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奉公——東漢祭遵

話說西漢末年,在今天河南許昌西面,有一位很富有的員外,生了一個男孩,名叫祭遵。

祭遵週歲時,按照當地的習俗進行“抓周”,也稱為“試兒儀式”。即便是我們當代,諸多地方還流行這種習俗。

丫鬟們給祭遵洗好澡,換好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將若干食物以及刀劍、紙筆、簫笛、金銀等放在祭遵面前,任憑孩子取捨,古人十分重視這一禮俗,四周寂靜無聲,大家都屏住呼吸,以此來預測孩子的志趣,家族的未來。

倘若小孩只取食物,大人將十分不滿,認為孩子將來只能成為“吃貨”,敗光家產!獨生子便作罷;如果人丁興旺,這個孩子長大後會成為兄弟們的笑柄!倘若刀劍在手,滿堂喝彩,家奴拊掌,高聲大讚“少爺以後能當將軍啊!”;倘若紙筆在手,皆大歡喜,婢女們則歡呼:“少爺以後定能入朝廷當大官!”古人從小就貼上了標籤,我們今天不也很完美的繼承了嗎?只不過,今天的我們不會相信命運能安排一切,同樣祭遵的命運也不一樣。

最終祭遵抓來紙筆,父母開顏,舉辦家宴!賓客盈門,貴人如雲!

克己奉公——東漢祭遵

亭亭玉立

幾經年後,一位穿著樸素,飲食清淡,讀書專注的翩翩少年郎,落落大方。祭遵成為家族裡的希望。

祭遵十餘歲時,母親不幸病逝,他堅持親自背土將母親埋葬。親朋不解。

背土葬母,自古未有。

祭遵解釋道:“家母仙逝,為兒未盡生孝,切膚之痛不敢忘,養育之恩不敢忘,如今我只是背一些土,略表孝心而已。為什麼去糾結別人怎麼看我?”

是啊,孝敬父母最好的就是陪伴。可是,有時候為了國家利益,忠孝不能兩全!那麼,那些口口聲聲說事業為重,忙忙忙的人,父母成了累贅!

公元24年,劉秀起兵,路過潁陽,得知祭遵賢孝博學,親自拜訪,收為帳中。進軍河北時,祭遵為“軍市令”,負責管理部隊的紀律。

克己奉公——東漢祭遵

光武中興

從此紙筆換刀劍,戎馬寫春秋!小時候的“抓周”,怎能預知未來呢。我們今天不也只是把它當成一種樂趣嘛!不過,遊戲歸遊戲,古代和今天一樣,必須上進,方能有以後的發展。

因為祭遵軍紀嚴明,執法公正 ,宵小之徒懷恨在心。有一次,劉秀的家奴違背了軍規,有人冷眼旁觀,看祭遵如何處理。祭遵查明真相,依律處斬!

劉秀心中泛起怒火,覺得自己威嚴掃地,準備將祭遵撤職。

有人勸諫劉秀:“我應該向您祝賀,祭遵執法公正,不徇私,不畏權,您的軍隊一定能令行禁止,一統江山,指日可待。”

劉秀恍然大悟,哈哈大笑,下令:“擢升祭遵為刺奸將軍”,劉秀對周圍人發出警告,“諸位不要觸犯軍法,祭遵將軍連我的家奴都敢殺,何況你們!”

後來,祭遵屢立戰功,劉秀稱帝時被封為徵虜將軍、潁陽侯。

《後漢書祭遵傳》在評價祭遵生平時說:祭遵廉明謹慎,克己奉公。

克己奉公——東漢祭遵

克己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