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巡按御史權威頗大,對社會穩定和官場腐敗的治理起著重要作用

明初地方設立三司,其目的在於防止地方權力集中,每遇重大事件地方三司會議通過後上報,最後由中央做出決定。後由於三司互相掣肘導致行政效率低下,故此設立巡撫提高行政效率。

但隨著巡撫權力的加強,可直接向地方下達命令,逐漸成為凌駕於地方三司的實際軍政長官,而遼東並無布按二司,巡撫若成為遼東都司的實際上司,便掌控了遼東的軍政大權,這是中央政府所不願意看到的。

明朝巡按御史權威頗大,對社會穩定和官場腐敗的治理起著重要作用

但是有了巡按御史的牽制,使巡撫很難獨掌地方大權,形成巡撫與巡按互相制衡的局面,也就難以形成地方割據勢力。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對地方進行監察,隨時向皇帝彙報地方情況,便於朝廷瞭解地方情況。

尤其萬曆時期的遼東地區,蒙古、女真經常侵擾,遼東地方將官常將城堡失守情況、百姓被燒殺搶掠情況、士兵傷亡情況瞞報漏報,甚至殺死無辜百姓冒充敵方首級,賴巡按御史調查上報朝廷,朝廷才能瞭解真實情況。

尤其是當巡撫、總兵等大員為逃脫罪責,文過飾非時,巡按御史的作用尤其明顯。萬曆時期總兵李成梁、巡撫李植,都曾因殺良冒功,被胡克儉彈劾,巡撫趙楫、總兵李成梁等也曾因放棄寬甸六堡、與建州女真立界碑等問題被彈劾。

明朝巡按御史權威頗大,對社會穩定和官場腐敗的治理起著重要作用

無論朝廷對這些行為處置與否,巡按御史都起碼起到了朝廷耳目的作用,便於朝廷瞭解情況,掌控地方。萬曆時期,遼東地區既有蒙古、女真的侵擾擄掠,也有礦監稅使的敲詐勒索,還有將官的貪汙索賄,但在萬曆四十年以前能維持基本穩定,和遼東巡按御史努力是分不開的。

巡按御史對官員的監督彈劾,對貪官汙吏的懲治,使得官場的腐敗不至於淪肌浹骨。萬曆時期的三十餘任巡按御史,幾乎人人都有彈劾不法官吏的記錄,其中不乏巡撫、總兵等高階官員,對貪官汙吏起到了震懾作用。

明朝巡按御史權威頗大,對社會穩定和官場腐敗的治理起著重要作用

一些巡按御史的巡按活動,使得遼東官員不敢公開貪腐,對改善這一地區的官場風氣,起到了一定作用,有利於政治穩定。

巡按御史強大的權威是其,能堅決打擊貪官汙吏的有效保障,正是歷任遼東巡按御史監察權力的行使,使得遼東都司的政治情況,得以一定程度的改善,彈劾不法官員,加強對官員的威懾,獎勵有功官員,保證了政府機構的正常執行,有利於遼東地區的穩定。

巡按御史對遼東軍務的參與,無論是督戰還是在邊防建設、禦敵、後勤保障出等方面的出謀劃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萬曆中前期,明王朝對周邊民族的軍事優勢,使其不敢肆無忌憚。

明朝巡按御史權威頗大,對社會穩定和官場腐敗的治理起著重要作用

如有馬允登分析女真各部形勢,並針對其中實力強打者予以打擊之策,有周維翰親赴朝鮮前線考察戰局,無論在援朝抗倭戰爭,還是打擊女真各部豪酋的行動中,總能見到遼東巡按御史的身影,他們為取得戰爭的勝利,維持遼東安定的局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遼東巡按御史採取的一系列撫民之策,有利於維持遼東社會的穩定。比如熊廷弼設長平倉、減免遼東商稅,發生災荒時蠲免錢糧等等,都是惠民舉措,也增加了百姓對官府的信任度。在遼東流傳著熊廷弼因為天旱,命令城隍廟神降雨的故事,可見遼東百姓神話其人,對其愛戴。

明朝巡按御史權威頗大,對社會穩定和官場腐敗的治理起著重要作用

雖然就整體來說明王朝,日益衰弱的趨勢不可避免,非個人之力所能挽回,女真的崛起實乃大勢所趨,但其中遼東巡按御史,挽為救明朝統治的貢獻也不能抹殺,應看到其積極的方面。

遼東巡按御史巡按遼東,雖然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在晚明的歷史大背景中,隨著明王朝的日薄西山和女真的崛起,巡按御史也無法挽救遼東危局。

並非所有的遼東巡按御史都百分之百盡職,全力去解決遼東存在的問題。比如李成梁殺良冒功之事,萬曆十二年二月至萬曆十三年六月,巡按遼東的御史陳登雲,萬曆十六年二月至萬曆十七年五月,巡按遼東的御史許守恩都進行了調查,取證並欲上疏彈劾,但分別被時任遼東巡撫的李松,和顧養謙所阻止。

明朝巡按御史權威頗大,對社會穩定和官場腐敗的治理起著重要作用

因巡撫阻止就不再把實情報告給朝廷,這本身也是失職行為,正因為前任巡按御史們的失職,所以在萬曆十九年胡克儉彈劾李成梁時,神宗皇帝不能完全相信,認為李成梁的戰功都是由巡按勘報的,胡克儉彈劾李成梁屬於懸度妄議,因而將擔任遼東巡按御史,僅僅半年的胡克儉調離遼東,降職任用。

對遼東巡撫趙楫、總兵李成梁放棄寬甸六堡、強遷六堡民眾六萬多人到內地,並與建州女真立界碑等事,前後巡按御史何爾健、康丕揚、蕭淳等未加阻止,這個失策的決定,遼東巡按御史何爾健、康丕揚、蕭淳都負有責任。

明朝巡按御史權威頗大,對社會穩定和官場腐敗的治理起著重要作用

還有個別御史巴結權貴,顛倒是非,比如在張居正任內閣首輔期間,針對前任遼東巡按御史劉臺,彈劾張居正一事,後任遼東巡按御史於應昌,迎合張居正之意審理劉臺,因為於應昌等迎合張居正,捏造罪名,劉臺被削職為民。

遼東巡按御史作為地方言官,其彈劾地方官員的奏章亦或是軍事、社會民生方面的諫言,其實行與否都需經過皇帝的批准。

萬曆前期,由於有張居正輔政以及萬曆皇帝較為勤政,巡按御史的奏章多能獲得批准或回覆,使得遼東文武官員能夠及時的或賞或罰,在一定程度上淨化了官場,保證官員的積極性。

明朝巡按御史權威頗大,對社會穩定和官場腐敗的治理起著重要作用

巡按御史有關於軍事建設、防禦方面的建議能夠得到實施,如劉臺加強軍事防禦的三條建議、周維翰的防倭諫言等,使得明王朝在這一地區能繼續保持軍事上的優勢。

但中期以後,由於萬曆皇帝的昏庸怠政,導致朝政荒廢,原本應及時批閱的奏章都被擱置,導致事件無法及時處理,官員出現空缺也無法及時補上,更加導致部分官員懶政、怠政,官官相護,導致官場腐敗日益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