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屈原使我們的端午美成了什麼樣子?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傷懷永哀兮,汩徂南土。”春秋時期的初夏,天氣至今不變的盛陽,草木喧鬧不可息,屈原踏上南土,留下絕筆《懷沙》,撫平襟冠,壯士決然不復返,“噗通!”驚天動地的響聲,他隨著奔騰的歷史長河流去。

屈原殉國投江的迴響,伍子胥為表忠心的自刎,曹娥救父的義無反顧,無論何為源頭,但一代英傑們隨江沉去,華夏的美德卻逐漸浮現。我更願意相信先入為主的屈原,只因國比家大是無可置疑的。我們不談習俗,只講內涵。

從古至今,屈原使我們的端午美成了什麼樣子?

“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人們駕舟,團結一片,手捧米團,虔誠的祈禱魚兒的善良,不要侵蝕屈原那美好的軀體。忠心的臣子,質樸善良的人民,華夏的美德,一代一代永不堙息。

歷史從來不會為誰的離去而停止。秦漢時期,人們更加務實,端午充滿著美好祝願:祛病禳災。以朱索五色印為門戶飾,以難止惡氣的無色桃符,青、赤、黃、白、黑的五色絲縷纏於臂上,驅邪避惡,討來吉利。由是,五月初五,農村出現的五彩粽子,精緻喜人,即使祝願未到,視之心情也會好上許多。

魏晉南北朝時期,端午習俗的形式定型下來,而且更加的多樣化:掛菖蒲、系五色絲、以蘭湯沐浴的同時,出現鬥百草、競渡、吃粽子等等。端午節從祛病禳災到重回屈原,端午節俗不但有了代表人物,也滲入了濃厚的文化底蘊。

從古至今,屈原使我們的端午美成了什麼樣子?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唐代的李隆基不只是會和楊貴妃談戀愛,他也有著對節日的陶醉與心願。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端午時節,鹽和梅增添的味道,觥籌交錯的陶醉,這些古時已經流傳了許久。他自然想到了端午的內在意蘊,“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如果大家能夠對國家一直忠誠,那麼這樣的美德一定可以在後世子孫中流傳下去。

在宋代時,端午大量入詩,主要來源商品經濟發展和詩人的憂患意識。“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浣溪沙·端午》宋·蘇軾),“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乙卯重五詩》宋·陸游),“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和端午》宋·張耒),這一時期,詩人描寫著端午習俗,對屈原的精神不懈追尋著。

從古至今,屈原使我們的端午美成了什麼樣子?

元代,仍然擋不住端午的魅力。“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已酉端午》元·貝瓊),端午時節,狂風大作,江上無處賽龍舟憑弔屈原,這是多麼令人遺憾的事情,可是“我”依然仰慕他,端午時節也是滲透著“我”個人的感情。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午日觀競渡》明·邊貢)“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節令門·端陽 》清·李靜山)明清時期,一切按著古老的做法,端午習俗流傳著,精神也傳承的十分美好。

進入現代,汪曾祺寫下《端午的鹹蛋》,充滿江南水鄉風味,梁實秋寫過:“今天是五月節,大門上應該插一些艾草、菖蒲,點綴點綴。”這是北方習俗,不管時代怎樣變化,科技如何發達,但流傳的節日習俗不可忘,美好的祝福依然存留在人們心中。

而如今,曾經那個“仲夏五月,炎熱潮溼,毒蟲出沒,百病滋生”的端午節,變成了蘊含著家國情懷,個人情感,美好祝願,精神追求的人文節日,一旦盛開就再難以言敗的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