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水之戰”失敗之後,曹操出逃,袁紹為何要立劉虞為帝?

作為一代梟雄,曹操認為:如果首戰獲勝,自然能夠振奮聯軍士氣,也有利於接下來的行動。但是,一旦失敗,作為主動出擊的一方後果只能由自己承受。曹操的前鋒部隊抵達滎陽東郊後渡過汴水,在這裡,曹操遭遇了由徐榮率領的一部分東路董卓軍,“汴水之戰”就此爆發。

汴水之戰中,曹操和鮑信等人麾下的兵士雖然在數量上多於徐榮,可都是一些剛剛募集起來的民兵,與後者率領的戰鬥力異常彪悍的西涼兵相比,雙方的戰力不是一個水平線上的,縱然聯軍在汴水打的非常英勇,並且堅持到了傍晚,但隨著衛茲和鮑韜先後戰死,聯軍士氣發生了動搖。

後來,曹操和鮑信也都受傷,曹操的戰馬更是在撤退中被射殺。危機之下,曹洪主動將自己的坐騎讓給曹操,這才使得曹操成功撤至河岸坐船逃走。

“汴水之戰”失敗之後,曹操出逃,袁紹為何要立劉虞為帝?

“汴水之戰”對於曹操的人生打擊是相當大的,一方面,由於自己的好友衛茲陣亡,曹操失去了一個在事業上能夠支援自己的夥伴;另一方面,此戰失利後讓酸棗方面的聯軍感到事態嚴重,從而改變主動出擊的策略,轉而以積極的防守來抵禦董卓軍的可能到來的進攻。

汴水之戰取得大勝的徐榮本計劃繼續追擊撤退的聯軍,但是,考慮到此戰中聯軍前鋒在曹操的指揮下抵抗相當激烈,出於儲存實力的目的,徐榮放棄了渡河進攻酸棗的計劃,於是帶著人馬回洛陽休整去了。

“汴水之戰”失敗之後,曹操出逃,袁紹為何要立劉虞為帝?

關於汴水之戰的這次遭遇戰,雖然曹操被兵力較少的徐榮打垮,但是,卻對曹操之後的人生之路提供了寶貴的軍事經驗,衛茲和鮑韜的陣亡並非完全沒有意義,至少徐榮在此戰後也放棄了主動進攻的計劃,從側面來看,曹操的行動保全了“酸棗軍團”的主力。

十年之後,當曹操再次在汴水這塊傷心之地與袁紹對決的時候,他獲得了與這次不一樣的結果,正如那句諺語所說“人不會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曹操和鮑信帶著殘部返回酸棗時,聯軍內部仍然不願意主動出擊開啟被動局面,這一點讓曹操非常憤慨,面對曹操的怒火,劉岱和張邈卻不以為然。

“汴水之戰”失敗之後,曹操出逃,袁紹為何要立劉虞為帝?

各路諸侯為了儲存自己的實力作壁上觀,曹操和鮑信率領的兵士缺乏訓練、裝備低下但戰鬥意志絲毫不減,從這可以看出聯軍內部其實士氣是沒問題的,此戰中,作為酸棗軍團總指揮的劉岱毫無作為,也就此失去了曹操的忠心。

對劉岱和酸棗軍團失望至極的曹操帶著夏侯惇、夏侯淵和曹洪等人離開了酸棗,前往揚州招募新的部隊去了。首先,曹操一行人抵達了廬江郡,在這裡,他們受到了揚州刺史陳溫的款待,陳溫與曹洪交情頗深,加上剛剛得知了曹操在汴水之戰的積極表現,所以,很樂意為他們提供幫助,一番寒暄之後陳溫給曹操送上一份大禮——2000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重甲步兵。

“汴水之戰”失敗之後,曹操出逃,袁紹為何要立劉虞為帝?

之後,曹洪與曹操短暫分別,曹操先行前往沛國南部,而曹洪又來到

丹楊

郡,丹楊太守周昕非常歡迎曹洪的到來,於是,讓自己的弟弟周昂撥調了2000人馬交給他指揮,募兵成功的曹洪之後與曹操在北邊的龍亢縣會師。

此時,瞬間從汴水之戰中恢復的曹操看到曹洪和周昂的人馬心中大喜,當即任命周昂為軍師,這個周昂為什麼能夠得到曹操如此之高的禮遇?並非因為周昂在關鍵時刻幫助曹洪募兵,他的真實身份和家庭背景才是讓他成為曹操座上賓的關鍵所在。

周昂,在史書裡記載不多,但作為會稽郡的土豪,周家在富庶的會稽郡幾乎是

無人不知

,無人不曉。此外,周昂還是根正苗紅的黨人,他的哥哥周昕與袁紹關係密切,所以,有了這些作為鋪墊,也就很好理解為什麼曹操選中了周昂。

“汴水之戰”失敗之後,曹操出逃,袁紹為何要立劉虞為帝?

不過在揚州,曹操的好運氣也到頭了,揚州士兵並不歡迎曹操,對於曹操的招募他們不但不買賬,還趁著夜色一把火燒掉了曹操的大帳,差點把曹操燒死,幸好得到了曹洪、周昂以及夏侯兄弟的救援才得以逃出生天。

在揚州受到了驚嚇的曹操決定回到老家譙縣從長計議。在家鄉,又獲得了數百新兵後,曹操帶著所有人馬北上河內郡投奔袁紹去了。剛剛抵達袁紹大本營的曹操,一行人被立刻通知參與一場極其重要的軍事會議。

當時,已經得知了全家和漢少帝死訊以及汴水之戰結果的袁紹決心進軍報仇。而這場倉促的軍事會議袁紹糾集了河內軍團所有的諸侯和軍閥,在會上袁紹闡述了當前洛陽和長安的政治局勢以及自己出兵的正義性。同時,針對漢少帝死後立誰為新君的問題,袁紹和韓馥早已心中有數,他們從幽州請回了大司馬劉虞作為漢少帝之後的繼承人,劉虞同樣也是漢室宗親,在政治身份和法理上當然是沒有問題的。

“汴水之戰”失敗之後,曹操出逃,袁紹為何要立劉虞為帝?

此外,袁紹為了給劉虞製造輿論聲勢,甚至說出了“漢獻帝不是漢靈帝的子孫”的言論,號召天下諸侯迎立正統,誅殺偽帝。劉虞雖然久居幽州,但德行和人品確實是其他皇族成員無法比擬的,劉虞自幼受到了良好系統的教育,為人風度翩翩,舉止得體,深得百姓擁戴,加上劉虞本人主張對北方的遊牧民族進行“安撫為上”的外交政策,所以,他也在烏桓和鮮卑人心中擁有一定的地位。

所謂一山容不得二虎,在長安被董卓扶上龍座的漢獻帝和在河內被袁紹奉為新君的劉虞,二人均沒有實權,而且將在接下來的大戰中成為諸侯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