是勞動技能不同,工種不同(如同一班組下熱衝成型工序的預熱工與衝壓工);能操作裝置,不是就能對這臺裝置可生產的所有加工件進行加工操作,如使用外圓磨作一般外圓磨和鏡面磨,其技術要求是完全不同的。這就是技能水平不同,崗位等級不同。

1)

完善工種定義。工種是社會對勞動技能種類的統稱。對企業而言,是工作崗位相似技能的一種歸類。在人力資源系統,除了要按員工職能屬性進行分類(基本生產、輔助生產、市場銷售、採購外協、技術工藝、行政管理等)外,還須進行技能分類(工種),如會計、統計、普通車工、裝配、數控工等。崗位是工種與生產作業結合的產物,各企業不同。

2)

明確技能需求。具體加工件透過具體裝置進行加工時,應有最低技術等級要求。因此,人力資源系統應為員工建立技能等級,以根據技術水平、資歷經驗等,合理支付勞動報酬。在一般情況下,不同工種的技能等級,在企業中,都會形成統一等級,併為各等級核定計劃工資(預定工資,工資預算,包括工資專案、核算標準等),這是社會通行模式。

3)

匯入預定計件工資額。很多企業沒有為員工建立工種等級,人力資源系統就需要向工藝解析模組輸出一個工資預算額,一般可按加工方法預定小時工資額(一般會按工種參照地區日工資平均水平分解)。依據預定計件工資額/H,核算生產員工產量報酬,有工時定額與數量定額之分。工藝解析依據工時定額及其構成變數,進行相關資料計算和統計分析。

(8) 質疵分類。

“質疵分類表”是工藝解析模組溝通品質保障系統的一個視窗。質疵分類所互動的,是與檢驗專案關聯的質疵現象及其歸類,是與工序質疵現象關聯的質疵原因及其歸類。品質保障範疇的基礎工作,是針對具體加工件在不同工序(包括採購進料、銷售退貨)發生的次廢品,進行質量問題的統計分析,進行因果分析,以明確當前品保工作重點與應對措施得當。

1)

定義質疵現象及其類別。質疵現象是檢驗不合格的同類問題歸納,如不柱度與失圓,偏色與色花,都是不同質疵現象,A孔不柱度與B孔不柱度,藍色偏色與紅色偏色,都是相同質疵現象。適當細化和準確定義質疵現象,出自企業生產實踐中對質量因果關係的認識。質疵現象還需要劃分類別,可以歸納為一個分類,再向上歸納為一個大類。如不柱度與失圓,都是形狀偏差;偏色與色花,都可以歸納為色差。質疵現象分類目的,有利於在統計分析中定位質疵性質,有利於質疵因果關係的快速篩選。

2)

定義質疵原因及其類別。品質保障活動中常說的人機料法環,是質疵原因的最後歸類,還可以根據企業生產活動特性,將其拆解為多個分類,最後,落腳於具體質疵現象的具體原因,如刀具磨損,主軸精度走失,配色差錯,保溫時間過短等。質疵原因的維護,應是品質保障職能的一項常規工作。

3)

固化因果關係。儘管在生產實踐中,質疵問題千變萬化,但在相對穩定的生產物件、技術能力、裝備水平條件下,一個檢驗專案的質量因果關係是相對穩定的,個別偏離因果關係的質疵問題,在管理上也不會成為對策落腳點。一個檢驗專案只有一個質疵現象,一個質疵現象會有多個質疵原因,我們甚至可多個質疵原因設定導致一個質疵現象的比例。在設立檢驗專案時,將因果關係固化下來,有利於質量問題的快速處理,以利於弱化檢驗人員辨識能力差異。

4)

提升生產過程檢驗工作效率。生產過程的質量管理,追求第一時間檢驗,當場判定問題,當場落實原因。而不是依賴事後分析、會議追究。只要做一個檢驗專案不合格的動作,就能透過固化的因果關係,進行問題判定和原因落實,這是質疵分類表的作用。

根據工藝解析需求,進行基礎資料整理,是一項多部門協作的數字化孿生應用工作,是一項夯實企業管理基礎,提升企業素養,需持續保障的繁複工作。上述各系統的管理對策研究,另文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