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師市政易出改錯題的問題及答題技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點滴great

建造師市政易出改錯題的問題及答題技巧

答題技巧:

1。首先回答對錯。

2。二步答錯誤之處,首先寫(錯誤之處在於不符合規範),然後抄背景,如果不知道錯在那裡,將背景裡有關質量施工時的步驟全部認為是錯的,反正錯了不扣分。

3。三步答正確做法,(首先寫正確的做法是根據規範)如果萬一不知道正確做法,將背景裡的步驟全部反向答。

問題:

1。問題:填土路基施工要點有哪些?

答案:(1)排除原地面積水,清除樹根、雜草、淤泥等。應妥善處理墳坑、井穴、樹根坑的坑槽,分層填實至原地面高。

(2)填方段內應事先找平,當地面橫向坡度陡於 1:5 時,需修成臺階形式,每層臺階高度不宜大於 300mm,寬度不應小於 1。0m。

(3)分層填土,壓實。

(4)碾壓先輕後重,最後碾壓應採用不小於 12t 級的壓路機。

(5)填方高度內的管涵頂面填土 500mm 以上才能用壓路機碾壓。

(6)路基填方高度應按設計標高增加預沉量值。

2。問題:石灰穩定類基層和水泥穩定類基層的壓實與養護要點有哪些?

答案:(1)壓實係數應經試驗確定。

(2)攤鋪好的石灰穩定土應當天碾壓成活,碾壓時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2%範圍內。水泥穩定土宜在水泥初凝前碾壓成活。

(3)直線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應由兩側向中心碾壓;設超高的平曲線段,應由內向外碾壓。(此條同時適用於路基、基層、瀝青面層的壓實)

(4)縱向接縫宜設在路中線處,橫向接縫應儘量減少。

(5)石灰土壓實成活後應立即灑水養護,保持溼潤,直至上部結構施工為止;水泥土分層攤鋪時,應在下層養護 7d 後方可攤鋪上層材料。

(6)養護期應封閉交通。

3。問題:二灰穩定砂礫的壓實與養護要點有哪些?

答案:(1)每層最大壓實厚度為 200mm,且不宜小於 100mm。

(2)碾壓時採用先輕型、後重型壓路機碾壓。

(3)禁止用薄層貼補的方法進行找平。

(4)混合料的養護採用溼養,始終保持表面潮溼,也可採用瀝青乳液和瀝青下封層進行養護,養護期視季節而定,常溫下不宜小於 7d。

4。問題:混凝土路面的養護和開放交通的要點有哪些?

答案:養護:混凝土澆築完成後應及時進行養護,可採取噴灑養護劑或保溼覆蓋等方式;在雨天或養護用水充足的情況下,可採用保溫膜、土工氈、麻袋、草袋、草簾等覆蓋物灑水溼養護方式,不宜使用圍水養護;晝夜溫差大於 10℃以上的地區或日均溫度低於 5℃施工的混凝土面層應採用保溫養護措施。

開放交通: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彎拉強度 40%以後,可允許行人透過。混凝土完全達到設計彎拉強度且填縫完成後,方可開放交通。

5。問題:模板、支架及拱架的拆除原則是什麼?

答案: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應遵循先支後拆、後支先拆的原則。支架和拱架應按幾個迴圈卸落,卸落量宜由小漸大。每一迴圈中,在橫向應同時卸落、在縱向應對稱均衡卸落。簡支梁、連續梁結構的模板應從跨中向支座方向依次迴圈卸落;懸臂樑結構的模板宜從懸臂端開始順序卸落。

6。問題:預應力筋張拉應符合哪些要求?

答案:(1)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未要求時,不得低於強度設計值的 75%。且應將限制位移的模板拆除後,方可進行張拉。

(2)預應力筋張拉端的設定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曲線預應力筋或長度大於等於 25m 的直線預應力筋,宜在兩端張拉;長度小於 25m 的直線預應力筋,可在一端張拉。

當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張拉的預應力筋時,張拉端宜均勻交錯的設定在結構的兩端。

(3)張拉前應根據設計要求對孔道的摩阻損失進行實測,以便確定張拉控制應力值,並確定預應力筋的理論伸長值。

(4)預應力筋的張拉順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可採取分批、分階段對稱張拉。宜先中間、後上、下或兩側。

7。問題:沉入樁的施工要點有哪些?

答案:(1)預製樁的接樁可採用焊接、法蘭連線或機械連線,接樁材料工藝應符合規範要求。

(2)沉樁時,樁帽或送樁帽與樁周圍間隙應為 5~10mm;樁錘、樁帽或送樁帽應和樁身在同一中心線上;樁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 0。5%。

(3)沉樁順序:對於密集樁群,自中間向兩個方向或四周對稱施打;根據基礎的設計標高,宜先深後淺;根據樁的規格,宜先大後小,先長後短。

(4)施工中若錘擊有困難時,可在管內助沉。

(5)樁終止錘擊的控制應視樁端土質而定,一般情況下以控制樁端設計標高為主,貫入度為輔。

8。問題:先簡支後連續梁的施工要點有哪些?

答案: (1)臨時支座頂面的相對高差不應大於 2mm。

(2)應在一聯梁全部安裝完成後再澆築溼接頭混凝土。

(3)對溼接頭處的梁端,應按施工縫的要求進行鑿毛處理。永久支座應在設定溼接頭底模之前安裝。

(4)溼接頭的混凝土宜在一天中氣溫相對較低的時段澆築,且一聯中的全部溼接頭應一次澆築完成。溼接頭混凝土的養護時間應不少於 14d。

(5)溼接頭應按設計要求施加預應力、孔道壓漿;漿體達到強度後應立即拆除臨時支座,按設計規定的程式完成體系轉換。同一片梁的臨時支座應同時拆除。

9。問題:水池的止水帶施工要點有哪些?

答案:(1)塑膠或橡膠止水帶接頭應採用熱接,不得采用疊接。接縫應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脫膠現象;T 字接頭、十字接頭和 Y 字接頭,應在工廠加工成型。

(2)金屬止水帶接頭應按其厚度分別採用摺疊咬接或搭接;搭接長度不得小於 20mm,咬接或搭接必須採用雙面焊接。

(3)金屬止水帶在伸縮縫中的部分應塗防鏽和防腐塗料。

(4)止水帶安裝應牢固,無孔洞、撕裂、扭曲、褶皺,位置準確,其中心線應與變形縫中心線對正,止水帶不得有裂紋、孔洞等。不得在止水帶上穿孔或用鐵釘固定就位。

10。問題:預製拼裝水池的現澆壁板縫混凝土施工要點是怎樣的?

答案:(1)壁板接縫的內模宜一次安裝到頂;外模應分段隨澆隨支。分段支模高度不宜超過1。5m。

(2)澆築前,接縫的壁板表面應灑水保持溼潤,模內應潔淨;接縫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規定,設計無要求時,應比壁板混凝土強度提高一級。

(3)澆築時間應根據氣溫和混凝土溫度選在壁板間縫寬較大時進行;混凝土如有離析現象,應進行二次拌合;混凝土分層澆築厚度不宜超過 250mm。並應採用機械振搗,配合人工搗固。

(4)用於接頭或拼縫的混凝土或砂漿,宜採取微膨脹和快速水泥,在澆築過程中應振搗密實並採取必要的養護措施。

11。問題:給排水管道溝槽開挖的施工要點有哪些?

答案:(1)人工開挖溝槽的槽深超過 3m 時應分層開挖,每層的深度不超過 2m。

(2)槽底原狀地基土不得擾動,機械開挖時槽底預留 200~300mm 土層,由人工開挖至設計高程,整平。

(3)槽底區域性超挖或發生擾動時,超挖深度不超過 150mm 時,可用挖槽原土回填夯實,其壓實度不應低於原地基土的密實度。

(4)排水不良造成地基土擾動時,擾動深度在 100mm 以內,宜填天然級配砂石或砂礫處理;擾動深度在 300mm 以內,但下部堅硬時,宜填卵石或塊石,並用礫石填充空隙並找平表面。

答題技巧:1。首先回答對錯。

2。二步答錯誤之處,首先寫(錯誤之處在於不符合規範),然後抄背景,如果不知道錯在那裡,將背景裡有關質量施工時的步驟全部認為是錯的,反正錯了不扣分。

3。三步答正確做法,(首先寫正確的做法是根據規範)如果萬一不知道正確做法,將背景裡的步驟全部反向答。

問題:

1。問題:填土路基施工要點有哪些? 答案:(1)排除原地面積水,清除樹根、雜草、淤泥等。應妥善處理墳坑、井穴、樹根坑的坑槽,分層填實至原地面高。(2)填方段內應事先找平,當地面橫向坡度陡於 1:5 時,需修成臺階形式,每層臺階高度不宜大於 300mm,寬度不應小於 1。0m。(3)分層填土,壓實。(4)碾壓先輕後重,最後碾壓應採用不小於 12t 級的壓路機。(5)填方高度內的管涵頂面填土 500mm 以上才能用壓路機碾壓。(6)路基填方高度應按設計標高增加預沉量值。

2。問題:石灰穩定類基層和水泥穩定類基層的壓實與養護要點有哪些?

答案:(1)壓實係數應經試驗確定。(2)攤鋪好的石灰穩定土應當天碾壓成活,碾壓時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2%範圍內。水泥穩定土宜在水泥初凝前碾壓成活。(3)直線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應由兩側向中心碾壓;設超高的平曲線段,應由內向外碾壓。(此條同時適用於路基、基層、瀝青面層的壓實)(4)縱向接縫宜設在路中線處,橫向接縫應儘量減少。(5)石灰土壓實成活後應立即灑水養護,保持溼潤,直至上部結構施工為止;水泥土分層攤鋪時,應在下層養護 7d 後方可攤鋪上層材料。(6)養護期應封閉交通。

3。問題:二灰穩定砂礫的壓實與養護要點有哪些?

答案:(1)每層最大壓實厚度為 200mm,且不宜小於 100mm。(2)碾壓時採用先輕型、後重型壓路機碾壓。(3)禁止用薄層貼補的方法進行找平。(4)混合料的養護採用溼養,始終保持表面潮溼,也可採用瀝青乳液和瀝青下封層進行養護,養護期視季節而定,常溫下不宜小於 7d。

4。問題:混凝土路面的養護和開放交通的要點有哪些?

答案:養護:混凝土澆築完成後應及時進行養護,可採取噴灑養護劑或保溼覆蓋等方式;在雨天或養護用水充足的情況下,可採用保溫膜、土工氈、麻袋、草袋、草簾等覆蓋物灑水溼養護方式,不宜使用圍水養護;晝夜溫差大於 10℃以上的地區或日均溫度低於 5℃施工的混凝土面層應採用保溫養護措施。開放交通: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彎拉強度 40%以後,可允許行人透過。混凝土完全達到設計彎拉強度且填縫完成後,方可開放交通。

5。問題:模板、支架及拱架的拆除原則是什麼?

答案: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應遵循先支後拆、後支先拆的原則。支架和拱架應按幾個迴圈卸落,卸落量宜由小漸大。每一迴圈中,在橫向應同時卸落、在縱向應對稱均衡卸落。簡支梁、連續梁結構的模板應從跨中向支座方向依次迴圈卸落;懸臂樑結構的模板宜從懸臂端開始順序卸落。

6。問題:預應力筋張拉應符合哪些要求?

答案:(1)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未要求時,不得低於強度設計值的 75%。且應將限制位移的模板拆除後,方可進行張拉。(2)預應力筋張拉端的設定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曲線預應力筋或長度大於等於 25m 的直線預應力筋,宜在兩端張拉;長度小於 25m 的直線預應力筋,可在一端張拉。當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張拉的預應力筋時,張拉端宜均勻交錯的設定在結構的兩端。(3)張拉前應根據設計要求對孔道的摩阻損失進行實測,以便確定張拉控制應力值,並確定預應力筋的理論伸長值。(4)預應力筋的張拉順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可採取分批、分階段對稱張拉。宜先中間、後上、下或兩側。

7。問題:沉入樁的施工要點有哪些?

答案:(1)預製樁的接樁可採用焊接、法蘭連線或機械連線,接樁材料工藝應符合規範要求。(2)沉樁時,樁帽或送樁帽與樁周圍間隙應為 5~10mm;樁錘、樁帽或送樁帽應和樁身在同一中心線上;樁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 0。5%。(3)沉樁順序:對於密集樁群,自中間向兩個方向或四周對稱施打;根據基礎的設計標高,宜先深後淺;根據樁的規格,宜先大後小,先長後短。(4)施工中若錘擊有困難時,可在管內助沉。(5)樁終止錘擊的控制應視樁端土質而定,一般情況下以控制樁端設計標高為主,貫入度為輔。

8。問題:先簡支後連續梁的施工要點有哪些?

答案: (1)臨時支座頂面的相對高差不應大於 2mm。(2)應在一聯梁全部安裝完成後再澆築溼接頭混凝土。(3)對溼接頭處的梁端,應按施工縫的要求進行鑿毛處理。永久支座應在設定溼接頭底模之前安裝。(4)溼接頭的混凝土宜在一天中氣溫相對較低的時段澆築,且一聯中的全部溼接頭應一次澆築完成。溼接頭混凝土的養護時間應不少於 14d。(5)溼接頭應按設計要求施加預應力、孔道壓漿;漿體達到強度後應立即拆除臨時支座,按設計規定的程式完成體系轉換。同一片梁的臨時支座應同時拆除。

9。問題:水池的止水帶施工要點有哪些?

答案:(1)塑膠或橡膠止水帶接頭應採用熱接,不得采用疊接。接縫應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脫膠現象;T 字接頭、十字接頭和 Y 字接頭,應在工廠加工成型。(2)金屬止水帶接頭應按其厚度分別採用摺疊咬接或搭接;搭接長度不得小於 20mm,咬接或搭接必須採用雙面焊接。(3)金屬止水帶在伸縮縫中的部分應塗防鏽和防腐塗料。(4)止水帶安裝應牢固,無孔洞、撕裂、扭曲、褶皺,位置準確,其中心線應與變形縫中心線對正,止水帶不得有裂紋、孔洞等。不得在止水帶上穿孔或用鐵釘固定就位。

10。問題:預製拼裝水池的現澆壁板縫混凝土施工要點是怎樣的?

答案:(1)壁板接縫的內模宜一次安裝到頂;外模應分段隨澆隨支。分段支模高度不宜超過1。5m。(2)澆築前,接縫的壁板表面應灑水保持溼潤,模內應潔淨;接縫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規定,設計無要求時,應比壁板混凝土強度提高一級。(3)澆築時間應根據氣溫和混凝土溫度選在壁板間縫寬較大時進行;混凝土如有離析現象,應進行二次拌合;混凝土分層澆築厚度不宜超過 250mm。並應採用機械振搗,配合人工搗固。(4)用於接頭或拼縫的混凝土或砂漿,宜採取微膨脹和快速水泥,在澆築過程中應振搗密實並採取必要的養護措施。

11。問題:給排水管道溝槽開挖的施工要點有哪些?

答案:(1)人工開挖溝槽的槽深超過 3m 時應分層開挖,每層的深度不超過 2m。(2)槽底原狀地基土不得擾動,機械開挖時槽底預留 200~300mm 土層,由人工開挖至設計高程,整平。(3)槽底區域性超挖或發生擾動時,超挖深度不超過 150mm 時,可用挖槽原土回填夯實,其壓實度不應低於原地基土的密實度。(4)排水不良造成地基土擾動時,擾動深度在 100mm 以內,宜填天然級配砂石或砂礫處理;擾動深度在 300mm 以內,但下部堅硬時,宜填卵石或塊石,並用礫石填充空隙並找平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