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人不僅娶寡嫂還能娶繼母,正月十六日的夜裡,偷搶都是合法的

金朝和清朝,都是女真人建立的朝代,他們民族的源頭都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的肅慎,到漢魏時期,他們被稱為挹婁, 南北朝時期為勿吉,隋唐時期為黑水靺鞨,到宋代才稱為女真。

女真人不僅娶寡嫂還能娶繼母,正月十六日的夜裡,偷搶都是合法的

金朝女真與清朝女真的差異很大,因為南北朝時期,原本生活在白山黑水間的女真發生了分化,一部分女真為了躲避中原的戰亂,向黑龍江以北的西伯利亞遷徙,到那裡去尋找貂和魚等他們必須的生活資源,在那裡,他們與當地的通古斯人發生了交集和融合。

女真人不僅娶寡嫂還能娶繼母,正月十六日的夜裡,偷搶都是合法的

後來,留在故地的女真在完顏阿骨打率領下強勢崛起,滅了遼,並遷往遼地生活,而北遷的女真,又開始向故土回遷。然而這支回遷的女真雖然還保留著族名,實際上卻已經是一個與通古斯人混血的新民族了。他們與金國女真之間的相互認同度很低,金國女真甚至不願意承認與回遷女真之間的血緣關係,回遷女真對漢化程度很高的金國女真,在文化上也已經很疏遠了,而這支回遷女真,就是後來建立了清朝的滿族的祖先。

女真人不僅娶寡嫂還能娶繼母,正月十六日的夜裡,偷搶都是合法的

金國被蒙古滅亡後,金國女真及其文化,也就在歷史中消亡了。雖然清朝入關前稱為後金,而且離現代很近,當代人也非常熟悉滿族文化,但通古斯化的滿洲女真在入關前和當年已經漢化的金國女真在文化和生活習俗上已經大相徑庭,因此,無法從清朝看到當年金朝女真的文化和生活狀態。

然而金作為一個曾經統治中國北方一百多年的朝代,在歷史上留下了諸多痕跡,中國古代歷史文獻中,也有關於金朝女真的許多記載。宋代文人,岳陽處士文惟簡的筆記《虜庭事實》就比較全面的記載和描述了金國女真的文化習俗和社會生活,對契丹人的情況也有記述。

女真人不僅娶寡嫂還能娶繼母,正月十六日的夜裡,偷搶都是合法的

據《虜庭事實》介紹,女真有數十個姓氏,主要夾谷、赤盞、溫熟、馳滿、納合、徒丹、烏古論、烏林答、紇石烈等等,這些姓氏都來源於他們祖先居住的地名。但是完顏一姓不同於其他姓氏,因為他們的遠祖是為了避罪,從高麗逃來的。金朝立國後,在燕京城的西面樹立了一塊《神功聖德碑》,碑文就講述了他們來自高麗的事實。

在早期,女真人的祖先處於原始共產主義階段,人與人之間“無貴賤”,更“不知人主之為貴”。氏族中只要有一戶人家釀了酒,就會殺豬宰羊,請全族的人都到他家飲酒,大家圍坐在一起,不分身份地位,一起開懷暢飲,載歌載舞。到後來就不這樣了,他們也有了宋人所稱的“禮節”,其實就是尊卑秩序。

女真人不僅娶寡嫂還能娶繼母,正月十六日的夜裡,偷搶都是合法的

女真人並沒有刑不上大夫的傳統,上自宰相公卿,下至判司、簿尉,只要犯了罪,都不能赦免,也像中原王朝一樣,要處以杖責。

如果朝堂上的大臣觸怒了皇帝,則當場剝去衣服按在地上,由侍衛用木杖行刑,直到打夠了規定的數目才能停下,這稱為“御斷”。

如果是州縣官員犯了罪,則由朝廷派出“天使”,到其任職的所在地行刑,杖責的數目,要根據罪行輕重來量刑,罪行較重的甚至會被打死。官員受刑後,並不以為是受了羞辱,行刑者和受刑者以後仍能正常相處。

宋遼時期,女真人已經開始接受中原文化,在漢人要過的重要節日裡,他們也同樣祝節。每逢端午、中元、重九三個節日,人們會選一處寬敞之地,設下酒水、豬牛羊三牲、糕餅果脯等祭品用於祭祀,稱為“拜天”。

祭祀結束後,人們就開展慶祝娛樂活動,這時又體現了女真傳統特色,人們不分貴賤,男女老幼在一起狂歡。慶祝中有一項重要活動,就是比試騎射,他們騎著馬用弓箭射柳枝,射中的給予金帛獎勵,射不中,就要脫掉衣服受罰。射柳比賽結束後,大家一起吃肉喝酒,開懷暢飲,氣氛極為快樂。

女真人不僅娶寡嫂還能娶繼母,正月十六日的夜裡,偷搶都是合法的

金國地處大漠,野外有許多黃鼠,女真人很喜歡獵食這種黃鼠,稱其肉味非常鮮美。人們把豆殼撒在地上讓它們食用,想要取食時,便用水灌入黃鼠的洞穴,等它逃出來時就能抓獲。宋朝使者出使金國時,就見過金人在野外捕捉黃鼠。金國城鎮裡常有人出售肥美的黃鼠。

根據女真的婚俗,女人的丈夫死了以後,不是回到孃家,而是要嫁給丈夫的兄弟或侄子。這種風俗後來的滿族也保留了,滿清入關前後,這種現象仍然存在,清初就有太后下嫁之事,孝莊太后跟了多爾袞。特別注重天理人倫的漢族,尤其鄙視這種野蠻婚俗,張煌言就寫了《建夷宮詞》予以諷刺。

尤為甚者,金國女真人還有娶繼母為妻的習俗,這對漢人來說簡直喪盡天良,文惟簡就抨擊這是“與犬豕無異”。鄭成功的兒子鄭經曾與弟弟的乳母通姦生下孩子,鄭成功知道後被氣得發狂,因為乳母屬於“三父八母”,鄭經如此悖逆人倫,已犯下滔天大罪,鄭成功下令將他斬殺,連他母親也要以治家不嚴罪一起處死,辛虧部下抵制才未執行。所以金國女真雖然有一定程度的漢化,但與漢族在文化和觀念上的差距依然很大。

金國女真有一個重要的禮節 稱為“過盞”。金國上至朝廷,下至州郡,都通行過盞之禮。在朝廷百官過生日、民間娶妻生子、迎接朝廷“天使”、迎送州郡官吏等場合都要“過盞”。具體做法是客人準備酒果、帛、金、銀、鞍馬、珍玩等贈送給主人,而主人則端著酒杯為客人贊祝、祈懇,人們以這種方式結恩釋怨。在金國,如果不行“過盞”,就會被認為不懂禮儀。

金國女真還有一種“放偷”的習俗,每到正月十六日夜,人們可以合法地偷東西或者搶人,官府不能禁止。那天夜裡,如果門戶沒有看嚴,家裡的衣裳、器用、鞍馬、車輛等物件就會被人偷去。隔上三兩天後,主人打聽到是誰偷了這些東西,就帶著酒食、錢物前去贖回,偷盜一方就要原物奉還。女眷如果跟著家人出遊,或到了僻靜處,就可能被其他男子劫持去,一個多月後,劫持者會通報被劫走女人的家屬,那家人就帶著財禮去贖。

自古以來,漢人和胡人在服飾髮型上有明顯區別,漢人束髮右衽,胡人披髮左衽。金國建立後,努力學習漢文化和禮儀。當時金國普通百姓仍然沿襲傳統習慣,但金國朝廷要求官員們學習漢族衣冠制度,把頭髮束起來,穿寬袍大袖、峨冠博帶的漢服,稱為“披秉”。但是女真官員們很不適應,覺得這是一種束縛,自由自在慣了的他們都說穿上漢服、再束起頭髮以後,感到頭部悶熱、身上發癢,實在苦不堪言,他們對漢人抱怨說:“都被爾漢人立法,拘束殺我輩也,受苦受辱!”

女真人不僅娶寡嫂還能娶繼母,正月十六日的夜裡,偷搶都是合法的

漢人計程車大夫在各種場合都要遵循嚴格的禮儀,否則會被嘲笑為山野之人,不知禮法。漢族士人在互相祝賀新年,或者闊別已久的朋友相見時,要按“三出頭、五折腰”的方式進退周旋,拱手作揖時不能出聲,稱為“啞揖”,女真或契丹人契丹人也有“啞揖”,但他們不是抱拳拱手,而是把雙臂交叉在胸前。

以漢族的葬俗,人死後,遺體要裝入棺木,然後葬於地下,入土為安。女真人則將遺體盛在一個木槽中,放在山林裡,既不封土,也不植樹。

契丹人的葬俗又與女真不同,契丹貴族為了長久儲存遺體,會將遺體的內臟取出洗滌乾淨,瀝盡體內血液,然後再填入藥物,將其做成木乃伊,再用金銀面具覆蓋在遺體的臉上。《虜庭事實》中說:“其富貴之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腸胃滌之,實以香藥、鹽礬,五彩縫之;又以尖葦筒刺於面板,瀝其膏血,且盡,用金銀為面具,銅絲絡其手足。”這種木乃伊被稱為“帝羓”。

《虜庭事實》中還說遼太祖耶律德光死後就被做成了“帝羓”。在漢人看來 帝王遺體被如此操作是一件很悲慘的事,就像被呂后做成人彘的戚夫人一樣。清朝史學家趙翼在《土城懷古》就寫到:“不聞宮掖悲人彘,肯使兵塵喪帝羓。”

當代考古發現證實,契丹貴族墓葬中,有些墓主人的遺體確實被做成乾屍,臉上也確實覆蓋著金屬面具。

女真人的葬禮在漢人眼中是難以理解的。當女真貴族亡故時,他的親戚、部屬、奴婢等人會設酒饌三牲來祭奠他,這種祭祀稱為“燒飯”。之後,這些人就跪著哭泣。還要用刀把額頭劃破,讓血和眼淚淋漓地流在一起,大家再相互拜慰,這稱為“血泣”。然而剛才還血淚痛哭的人們,不一會兒就男女雜坐在一起,縱情飲酒,歌舞歡笑。文惟簡就發出疑問:“此何禮也?”

女真人不僅娶寡嫂還能娶繼母,正月十六日的夜裡,偷搶都是合法的

契丹和女真建立國家後,統治者也開始尊孔,距燕山東北千里,就是中京大定府,那裡有一座孔廟,每年春秋二仲月,會舉行祭奠大成至聖先師的大典。但是普通民眾對孔子的認同度並不高,曾經有幾人胡人婦女來到孔廟大殿上參觀,其中一個人指著孔子塑像問:“這個人是什麼神?”另一個婦女回答:“就是那個罵我們‘夷狄之有君’的那個人。”因為孔子說過“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意思是夷狄有君主,還不如華夏諸國沒有國君呢。

金和遼也都敬佛,對前代佛寺保護得很好。文惟簡在《虜庭事實》中記載:“燕山京城東壁有大寺一區,名‘憫忠’。廊下有石刻雲:‘唐太宗徵遼東、高麗回,念忠臣、孝子歿於王事者,所以建此寺而薦福也。’東西有磚塔,高可十丈,雲是安祿山、史思明所建矣。”女真人曾經在憫忠寺內舉行過科舉考試,這座寺廟至今仍在,就是如今北京西城區的法源寺。

女真人不僅娶寡嫂還能娶繼母,正月十六日的夜裡,偷搶都是合法的

從《虜庭事實》的記載來看,除了婚俗相似外,御斷、放偷、過盞、燒飯、血泣、啞揖這些習俗,後來的滿族已經沒有了,滿族在衣冠方面也沒有像金國女真那樣漢化“披秉”,所以金和清朝雖然同為女真,實際上差別已經很大了,不能簡單認為他們是一個民族。

圖片來自網路公開渠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