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超標、超預算、中途跑路,裝修中遇到的風險,如何依法維權?

十月、十一月是傳統裝修旺季,裝飾裝修家家有,對於很多初次裝修的消費者來說,因不熟悉裝修的流程和細節,又不具備相應的法律知識,難免在簽訂合同時出現過於簡單籠統、約定不明確不清晰等情況,而當前裝修市場尤其家庭裝修領域,施工方隨意增減項、工程進度拖延、裝修材料以次充好等情況時有發生,當遭遇這些裝修亂象、需要訴諸法律維護權益時,作為法院裁判重要依據的合同往往因簽訂時的“缺陷”給消費者帶來許多困擾。

甲醛超標、超預算、中途跑路,裝修中遇到的風險,如何依法維權?

甲醛超標、超預算、中途跑路,裝修中遇到的風險,如何依法維權?

甲醛超標、超預算、中途跑路,裝修中遇到的風險,如何依法維權?

甲醛超標、超預算、中途跑路,裝修中遇到的風險,如何依法維權?

下面就列舉幾種常見的裝修法律糾紛,跟朋友們探討一下解決的方案。

案例一:遊擊裝修隊半路撂挑子

小張的鄰居家正在進行室內裝修,小張覺得裝修效果不錯,便和鄰居家的包工頭口頭約定以包乾價格21000元改造家中客廳。但是,在小張付了約定好的1萬元定金後,工程隊僅拆除了客廳玻璃隔斷就以現場有增項需要增派人手為由,要求支付剩餘工程款,否則停工。小張並未同意該要求,工程隊然後就消失了。

甲醛超標、超預算、中途跑路,裝修中遇到的風險,如何依法維權?

一些有家裝意向的消費者出於“想省錢”或“嫌麻煩”的目的,會選擇找“熟人”或“遊擊施工隊”進行裝修。然而這種選擇往往會為日後發生家裝糾紛埋下“伏筆”。有合同才有法律約束,有合同才有法律保障。進行家裝,簽訂書面裝修合同以約定具體裝修內容,應當是消費者考慮的首要問題。

甲醛超標、超預算、中途跑路,裝修中遇到的風險,如何依法維權?

甲醛超標、超預算、中途跑路,裝修中遇到的風險,如何依法維權?

甲醛超標、超預算、中途跑路,裝修中遇到的風險,如何依法維權?

案例二:未明確如何“包工包料”

郭某與某裝修公司以67500元的價款簽訂了裝修合同,約定了詳細的裝修內容,裝修方式為“包工包料”。裝修完成後,裝修公司卻把郭某告了。理由是在裝修過程中雙方口頭協商增加了酒櫃、鞋櫃等工程專案,郭某均未給付相應費用。郭某認為,雙方約定的承包方式為包工包料,就不存在為增項付費的問題。

法院經審理認為,合同雖約定裝修工程採取包工包料的承包方式,但在裝修合同附件預算明細中已列明的施工專案中並未包含酒櫃、鞋櫃等,因此,法院判決郭某應當支付相應工程款。

這裡提示大家,“包工包料”的裝修方式只是裝修行業的慣用說法。消費者在簽訂裝修合同時,一是要明確裝修範圍;二是要明確材料資訊;三是合同中要有關於增項的約定,裝修預算做出後,合同中應當增加“實際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增項,增項以消費者書面確認為準,並以實際工程量結算”等條款。

甲醛超標、超預算、中途跑路,裝修中遇到的風險,如何依法維權?

案例三:甲醛超標,環保不達標

張某委託某裝修公司裝修房屋後,張某就和妻子搬入了新居。可沒多久張某就咳了起來,後來不僅咳嗽越來越嚴重,還出現眼睛充血、頭痛等症狀。隨著身體越發不適,張某逐漸意識到可能是裝修汙染惹了禍,於是便委託專業檢測機構對其房屋進行家裝汙染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房屋內空氣中甲醛含量超出國家標準2倍多。張某遂將該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賠償。裝修公司以張某自行採購的傢俱也可能釋放甲醛等有害物質為由,不認可檢測報告。

最終法院以裝修工程質量未達到約定標準為由,判決裝修公司承擔檢測費800元並賠償租金損失11500元。

避免家裝汙染,消費者要在簽訂裝修合同時加入“環保家裝”條款,約定裝修後室內空氣符合環保標準(住建部頒佈的《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汙染控制規範》(GB50325-2001)、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佈的《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約定在傢俱進場前由第三方檢測機構驗收,並列明違反環保標準相應的違約責任條款。

除了這三個小例子外,還有很多情況。我們下期再說,這裡先跟大家分享一下以後如何規避裝修法律風險。

一是選擇有資金監管的裝修公司。目前,有的裝修公司已引入第三方資金監管模式,即消費者預付的工程款系存入第三方資金監管平臺,待相應部分工程完工並透過驗收後,再由資金監管平臺打入裝修公司賬戶。建議消費者選擇有資金監管的裝修公司,或者透過購買裝修保險的方式,防範風險,減少經濟損失。

二是預防“套路式”優惠。部分裝修公司以低價裝修套餐、預存款按比例折抵工程款等方式,吸引消費者提前墊付更多資金從而換取優惠。但這樣一來,也增加了消費者的風險。消費者面對這樣的優惠應理性做決定,警惕不合理的低價套餐。

三是規範合同條款。訂立裝飾裝修合同時,注意合同條款中針對雙方的權利義務規定是否相對等。部分裝修公司會在合同中設立格式條款削弱自身義務或免除責任。消費者可在合同中對裝修公司可能違約的各類情形進行違約金標準、數額的具體約定,一旦發生糾紛,可透過主張違約賠償來實現救濟。

那麼,實踐中,您遇到過什麼問題呢,評論區告訴小編,小編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