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無義戰——探析宋襄公“仁義之師”敗亡的根源

“春秋無義戰”是所有人對於戰火紛飛的春秋時期的一個直觀印象,

大國吞併小國、強國欺負弱國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

,所以說春秋時期因為沒有一個正統的勢力統治,導致的結果就是戰事四起,民不聊生。

春秋無義戰——探析宋襄公“仁義之師”敗亡的根源

在《中國曆代戰爭史》中記載道“春秋初,尚有千二百國。”可是到了宋襄公所在的春秋中期,春秋割據小國已經減少到了一百多個,足以看出戰爭的殘酷性。

宋襄公所統治的宋國在春秋時期算得上是一箇中等強國

,按照一般的情況來看,只要宋襄公能夠一直保持國家的水準,宋國雖然不會太過強盛,但是在春秋時期長治還是有可能的,只不過宋襄公卻將宋國一手送上了滅國的結局。

宋襄公將宋國推向了滅國並不是因為他能力不行,也不是因為宋襄公暴政,恰恰相反的宋襄公是一個“仁義之師”

,而且還是一個對仁義禮智頂禮膜拜的人,可是一個人的道德追求又怎麼可能和一個時代的現狀相抗衡呢?宋襄公的失敗、宋國的滅亡無不讓人心生唏噓。

春秋無義戰——探析宋襄公“仁義之師”敗亡的根源

一、現實主義的春秋時代

隨著周的覆滅,華夏文明進入了一個大變遷的時代,原本統一而治的華夏變成了各種割據小國獨立稱王的局面,為了能夠擴張自己國土的面積和國家的勢力,各個割據國都想著征戰他國,由此便形成了諸侯爭霸不休的特殊時期春秋。

1、由仁義走向現實

春秋還未形成之前,華夏的統治思想多是以思想道德的約束

,像是“三皇五帝”“周禮為本”等前朝奉行的治國之策在春秋已經不再使用。

如果把華夏文明說成是一塊蛋糕,一直以來爭著吃蛋糕的人就那麼幾個,可是到了春秋時期就變成了幾百人爭搶,每個人能夠得到的蛋糕肯定是非常有限的,為了能得到更多的蛋糕,有能力的人自然就會想到透過搶奪其他人的蛋糕來滿足自己的慾望。

春秋無義戰——探析宋襄公“仁義之師”敗亡的根源

一旦有了這樣的想法,仁義禮智的約束自然就變得蕩然無存,人不可能在保持禮儀的情況下還征戰搶奪

。仁義禮智說到底還是太過理想化的美好世界,遇到了慾望這個充斥著現實主義想法的問題,理想就變得不堪一擊,現實終究要佔據人的思想。

既然現實主義已經佔據了整個社會,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關於實力和利益問題,

實力是滿足現實主義的條件,利益是現實主義的強調的結果。

2、實力要怎麼提升

提升國家的實力不僅是春秋時期的首要問題,對於任何時代任何國家來說都是首要問題

。春秋時期是戰亂的時期,面對常態化的戰爭紛爭,提升國家的作戰能力就是春秋各國最大的問題。

春秋無義戰——探析宋襄公“仁義之師”敗亡的根源

提升實力有兩種辦法,一是從自身角度出發

,增強自己國家的軍隊訓練和擴招,透過對自身軍事實力的培養來達到提升實力的目的。

二是透過外界力量的加持

,比如說結成同盟國就是最常見的方式。

春秋處處是戰場,那麼又怎麼會有同盟國呢?同盟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拉攏朋友對抗敵人嗎,而春秋時期都是各自為陣,人人為敵的,有結成同盟的可能嗎?

在現實主義國家的角度來看,結成同盟是有很大可行性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在春秋時期非常盛行。“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在春秋時期也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春秋無義戰——探析宋襄公“仁義之師”敗亡的根源

“內強齊國,外結諸侯”是管仲之於齊國制定的國策,從中不難看出管仲已經將兩種提升國家實力的方法相結合而用了,

共同的利益促使著春秋各國紛紛對外尋找著相同敵人的“友國”

也是因為聯盟的不斷形成,春秋時期的國家環境變得更加地複雜多變,國家與國家的利益關係更加地糾纏不清

,比如“盧之盟”的齊國和鄭國與“宿之盟”的宋國和魯國,這兩個同盟勢力的較量持續了多年,給雙方帶來的損失和破壞都是不言而喻的。

二、“夾縫中求生存”的宋襄公

現實主義導致了每一個諸侯國都想要快速地提升自己的實力,進而滿足他們對於利益的追求

,可謂“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只不過在昏暗不堪的現實世界中,宋襄公這個特立獨行的人還是保持著一顆不願趨同的心。

春秋無義戰——探析宋襄公“仁義之師”敗亡的根源

宋襄公是一個“理想主義”,他更加地信奉倫理政治,希望能夠透過倫理道德來規範和約束戰爭,期望一個禮儀之邦國都的再次來臨。

1、政治上的理想主義

宋襄公在春秋的獨特性就體現在他對理想的追求,對仁義禮智的信仰

,在對於本國內政的治理上宋襄公想要建立一個舉賢而用的國家,所以就以身作則主動地退位並讓位給自己的兄弟目夷,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宋襄公的政治理念卻暴露無遺。

為了王位互相殘殺,弒兄殺父屢見不鮮的春秋,宋襄公的做法可謂背道相馳,

除了在自己的內政上,在國際上宋襄公也一樣地與眾不同。

春秋無義戰——探析宋襄公“仁義之師”敗亡的根源

同盟國在春秋時很常見,同盟國的形式也是宋襄公首先提出的,只不過宋襄公想要的同盟國是一個以會議形式解決問題,多以調和為主,為此宋襄公以身作則還召開了“鹿上之盟”與“盂地之盟”,

只不過不以武力為前提的同盟方式並沒有得到其他國家的認同,同盟最後還是發展成了戰時結盟

2、與眾不同的戰時要求

除了在政治上崇尚理想主義之外,宋襄公在戰場上也沒有忘記恪守自己的仁義禮儀

。宋襄公曾經要求他的軍隊“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礙也,不鼓不成列。”

這樣的一條行軍打仗的準則在春秋時期顯得非常的“單純”,在春秋時期打仗就是為了吞併別國的領土,就是為了一統江山,怎可能在不丟失禮儀的同時做到征戰四方呢?

春秋無義戰——探析宋襄公“仁義之師”敗亡的根源

這就是宋襄公矛盾之處,在奉行“仁義”主義的同時又發動戰爭

。雖說宋襄公是理想主義的頂禮膜拜者,與此同時他出於“公族大國”的角度又有著追求霸權的慾望,這就導致了宋襄公的戰爭準則變得與春秋格格不入。

在宋襄公看來他所發動的戰爭都是建立在正義的基礎之上的,都是以“仁義之師”為名字發動的合乎道德理法的戰爭

。在推進國際關係上宋襄公秉持的也是和平友好地解決問題

積極主動地參與和推廣協商政策是宋襄公的外交政策,雖然有些異想天開,但也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比如說宋襄公得到了其他國家對於他愛好和平的認可。

春秋無義戰——探析宋襄公“仁義之師”敗亡的根源

三、理想的豐滿和現實的骨感

宋襄公在“泓水之戰”後完敗,春秋時期唯一一個“仁義之師”不復存在了

,其中有很多的原因,也有很多的因素促成,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宋襄公的思想與現實社會的猛烈撞擊。

宋襄公是一個“仁義”之人,這樣的理想性格用到和平年代的發展中或許可以有一番作為,可是在殘酷的割據征戰年代,這樣的性格只會讓宋襄公的抱負付諸東流而已。

1、國家的立足之本

宋襄公有著一個“以仁義之師成為霸權地位”的夢想

,只不過這個夢想註定是實現不了的,既然仁義之師是信條,那麼就不可能成為霸權主義,畢竟霸權主義的形成依靠的不是道德準則,而是國家的實力。

春秋無義戰——探析宋襄公“仁義之師”敗亡的根源

宋襄公的失敗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宋國的實力不行

。“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宋襄公的想法還停留在上古,又怎麼可能適應於當今呢?

對比一下春秋其他國家的實力來看,無論是楚國、齊國他們都是春秋時期國力強盛的代表,所以他們可以成為有話語權的國家,儘管如此這些國家還在不斷地征戰,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實力,更何況宋國這個只是中等偏上的國家。

宋襄公的首要任務是增強國家的實力,可是他的做法卻是“不問國力問仁義”

,這樣的為政觀念肯定是不可能滿足國家霸權的需要的,所以宋襄公的兄弟目夷說道“小國爭霸,禍也。宋其亡乎,幸而後敗。”

春秋無義戰——探析宋襄公“仁義之師”敗亡的根源

宋國之所以失敗,還有一個原因是宋襄公對於國家利益的把握不清,定位不明

。就拿宋國滅國之戰“泓水之戰”來說,宋襄公在戰時表現得太過高尚,都說“兵不厭詐”,打仗用計是不可避免的,計謀越有效果就說明帶兵之人越有能力,

可是宋襄公卻不願意行“詭詐”之計,一心想著透過仁義來實現別國的同等對待。

這樣的想法不僅在春秋,在任何時候都是天真的,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如果人人都抱著仁義禮智的理想主義行事,那麼就不會戰爭的發生了,所以高士奇學者曾經感嘆道“宋襄之愚也,至泓水之敗。”

2、無法分辨個人準則和國家準則

要說宋襄公的“仁義之師”是錯誤的嗎?倒也不見得,

只不過宋襄公並沒有認清“仁義之師”適用於個人行為準則,但是不適用於國家準則。

春秋無義戰——探析宋襄公“仁義之師”敗亡的根源

個人的發展如果想要透過“仁義”來達到受人尊崇是完全可以的,可是作為國家的領導人,如果把“仁義”當成是國家準則來看就十分不妥。

國家需要的是現實的考慮,是從根本出發,可以是禮儀之邦,但是不能以禮儀治國

,不然導致的結果就是像宋國一樣。

這就是宋襄公失敗的另一個原因,並沒有分清楚個人追求和國家需要的關係,最終導致了宋國滅國的悲劇。

國家不是實現個人理想主義追求的載體,政治也不是透過倫理道德來實現的

。法治社會,實力強國才是國家競爭中的標準,對於仁義禮智的倫理道德追求要有,可是要用在自身的人生追求之上,不能夠付諸治國觀念之中,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理念,所以說宋襄公的混為一談自然就只能失敗告終。

參考文獻:

[1] 《中國曆代戰爭史》

[2] 《史記》司馬遷

[3] 《左傳紀事本末》高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