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01

隨心而居

【 帶著房子去流浪 】

位於西班牙馬德里的Abaton建築公司,常年致力於用環保材料打造建築,多次因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貢獻而獲獎。可移動小屋是Abaton的新創造,使人們可以隨心而居。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 可移動小屋

27平米的小屋裡,起居室、餐廳、裝備齊全的浴室、雙人臥室,一應俱全。保證兩個人可以一起舒適地生活。推開外層的木板門,是巨大的玻璃門,坐在屋裡就可看日出日落,雲捲雲舒。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Abaton選用西班牙冷杉、本地木材和灰水泥刨花板建造小屋,所用材料環保、可回收。木房體積小,十分方便運輸,置於心儀之處。即使不得已需要拆卸,也只需一個小時便可完成組裝。對於嚮往遊牧生活者和探險愛好者,這樣的移動小屋是最合適不過了。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02

模組化度假屋

【 生活在遙遠的景色中 】

MAPA Architects對於位於巴西的可移居度假小屋MINIMOD 探索設計開始於2009年,一直持續到現在。它的第一個原型是在阿雷格里港建造的,並被放置在南部野生景觀中的湖泊附近。第一代的小屋,位於山頂的一個風景優美的位置,平面是一個交叉的十字形。小屋中的每個空間都會看到一個不同的風景,允許周邊的連續變化的光環境:黎明,白天,日落和夜晚,來擁抱這座建築。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 可移居度假小屋

第二處的小屋被擺放在路上,向著它南邊的一個小池塘,這個建築隱藏在地區的鄉土植被之中。使用與上面一處十字架形態的小屋使用了相同數量的模組,但組織成為一條直線,並與山麓的坡度平行,一個延伸出來的附加的露臺與建築整合在一起。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MINIMOD Catuaba 的模組都在聖保羅大都會附近工業城鎮中的工廠建成。這些模組會被運送至150公里以外的地方,在起重機的幫助下在現場安裝。地理位置上,這兩個第一代的 MINIMOD Catuaba 位於相距1000米的地方。因此,他們採用不同的空間組合方式作為不同自然環境的響應。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03

“水中的房子”

【 四處飄蕩的旅行設施 】

DD16是一座體量緊湊的模組化住宅,適合安裝在較為偏僻或氣候較為極端的地區。該住宅由兩個在工廠製造的模組構成。該房屋被構想為一個可以隨處移動的旅行設施,其每個細節均經過了仔細考量,可適應非常惡劣的氣候條件。相比於普通的住宅,所有的結構部件和內部裝飾均能夠根據使用需求進行調整。建築的框架由帶有卡口的層壓木構成,能夠幫助降低結構的重量並減少冷橋的出現。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 模組化住宅

聚氨酯泡沫塑膠被用作保溫層,其硬度能夠幫助減少內部包層材料的使用。外牆飾面採用了複合鋁板,形成完整的無縫表面。這種輕型的材料能夠抵擋來自環境的侵襲,同時也被運用在廚房的牆面。室內空間充分地展現了小體量所蘊含的潛力,同時提供了儘可能舒適的空間。住宅中包含了帶有淋浴間的浴室、雙人床、餐桌以及可以安裝柴火爐的自由空間。

寬闊的窗戶和充足的光線增強了空間的視覺效果。室內裝飾也採取了相同的手法,呈現出堅固、輕盈且高效的特徵。隱藏的壁龕被用於存放物品,部分傢俱還可以進行改裝或摺疊。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在DublDomClub的支援下,住宅目前正在以出租屋的形式進行測試,在眾多客戶的使用之後,住宅將得到來自不同人群的測試反饋。被測試者將會划船進入漂浮在水上的住宅,並在裡面度過一整天。被測試的住宅位於莫斯科附近,朝向樹木的玻璃立面會使人如同置身於森林地帶的野湖。房屋隨著風吹轉向不同的方向,帶來持續變化的室外圖景。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04

廢棄零件的組裝“魔術”

【 自行搭建低成本可移動小屋 】

invisible studio近日利用施工廢棄材料以及當地的未處理溼木材建造出一座可移動房屋原型。這一名為“trailer(拖車)”的小屋配備一個可移動有輪子的轉向架,使其可以在任何公路上運輸,無需移動時再從金屬底架上滑下即可。整座小屋僅花費2萬英鎊便可建造完成,為居住者提供了價格實惠的多功能空間,不僅如此,專案還面向自己動手建造的人們推出一個零件套裝,幫助他們自行建造以滿足不同需求。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 “trailer(拖車)”小屋

invisible studio在構建房屋的多個部分時都採用了廢棄材料,具體包括絕緣層、門以及照明設施。戶外部分,“trailer”小屋表面被瓦楞玻璃纖維板與鋼板覆蓋,室內部分則使用了木模板,還用藍色繩索邊角料製作出欄杆與扶手,山牆一端安裝有高效能連鎖的聚碳酸酯板作為“玻璃”,將充足的自然光照引入室內。利用“相同部分”的125 x 50毫米尺寸的木材,設計者按照要求為十字框架構建出結構分割槽,這種構建方式也讓整個建造過程變得更加經濟實用。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05

利用城市水道空間

【 實現半船半屋的微縮生態系統 】

Carl Turner的方案是一個半船半住宅的建築,試圖重現船在海上航行時自然形成的一個微縮的生態系統。因此,空間和資源在這裡都被視為稀缺物品。建築師描述道:“我們正在發展一個緊湊且可以漂浮的住宅概念,這種想法是為了迴應未被充分利用的城市水道空間,並應對英國以及全球範圍內出現的洪水增多的問題。”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 半船半住宅建築

設計試圖重現船在海上航行時自然形成的一個微縮的生態系統。住宅由一系列的元件組成,這些元件可以由卡車或駁船運送到場地,然後抬升到位。房子本身是一個具有絕緣橡膠塗層的木材方盒子,坐落在一個20米乘7米的浮板上。房子兩側的面板創造了外層表皮結構,以及方案後端的冬季花園。這些亮片還將支援光伏電池板,能夠產生電和熱水。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06

林中的神秘“洞穴”

【 跳脫空間束縛的沉浸式體驗 】

由建築工作室Miller Kendrick建立的Arthur‘s Cave,名字來自一個著名的傳說:一個可能會被發現一次,但再也尋找不到的洞穴。給這個突然出現在森林中的酒店,增加了份神秘感。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 Arthur’s Cave

設計靈感來自威爾士的古老風景,但採用的是現代的施工技術。它主要採用數控切割樺木膠合板,這種微型結構由一系列“骨頭”組成,拼圖式緊密固定。膠合板還被用到內部的配件和固定,像浴缸和水槽。這個小屋裡面配備了小型日誌爐,冷熱水,由光伏電池供電的LED照明燈和自堆肥的衛生間。當然還有一張床,一個小浴室 和 一個可以坐著放空的角落。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花了四個星期來製作,Arthur’s Cave可以被放置在任何一個和城市隔離開的森林中,所以客人能讓自己完全沉浸在大自然中。也和這個傳說一樣,在住客離開之後,酒店就會在大自然中消失……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07

快速安裝的庇護所

【 為應急難民而設計 】

快速建造避難所(SURI)由西班牙 Suricatta Systems 公司設計,易於運輸和組裝,同時仍可為個人和家庭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SURI 的設計包括可摺疊並連線的部分,以建立各種尺寸和功能的單元。其優勢在於,這是一個模組化系統,可以進行組裝以建立從家庭住宅,到醫療中心的各種設施。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 快速建造避難所(SURI)

SURI的使用壽命為10年,所有使用的材料都是可回收或可生物降解的。外殼系統由輕質框架組成,四周是多層杜邦特衛強(DuPont Tyvek)用於建築的抗紫外線透氣膜。屋頂集水系統將雨水過濾成飲用水,可調節光圈可用於控制室內的光照,而太陽能電池板可滿足棲息地的生活需求。建築牆壁也經過處理,以保護居民免受蚊蟲的侵害。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08

迴歸人類社會原點

【 建築師的荒漠理想之城 】

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以北70多英里荒漠的沙丘上,靜靜躺著一個龐大的建築群,方塊、半圓等各種圖形互相穿插交錯,如果不是絲柏和橄欖樹的點綴,很難能注意到它的存在。而如果你不走近,更會難以相信這裡竟仍有一個社群,一種“理想文明”的存在。

這是義大利建築師Paolo Soleri在1970年前以追求“低消耗、可持續、高效率”的建築理念,設計和規劃的理想之城。他期望和他有共同理想的人可以移居於此,共建一個一起創造玩耍、自給自足的小社會。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 建築師的荒漠理想之城

他吸引了很多建築師和藝術家來到這裡,透過教授各種技能,比如建房子、種菜、陶藝、甚至導遊、煮咖啡,移居者最後都能在這裡得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工作和一間擁有無敵沙漠風景的現代主義風格公寓。小城也在居民的耕耘下日益壯大,他們擁有廣場、泳池、劇院、基金會等等…這50多年間據說有超過7000多名居民曾經居住在這裡,還有很多家庭在這裡養育了自己的孩子。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易境設計|帶著房子去流浪

▍圖文來源:百色民宿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