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客觀分析究竟文科和理科誰更重要

縱觀古代上千年,關於文化思想的理論著作一堆,這是中華文明的根基,某種程度上是傳承,但是骨子裡的皈依也造成了實踐的短缺。

舉例說明:孔孟老莊到程朱理學再到一祖三宗留下太多思想文化的洋洋大河。著作也超過上萬冊。而理論實踐的乏善可陳。知道周敦頤和孟浩然的人遠遠超過知曉酈道元和宋應星。

古往今來客觀分析究竟文科和理科誰更重要

近代以來被西方打醒了,最近幾十年瘋狂發展務實學問,基建和設施一步步完善,大量經世致用實用人才功不可沒。其實清代的時候,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但是經世致用的工科卻匱乏。沒有趕上工業革命,所以到造成理論與實踐的脫節,還沉迷於自我的王朝天夢。

《圓明園的毀滅》大量建築被燒燬。中華文明上千年以來無數的能工巧匠建造的世界上舉世無雙的著名建築,但是這些能工巧匠身份低微,我們只能稱作為手藝人。而過分的推崇文人墨客,所以導致思想的泛濫與璀璨。但是單純的依靠思想的蓬勃,顯然是無法讓一個國家富強,今世致用,肆意長技以制夷,他提出了一種可行性的探究路線。

我們所熟知的能工巧匠可能只有李冰、李春、林徽因的人了。而我們所熟知熟知的文人墨客,思想家數不勝數。

古往今來客觀分析究竟文科和理科誰更重要

即便是白丁家族在吃飯席間觥籌交錯婦女忙著帶孩子大人也要說上幾句祖宗家訓歷來如此這樣的文化殘餘,有時候很難分得清胡說八道還是一本正經。但是大多數也是內心一種執念吧,靈魂的混亂與寄託無處安放罷。

說到這,思想的反覆滌盪也就沒有太大實用價值。但是文明與時代衝撞造成人的患得患失舉棋不定,也讓人精神凝滯和疲憊,可見凡事無法絕對。

放棄這些,好好簡單生活,從此幸福度日,我輩方才繼往開來。也別說祖上如何忠孝悌義,從此刻開始清醒過活,不再拘泥古今是非。回到自然的本我,盡是歸途也是前途。

自此,在實踐裡檢驗真理,讓身體比靈魂更快一步,至少讓其健康無憂,笑看風雲。

好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進行了及時的反思與改革。大量的培養了理工科類實踐性的人才。為我國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和飛翔的翅膀。

但是由於起點比西方國家發達國家。晚了太多,所以到現在來說依舊還有很大的差距,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我們還要堅定這樣的一種理念,繼續讓中國在高速的發展道路上繼續馳騁。

現在很流行一個詞語叫內卷。其實中華文化幾千年以來思想的內卷或者是體制內部的形式內卷已經太多了。最早的時候,從戰國的百家爭鳴,漢朝時候的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實也是一種思想的內卷。所以造成統治階級的上層思想在一段安定祥和的時間段,總會想出一些新的理論或者是思想流派來進行精神上的騰飛。

古往今來客觀分析究竟文科和理科誰更重要

所以理論和實踐理工和文史造成了一種不平衡。最近幾十年得到了一種逆轉。所以如果堅持這樣一種比例的話,我相信中國的發展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