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什麼特別愛種葫蘆(圖)

康熙為什麼特別愛種葫蘆(圖)

皇帝親自扶犁種田,這是不少清宮劇中常有的情節。根據史料記載,皇帝耕種的這個地方名為豐澤園,位於如今的中南海瀛臺以北。

在當時的清朝禁苑中,豐澤園是一處特殊的存在。據《清宮史續編》記載,豐澤園是由康熙皇帝修建的,園內有幾畝田地,每年春耕時分,身為“九五之尊”的康熙皇帝,脫去龍袍,挽著衣袖,手執鞭子跟在犍牛後耕種。他在那裡種植稻穀,採桑養蠶,史稱“勸課農桑”,以表示對農業生產的重視。與他那些只是做樣子的後代不同,在那裡,康熙皇帝培育出了後來被民間稱為“御稻米”的早熟稻。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豐澤園內還種植著一種特殊的植物——葫蘆。這可不是普通的葫蘆,而是一種能按照人的意志生長成特定形狀的葫蘆,業內人稱“範制葫蘆”,也稱“匏(p o)器”。這並非虛妄的傳說,除了史書記載,還有乾隆皇帝的御詩為證:“園開豐澤重農圃,蔬匏爾時種於此。”詩中所說的“匏”,即為匏器。

乾隆皇帝和他的祖父康熙皇帝一樣,也喜歡匏器,在其《御製詩集》中,提到匏器的作品超過10首。

康熙、乾隆兩位皇帝喜歡的匏器到底是怎樣一種器物?作為一種工藝品,匏器的水平不一,什麼樣的匏器才能贏得他們的喜愛?看看天津博物館儲存的乾隆御賞款折方開光人物紋匏制瓶,就能管窺一二。

關於匏器的出現年代說法不一,民國時期的古文字學家、金石篆刻家商承祚在他的著作《長沙古物見聞記》中提到過一種“楚匏”,而根據較為確切的史料記載,匏器出現於唐代。

葫蘆幼小時,將內部雕刻有花紋的模具套在小葫蘆上,葫蘆在模具的抑制下不能自由生長,只能在有限的空間內按照模具的形狀生長。秋天時,待葫蘆撐足了模具內的空間,便將模具打碎或者開啟。之後將葫蘆晾乾,就得到了印有各種圖案的“範制葫蘆”,其中“範”,為“規範”之意。

這就是匏器大概的製作過程,通常被稱為“範匏”,從理論上講這並不複雜,但據天津博物館器物研究部工藝組研究人員謝玉梅老師介紹,最後能夠成形者“萬中無一”。

關於匏器的出現年代說法不一,民國時期的古文字學家、金石篆刻家商承祚在他的著作《長沙古物見聞記》中提到過一種“楚匏”,稱楚墓曾經出土過高28釐米的匏器,其上有的部位是“納幼葫蘆於竹管中”製作而成。著名的文物大家王世襄曾經遺憾地表示,只可惜這件文物出土後已經“化作飛塵,無從觀察研究”。因為沒有實物,很多學者不同意只靠商承祚的記載就認定匏器出現於戰國時期。

根據較為確切的史料記載,匏器出現於明代。明代謝肇淛曾經記載,他在市場上見到了不少長成方形的葫蘆,而且有的葫蘆上有凸出的詩文,他推測這應該是“生時板夾使然”。王世襄覺得,“板夾”即“木範”。

如果這種說法可信,明朝時匏器在民間就已經較為流行。這種形成並流行於民間的工藝品是如何得到皇帝喜愛的呢?除了葫蘆器本身的工藝之美,恐怕還與葫蘆的悠久歷史、天然之美和吉祥寓意密不可分。

匏器不僅具有天然葫蘆素雅、光潔的美感,又增添了加工後的藝術美感。康熙皇帝下令在豐澤園內範匏並派專人管理,可見其對匏器的喜愛程度。他多次將匏器賞賜給大臣和兒孫,還當做禮物贈送給藩王和外國使臣。

1973年之前,中國人並不知道被古人稱之為“壺”“匏”的葫蘆是何時出現的。那一年,浙江餘姚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中出土了“葫蘆子”,人們才知道早在7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葫蘆。

葫蘆最初並不是觀賞之物,而是既可以吃又可以用。根據《農書》記載,葫蘆嫩的時候可以素炒,可以炒肉,可以做蜜果,還可以切成條曬乾食用。小葫蘆可以做水杯,長柄葫蘆可以做噴壺,腰部較細的葫蘆可以盛藥,味道苦的葫蘆可以治病。此外,葫蘆成熟之後還可以做成葫蘆絲。考古植物學家遊修齡曾經說,我國對葫蘆的使用可謂“舉世無雙”。

在實用價值之外,葫蘆一直被文人雅士所推崇。唐代詩人張說有一首《詠瓢》,說盡了天然葫蘆之美:“美酒酌懸瓢,真淳好相映……雅色素而黃,虛心輕且勁。豈無雕刻者,貴此成天性。”蘇東坡泛舟遊赤壁,寫下了著名的前後《赤壁賦》,當時用來盛酒的容器,就是葫蘆。

康熙皇帝曾將一個四方形的葫蘆筆筒賜給他鐘愛的孫子弘曆。幾十年以後,已經成為皇帝的弘曆睹物思人,在《詠葫蘆筆筒》一詩中深情寫下了“豈知貯筆成清供,徒憶含飴拜聖恩”的詩句,對祖父的思念躍然紙上。與祖父相比,乾隆對匏器的喜愛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究竟喜愛到什麼程度?用他的一句詩來說,是“摩挲不忍釋諸手”。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康熙和乾隆年間,不僅是豐澤園中,就連民間都擴大了葫蘆的種植面積,匏器的數量和質量大為提高。著名金石學家吳士鑑說:“乾隆年所制者尤為樸雅。”乾隆年間太后過壽時,收到的禮物中也有大量的葫蘆器。

在傳世匏器中,康熙、乾隆兩朝製作的匏器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即均有“賞玩”款識。比如,讓乾隆愛不釋手的那件匏器,底部即有“康熙御玩”款識。天津博物館收藏的這件葫蘆瓶,瓶底款識居中為渠花,四角有楷書“乾隆賞玩”款,表明這曾經是乾隆賞玩之物

康熙、乾隆年間的匏器多為文玩擺件,但作為其製作原料的葫蘆卻有另外的用途——養鳴蟲。養鳴蟲的葫蘆分為兩種:一種是天然形狀即適合飼養鳴蟲的葫蘆,還有一種是被康熙祖孫二人所喜愛的“範制葫蘆”。

有文獻記載,乾隆年間民間已經開始用天然的葫蘆飼養鳴蟲。講究的人家,養鳴蟲的葫蘆必定精雕細刻,更有甚者“銀鑲牙嵌”,而後將鳴蟲置於葫蘆之內,揣入懷中。清代人所寫“忽地懷中輕作響,葫蘆裡面叫蟈蟈”一詩頗為形象。

那麼,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是否用他們所鍾愛的匏器來養鳴蟲呢?康熙皇帝曾經做過一首名為《絡緯養至暮春》的詩,其中有一句為:“秋深厭聒耳,今得錦囊盛。”絡緯為一種鳴蟲。乾隆皇帝後來為這首詩作序時稱,他的祖父命人在暖室中養絡緯,設宴時常把絡緯放在繡籠中,聽其鳴叫。康熙皇帝所說的“錦囊”和乾隆皇帝所說的“繡籠”都是絲織品。

基於此,王世襄在他的文章中推測說,康熙至乾隆年間,宮中並未用葫蘆養鳴蟲,“不然,以弘曆愛範匏之深,豈能不言及之。”由此,他認為乾隆時宮中是否用“範制葫蘆”蓄養鳴蟲“有待作進一步之考證”。

如今傳世的養鳴蟲的“範制葫蘆”多為道光年間之後的作品,而且大部分都是蟈蟈籠。其原因,從一個流傳在民間的故事可以推測一二,故事講到清朝有一位皇帝,命人將一萬隻蟈蟈置於大殿之上,並取“蟈”與“國”的諧音,將蟈蟈齊鳴之聲稱為“萬國來朝”。所以,宮中所飼養的鳴蟲大多是蟈蟈,而“範制葫蘆”在很長時間內只流行於宮中和社會的上層。

乾隆之後,宮中“範制葫蘆”的製作沒有可供查閱的文獻,據老人回憶,其規模大為縮小,只在慈寧宮的花園中製作小型的匏器,反倒是宮廷之外的不少王公府第開始大量製作。

康熙為什麼特別愛種葫蘆(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