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乾貨」之四:用四種形式,走出兩個誤區,文章才能言之有物

文章要言之有物,離不開實踐的探索。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參與社會實踐、掌握實踐知識對機關文字工作者十分重要。機關文章要言之有物一定走出“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誤區,走出“沒有時間”的誤區。

走出“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誤區。

事實上這句話對於機關寫作來說絕非可能,有些文稿之所以寫得空洞無物、脫離實際,就是因為“不出門”,缺乏實際支撐,不瞭解基層情況,不明白基層幹部和群眾的所需所想所盼。有的同志以為讀了很多書、學習了很多檔案、掌握了很多精神,對上級的一些精神要求可以說是滾瓜爛熟,但是起草的檔案就是一紙空文,漂浮在天上,落不到實處,就是因為太空泛,沒有實際支撐,解決不了實際問題。機關文章不是為了寫作而寫作,不是為了擺架子做樣子的,是要正兒八經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只有深入實踐,掌握第一手資料,才能使文章全面、實在、管用。否則,就算你寫得天花亂墜,也只是一紙空文。

「寫作乾貨」之四:用四種形式,走出兩個誤區,文章才能言之有物

走出“沒有時間實踐”的誤區。

有些同志不是不知道實踐出真知的重要性,會說機關的事情紛繁複雜,每天報不完的報表、報告,發不完的通知,籌備不完的會議,沒有時間去實踐去一線察民情解民憂,實際上,這些大部分是懶惰的思想使然,給自己不願參與實踐找藉口而已,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從實踐得來的知識,往往能更好的應用於文章當中,往往能給文章增色增重不少,更能避免了“擠牙膏”寫文章的痛苦和難受。

「寫作乾貨」之四:用四種形式,走出兩個誤區,文章才能言之有物

事實上,走出這兩個誤區,我們不管面對如何紛繁複雜的體制內工作,也能透過多種方式接觸實踐,參與實踐,掌握實踐知識。

——有目的性的介入某項工作中。

梳理自身知識儲備的短處,帶著目的性介入到某一項或幾項工作中去實踐,掌握該項工作的性質、特點及相關知識,比如你對招商引資不熟悉,你可以參與一至兩個招商引資專案,全程關注和參與,瞭解流程、細節等等。總之就是要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辦法,多介入、多參與,精準學習,慢慢積累。

——調查研究掌握一手資料。

要結合文章需要的內容以及自身需要強化的知識,確定課題和重點,開展調查研究,做好調研記錄,掌握第一手資料,調研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透過實地調研、陪同領導調研或者書面調研的方式進行,積累素材,掌握情況,給文章的擬寫奠定好基礎。

「寫作乾貨」之四:用四種形式,走出兩個誤區,文章才能言之有物

——利用接近領導或者參加會議的形式獲取知識。

領導者既是指揮者又是實踐者,既是督戰者又是參戰者,領導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調研,多次深入一線調查研究、掌握情況、作出決策。文字工作者可以接近領導陪同領導調研的方式來掌握情況。同時也能在領導調研的講話中領會領導的意圖、想法和實踐打算,並把掌握的資料運用到文章中去,寫出的文稿才能符合領導的意圖和“胃口”。同時參加會議做好相關筆記,在領導的講話、業務部門的發言中掌握實踐資料。

——多向專業人士請教。

要學會取長補短,文字工作者畢竟不是一線人員,在日常接觸各級報來的文字材料中確實能掌握一些基本情況,但是不論廣度、深度還是可信度上都存在一定修飾和遺漏,這種間接獲得實踐知識的方式,並不能完全滿足寫作需要,這就需要我們主動向人請假,切忌“閉門造車”,一些專業的問題必須專業的人士來解答,專業的事情還得專業的人來做,我們在文稿擬寫的時候,涉及到綜治信訪、司法執法、發展改革等專業性的問題時,一定要向行家請教,要虛懷若谷,放得下身份和架子,千萬不能不懂裝懂、似懂非懂、狂妄自大、自己糊弄自己。

「寫作乾貨」之四:用四種形式,走出兩個誤區,文章才能言之有物

【結語】

總之,實踐的內容博大精深,要讀懂它、用好它非一日之功,要持之以恆、鍥而不捨,才能提升修為、提高境界。爬格子的同志,要克服懶惰思想,多參與基層實踐,參與專項工作、參與脫貧攻堅、參與駐村幫扶,技能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也能提升自身的才幹,更能為自己走上領導崗位奠定好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