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迪迪”事件之後,“犯錯營銷”還能走多遠?

近日,騰訊一個烏龍事件(在奧迪賬號上投放了英菲尼迪的廣告),引起了網友一片吐槽。圈內人,對於“騰迪迪”事件是否為營銷,從開始就意見都不一。

“騰迪迪”事件之後,“犯錯營銷”還能走多遠?

“騰迪迪”事件之後,“犯錯營銷”還能走多遠?

“騰迪迪”廣告投放烏龍,到底是不是事件營銷?

按照事後的一些爆光,我們來簡單梳理下過程:11月13日,騰訊廣告華東二區某汽車行業服務商,在“奧迪”廣告的賬號上針對寧波單一區域投放了“英菲尼迪”的廣告。

“騰迪迪”事件之後,“犯錯營銷”還能走多遠?

下午2點32分,騰訊廣告在微博釋出了致歉函,表示要加強服務商和廣告流程稽核,下午4點9分又釋出了一版加蓋公章的致歉函(微博可見),前後內容沒區別。

“騰迪迪”事件之後,“犯錯營銷”還能走多遠?

之後,一些媒體的報道中出現的騰訊廣告致歉函,多了業務內容:於10時30分暫停,總曝光為3959次,花費202元)。

“騰迪迪”事件之後,“犯錯營銷”還能走多遠?

先從騰訊道歉說起,騰訊朋友圈廣告放錯素材,實際上對看到的人並無實質傷害,騰訊道歉的物件應該是奧迪和英菲尼迪。不僅如此,在道歉時,騰訊將自受眾範圍從接受到該廣告的寧波地區的一小部分人群擴大到了全部網友。

再從“迪迪“兩大汽車廠商奧迪和英菲尼迪來看,對奧迪來說,自己的賬號投放了別人的廣告,這怎麼可以呢。這就好比在自己的品牌陣地插上別人家的大旗,如果事發突然,首先要做的就是找服務商溝通說法。

可是截至目前,沒有看到過任何關鍵性的溝通。只看到一張微信溝通的截圖,有提到奧迪方面的人表示要去香港,以及奧迪和英菲尼迪的官方微博互動。

“騰迪迪”事件之後,“犯錯營銷”還能走多遠?

“騰迪迪”事件之後,“犯錯營銷”還能走多遠?

然後從廣告投放環節來看,接了汽車的廣告,編輯奧迪Q8的文字內容,然後等著上傳素材的時候,服務商的人員就把infiniti看成了中文的“奧迪”,給投放了。

有錢人,可能真的是汽車廣告接多了,不在意了。做公關的表示窮限制了想象,平時一個公眾號文章都要預覽好幾次的,發另一個品牌的文章,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

還有相關人員,釋出前不看預覽?

“騰迪迪”事件之後,“犯錯營銷”還能走多遠?

“騰迪迪”事件之後,“犯錯營銷”還能走多遠?

在朋友圈曬奧迪廣告的某某互動公司發前不預覽的嗎?發了後不去朋友圈點贊轉發的嗎?奧迪廠商那邊的人也不看?相當於騰訊廣告服務商不看,某某互動公司也不看,然後客戶也不看,三個關口同時放鬆警惕了唄。

就算預覽沒看,播放後也會看下吧?

實際情況確是任錯誤的廣告播了一個半小時,直到爆光出3900多次的資料,才下架。而且期間看不到任何的互動,不知道是不是寧波地區的人不熱情呢。以往在朋友圈看到的汽車廣告,都是一片歡騰,點評的點評,趁機做廣告的做廣告,至今也沒看到一個本次錯誤投放的互動截圖。

最後從得失來看,各方從這個低階錯誤中失去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騰訊可以把責任推給服務商,服務商可以把責任推給某個員工,表表態以後要加強稽核就好了。如此小的成本騰訊得到了什麼?朋友圈廣告的宣傳。

據說在騰訊致歉信發出之前,就有大號發出了一個朋友圈廣告投放的業務資料資訊:從9點到10點半一個半小時裡爆光次,只花了202元,換算一下就是一次曝光不到5分錢。可能是節奏沒有控制好,發早了。

奧迪得到了什麼?雖然影片錯了,但是文字一目瞭然,奧迪推出Q8了,驚喜不驚喜。英菲尼迪大家都認為是佔便宜的一方,錄屏的影片會一直與奧迪Q8的文字相伴網路,雙方官方微博的互動,不僅提到了英菲尼迪30週年,還借奧迪之口解讀了一遍infiniti。

“騰迪迪”事件之後,“犯錯營銷”還能走多遠?

百度搜素下“奧迪Q8”,上市開賣了。失落沒?被人當槍使了,到處給宣傳,還得不到一分錢。

“騰迪迪”事件之後,“犯錯營銷”還能走多遠?

公關營銷人做策劃編劇還可以,做演員還是差點。此刻,您怎麼看“騰迪迪”事件?

騰訊“犯錯式”營銷能走多遠?

今天看到一條評論,以“騰訊廣告”的名義表示,這是一次大型的聯合營銷,高階的不敢相信。

“騰迪迪”事件之後,“犯錯營銷”還能走多遠?

目前來看,各方皆有收穫,圈內人都說:202元的成本打造了200萬的投放效果。但從長遠來,看未必如此,犯錯是有成本的。

如果你留意就會發現騰訊現在把“道歉”拿捏的死死的,已經快成“道歉”專業戶了,為什麼?

不管真假,從“危機”公關的角度來講,態度是第一原則。在明顯的“錯誤”面前,先道歉,態度立馬就會緩和許多。君不見,平日裡老公和老婆吵架,老公如果說:老婆,我錯了。老婆會有什麼反應?她很可能瞬間就笑了,甚至忘記為什麼而吵架了。

商業中如果後果不嚴重或者說可以彌補,道歉也有類似的效果。

還記得8月12日,騰訊影片一句話新聞“颱風利奇馬已致山東省全省人死亡”讓整個山東人都消失了的事嗎?(丟了5人的人數)

“騰迪迪”事件之後,“犯錯營銷”還能走多遠?

本來網友很氣憤,活得好好的就被死亡了。結果騰訊一道歉,網友乃至山東人民一下子就變得非常寬容大度,理解了小編難免會失誤,之後就忘得一乾二淨。至於騰訊影片道歉宣告中說的如何加強稽核,如何處理小編,已經沒有人關心了。

對騰訊來說,成本低到不需要開除任何人。

“騰迪迪”事件之後,“犯錯營銷”還能走多遠?

上次騰訊影片是小編沒有加“5”這一數字,有人煞有其事的分析說,可能是小編提前就編輯好了新聞,就等著數字了。是呀,本來就是為了等數字的,結果等著等著就手滑發了出,把山東人都滑沒有了。

搞文字工作的,偶爾的手滑還真有可能發生。不過關係到死亡這麼敏感的事情,發生在騰訊影片身上,還是讓人不得不懷疑。

這一次,是騰訊的廣告服務商投放人員,但犯錯方式類似:提前編好了奧迪Q8的宣傳文字,然後選影片的時候眼花了,雖然中文帶“迪”字,但英菲尼迪影片還是明顯的英文“infiniti”。

不同的是,上一次是騰訊影片自家報道的事,可能真就小編1人稽核,但是這一次可是客戶廣告的事情,本該得有好多雙眼睛盯著,結果他們卻選擇了間歇性無視。

對一個領導性品牌來說,事隔3個月關聯兩次低階錯誤,騰訊聲譽真的不會受到些許影響嗎?

這一次,對騰訊來說,到底是真犯錯好呢,還是假犯錯好呢?

真犯錯的話,那騰訊真的要好好兌現下承諾,好好審視自己的稽核流程了,不能每次出了問題就說回去加強管理和稽核,避免再犯,然後因為網友的麻木寬恕而自動放棄。

如果是假犯錯,再一再二算犯錯式營銷,給民眾吐槽點,大家娛樂一下,圈內人也學習下這種營銷方式。如若再三,不知道屆時又是騰訊哪個產品線?會出怎樣的錯誤呢?而網友是否會一如既往的相信,選擇賣力吐槽呢?

最後的最後,我發現了媒體最新的財報解讀報道,擷取一段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微信朋友圈廣告的傾力貢獻,而同時也提到了上次上次犯錯的騰訊影片,廣告收入出現了下降。

“騰迪迪”事件之後,“犯錯營銷”還能走多遠?

犯錯有成本,信任會透支,犯錯式營銷絕不是一種持續的生產力。留給騰訊犯錯營銷的機會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