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人稱在世諸葛,包拯為何將他推上虎頭鍘問斬?原因令人無奈

01

前言

法理與人情孰勝於孰,至今仍無實際定論。雖說“法大於情”這四個字已深入人心,印刻在我們的腦海之中,時刻告誡和勸阻著人們,勿行違法犯罪之舉。但一直關注時事熱點、社會新聞的我們不難發現在對違法犯罪的刑事處罰上還是可以看到人情的影子的。

如對中國“藥神”、山東於歡的審判,可以說是給出了很好地慰藉人心的有法亦有情的結果。這使我們不免好奇,世間真的有帶著為人的同理心而只執法不理情的存在嗎?

公孫策人稱在世諸葛,包拯為何將他推上虎頭鍘問斬?原因令人無奈

是的,確有此人,這個人便是北宋時期的名人包拯。一生正氣的包拯曾親自將其智多星公孫策推上虎頭鍘,揮淚也要問斬,究其原因,竟正巧是法理與人情的博弈。

廉潔公正、鐵面無私的包拯與足智多謀、人稱在世諸葛的公孫策可謂不打不相識。少年意氣與才氣一同風發的公孫策遇上同樣才智過人的包拯,便想與其一決高下。最後的勝負定論我們已經知曉。而在一場場才智較量上敗下陣來的公孫策,用其君子坦蕩的氣節接受了這一事實,言語與行動上都承認了自己被包拯折服。

之後便誠心追隨包公,在包公面前自謙學生,而包公對其也是極為欣賞,敬稱公孫策為公孫先生。兩人惺惺相惜,是官府場上的上下級,是偵查辦案時的好搭檔,更是彼此一生的摯友。那麼,

包拯要斬公孫策究竟事出何因呢?

公孫策人稱在世諸葛,包拯為何將他推上虎頭鍘問斬?原因令人無奈

02

包拯受命南巡,卻現湖上飄屍案

包拯奉皇帝之命南巡太湖,在太湖上發現浮屍,而且是穿著華麗官服的兩具屍體。 對偵查辦案天賦異稟且有多年經驗的包拯立刻意識到,這是一起刻不容緩的大案件。包拯立刻與公孫策和展昭商議,並聯合太湖劉巡撫極其下屬,想要儘快偵破此案。

卻不知此時的劉巡撫竟是這起案件真兇混江龍假扮的。就在他們破案過程中,包青天屢次遭到刺客的暗殺,所幸展昭護在身旁,刺客身手不敵展昭刺客,並未能如願,反而因慌亂留下了一隻手鐲物證。有一名女刺客原來是混江龍的養女叫孟如憶,為了報答養父的養育之恩,孟如憶一直協助江龍暗殺包拯。

而在身旁看到這隻手鐲的公孫策不淡定了,這是他留給女兒的一隻手鐲,與他身上的那隻正好是一對。原來,公孫策有個女兒,多年前公孫策為擺脫他人暗殺,走投無路之際決定與女兒一同跳崖。

公孫策人稱在世諸葛,包拯為何將他推上虎頭鍘問斬?原因令人無奈

跳崖之前公孫策將這對龍鳳鐲中的一隻交給了女兒,另一隻放入自己的囊中。想的也是如若父女倆福大命大,將來也有相認的憑證;若就此一命嗚呼,也算是父女一場。

兩人一起跳崖後,他被人救了起來,但他的女兒卻從此不知所蹤。沒曾想竟會如此見面,見鐲如見人,公孫策由此知道了孟如憶的真實身份,就是他的親生女兒。

03

是情是法——抉擇

孟如憶為了報答養父的養育之恩,主動替混江龍扛下所有罪責,這正讓孟如憶的親生父親公孫策苦惱糾結不已。顯而易見,第一個要面對法理與人情抉擇的便是公孫先生。一方面是身為官府人員必須遵守的正義法令之道,也是自己一直奉行的公正不阿的品行;

公孫策人稱在世諸葛,包拯為何將他推上虎頭鍘問斬?原因令人無奈

另一方面,是驚喜相逢又深覺虧欠的失散十多年的女兒。

是血溶於水的親情還是法不容情的法律?公孫先生兩難之後,選擇了親情,他私自放走了女兒孟如憶

。而後,公孫先生來到包公面前負荊請罪,坦白交代了自己知法犯法的錯誤,並請求包公降罪於自己。

好了,這下輪到包大人做抉擇了。是

一生摯友還是鐵紀律令?是情還是法?

包拯的鐵面無私,公正廉明為眾人所歌所頌。當包拯看到昔日一同辦案,同甘共苦的好兄弟、好搭檔,正跪在自己的面前,親口告知這一事實時,心裡受到了莫大的衝擊。公孫先生與我們都知道,包拯眼裡容不得沙子,更何況這粒沙子是與之如此親近之人投放的呢。

公孫策人稱在世諸葛,包拯為何將他推上虎頭鍘問斬?原因令人無奈

包拯在當官前就立下從政不徇私情的志向,他真的做到了,從包拯鍘包勉一案便可知曉。在公孫先生徇私一案中,也按此行事。

包拯最後決定將公孫策按律法處理,公孫先生

將由自己

親手設計的三鍘刀之一虎頭鍘刀斬首。

在得知父親公孫策要被斬的訊息之後,女兒孟如憶不忍父親替其受罪,匆匆趕到官府投案自首。包拯查明瞭真相,知道其實案件與公孫策並無細關,奈何公孫先生因為愧對包公,不忍包公為難,一心求死。便有了經典的一幕,包拯揮淚斬公孫策。

04

情法結合方得人心

就當公孫先生徒刑場上準備受刑之時,千里迢迢上京求聖旨以赦免公孫策的展昭及時趕到,當眾宣讀聖旨宣告以功抵罪,免除公孫策死罪。但公孫先生不為所動,仍要求以死謝罪。

公孫策人稱在世諸葛,包拯為何將他推上虎頭鍘問斬?原因令人無奈

就在劊子手馬上就要手起刀落之時,突然天生異象,雷公動怒,一道響雷擊中虎頭鍘刀,無論劊子手如何使勁也拔不出來。包括包拯在內的所有人都說皇命天命皆言公孫先生不應當死,皇命天命不可違。公孫策這才放下了執念。

縱觀這件事件,公孫策因為愛女心切也因為想要彌補對女兒的虧欠之情,或許想到了秉公執法後自己難忍愧疚之意,也或許想到了徇私枉法後對無顏面對包大人。兩難之際,權衡許久,最終無奈選擇了親情。

包公面對公孫先生的知法犯法行為,一面是公職人員徇私枉法罪加一等的法例律令,一面是情同手足的共患難同生死的朋友,兩難之際,痛心決定處以斬首。再有

公孫先生為了不讓公正廉明,嚴格執法的包大人為其為難,一心求死。

公孫策人稱在世諸葛,包拯為何將他推上虎頭鍘問斬?原因令人無奈

05

結語

無處不透露著兩人面對法情相背時的無奈與妥協。好在結尾圓滿,重獲新生的公孫先生在日後更加盡職盡責地輔佐包公,繼續在鏟奸除惡的道路上報效國家。

包拯的鐵面無私、大義滅親,公孫策的知錯認錯、絕不姑息都令人敬重不已。然而,當得知公孫先生不必被斬首時,在刑場觀看行刑的百姓們爆發出了喝彩聲。由此可見,有時秉公執法與酌情處理結合更能讓人信服,更加得民心。法律與人情的關係亦是如此,情法結合方得人心。

知法犯法!各位對於包拯揮淚斬公孫策有何看法,有何不同的想法呢?

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