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為儲存經卷佛像主持修建此塔、古都西安的象徵——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唐 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的 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 永徽三年(652年), 玄奘為儲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後加蓋至九層,再後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後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 佛塔這種古印度佛寺的建築形式隨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華夏文化的典型物證,是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誌性建築。大雁塔作為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 世界遺產名錄》。

玄奘為儲存經卷佛像主持修建此塔、古都西安的象徵——大雁塔

民間人士道:“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大雁塔原稱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國唐朝佛教建築藝術傑作。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塔內有木梯可盤登而上。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整個建築氣魄宏大,造型簡潔穩重,比例協調適度,格調莊嚴古樸,是儲存比較完好的樓閣式塔。在塔內可俯視西安城。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標誌性建築和著名古蹟,是古城西安的象徵。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繪製的便是這座著名古塔。

玄奘為儲存經卷佛像主持修建此塔、古都西安的象徵——大雁塔

唐代詩人岑參曾在詩中讚道:“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大雁塔的恢宏氣勢由此可見。

玄奘為儲存經卷佛像主持修建此塔、古都西安的象徵——大雁塔

塔的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桅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西門楣為阿彌陀佛說法圖,圖中刻有富麗堂皇的殿堂。畫面佈局嚴謹,線條遒勁流暢,傳為唐代畫家閻立本的手筆。底層南門洞兩側鑲嵌著唐代書法家褚遂良所書,唐太宗李世民所撰《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所撰《述三藏聖教序記》兩通石碑,具有很高藝術價值,人稱“二聖三絕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