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其實是一個“猴子”的逆襲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是我們每一個讀過這本書的人的心目中永恆的英雄,也是一隻猴子的逆襲之路,從一隻頑劣的石猴到美猴王,再到孫悟空、弼馬溫、齊天大聖、再到最後取經完成的成為鬥戰勝佛。

《西遊記》其實是一個“猴子”的逆襲

從石猴到聖佛,是一個不得不為的過程和職業磨礪,在這個過程中孫悟空進行了痛苦的自我割捨,最終實現了從人到神的自我完善,和現實中的我們是何其的相似。

石猴出世,此時的悟空就好似呱呱墜地的嬰孩,他的生活中充滿了調皮,天真,快活和自由。

一切遵循快樂原則,無憂無慮的生活就好。

可是,一隻老猴子的死亡,激發了他對人生無常的恐懼和對長生不老的追求,為此他不惜放棄美猴王的優越生活,雲遊仙山,求取長生之道。

《西遊記》其實是一個“猴子”的逆襲

最終投在斜月三星洞須菩提祖師爺的門下,學得七十二般變化,練就了一身本領。

以大鬧天宮為起點,這是孫悟空與社會的全面第一次接觸,然而在這一次的接觸中,他對自我的定位和社會的反饋嚴重失衡。

這就好比剛剛步入社會的青年,心高氣傲,鬥志昂揚,夢想著要改變這個世界,藐視一切,然而迎頭痛擊已經來臨,如來佛祖在書中是社會嚴酷規則的代表,在這個無限規則之下,一切都是那麼的脆弱和無助,孫悟空的夢想、豪情、傲氣,如以卵擊石一般被擊得粉碎,被壓在五指山下。

而剛剛步入社會,遭到社會迎頭一擊的我們,也曾經歷過這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逐漸清晰地認識了自我,對人生有了全新的追求和定義。

自從唐僧救他脫離五指山開始,這隻猴子開始了他的奇幻之旅,一路西去的路上,師徒四人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這些磨難,與其說是佛祖對他們四人預設的考驗,倒不如說是社會現實對孫悟空的諸般磨練。

這時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依然是他自我的象徵,充滿了暴力和慾望,孫悟空每每手舞金箍棒,準備大幹一場時,代表自我約束的緊箍咒就會想起使得孫悟空痛苦不堪,這正是孫悟空逆襲過程中的掙扎。

隨著距離靈山越來越近,唐僧念起緊箍咒的次數越來越少,原來需要緊箍咒控制的行為,也逐漸成為了一種自覺,當西天取經事成之後,孫悟空要求師傅去掉頭上的緊箍時,他頭上的緊箍卻已經自己消失了。

至此,我們再也看不到孫悟空孩提時代的那般無憂無慮的稚氣,也看不到童年時期的頑劣,青少年時期的狂妄,站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個理智成熟,擁有完整人格的社會人。

面對孫悟空從一隻頑劣的石猴到鬥戰勝佛的完美蛻變,我們再反觀自己的人生,何嘗不是經歷了同樣的過程呢!

《西遊記》其實是一個“猴子”的逆襲

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一方面我們渴望保持自己鮮活的個性,另一方面又渴求被社會所認可和接納,孫悟空的逆襲可謂充滿了艱辛和不易,我們從中也窺見了自己成長的影子,併為之深深感動,其實我們所有的改變,都是為了初心不變,現實生活中的你我何嘗不是跟孫悟空一樣,都在經歷著一場人生的蛻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