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理想社會之路,以及官府自身職能定位之爭,詳解鹽鐵論授時篇

大家好,我是熱帶榕樹,本篇我們共同探討《鹽鐵論》第35章《授時》相關內容。

所謂“授時”,典故出自《書經》,翻譯過來即“敬記天時,不失農時”的意思。

通往理想社會之路,以及官府自身職能定位之爭,詳解鹽鐵論授時篇

不過這個詞在本章節中並非特指農業,而是泛指整個社會生產體系。

具體來說,桑弘羊與賢良文學就如何發展生產,構建美好社會進行了辯論。

一、理想社會

本回閤中,首先發言的仍然是桑弘羊,不過他的切入點是法律而非經濟。

這主要是因為第34章《後刑》篇中,雙方剛剛就禮治和法治的問題爭論不休。

桑弘羊認為嚴刑酷法就是好,因為朝廷殺的都是壞人,消滅壞人就是保護好人。

賢良文學則強調教育的重要性,認為刑罰是用來推行教化的手段。

百姓好不好,關鍵在於朝政行不行,一味的嚴刑酷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所以向民眾實行恩惠時很高興,用刑法時很難過。

所謂:

“施惠悅爾,行刑不樂也。”

對於這個說法,桑弘羊是不服氣的。

所以《授時》篇一開頭,他就延續了這個話題,並引用了《韓非子》中的典故進行反駁。

通往理想社會之路,以及官府自身職能定位之爭,詳解鹽鐵論授時篇

簡單來說,同一個社會,同一個地區,如果沒有碰上天災人禍而獨獨貧窮的,要麼就是懶,要麼就是揮霍無度。

同樣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副業外快還能富裕的,那肯定是因為勤勞節儉。

所以,懶惰奢侈之人值得同情嗎?幫助了他們是善政,是仁義嗎?

由此可見“施惠悅爾,行刑不樂”的治國方針是不負責任的。

所謂:

“妄予不為惠,惠惡者不為仁。”

對於這番說辭,賢良文學不能認同,他們反駁道:

“三代之盛無亂蔭,教也。夏、商之季世無順民,俗也。”

什麼意思呢?

用現在比較流行的哲學詞彙總結一下,形而上學是不對的,分析問題需要用辯證法。

三代之治鼎盛時期,天下沒有亂民,夏商末期,百姓沒有不反抗的。

通往理想社會之路,以及官府自身職能定位之爭,詳解鹽鐵論授時篇

言下之意,民眾懶惰還是勤勞,作惡還是行善,不是孤立、靜止、一塵不變的。

有什麼樣的社會就會造就什麼樣的人,朝廷在其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明君設立學校,推行教化,等政治和教化結合在一起了,仁善就會成為人的天性了。

這裡要補充一個背景,賢良文學的這些話沒有引用先賢古籍中的原文。

不過他們的論點和《孟子·盡心》篇中的思想是一致的,曰: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

其實話講到了這裡,已經算是在邏輯上成功反駁了桑弘羊的善民惡民,嚴刑酷法之說。

不過賢良文學還在繼續論述,並丟擲了全新的觀點。

大家不是一直在討論如何讓社會變得更美好嗎?

通往理想社會之路,以及官府自身職能定位之爭,詳解鹽鐵論授時篇

那構建美好社會的前提和基礎是什麼?是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

所謂:

“富則仁生,贍則爭止。”

你去敲別人家的門討要一些柴火和水,就算很吝嗇的人也不會不給,因為柴火和水很多。

同理,如果為政者讓糧食也多的跟柴火和水一樣,天下還有不仁義的民眾嗎?

這個邏輯沒毛病,那麼具體要怎麼做,才能讓物質財富豐富到如此地步呢?賢良文學的原話是:

“故禮儀立,則耕者讓於野,禮儀壞,則君子爭於朝。”

爭與讓是決定性因素,直接與社會貧富掛鉤,所謂:

“人爭則亂,亂則天下不均,故或貧或富。”

這兩句話粗看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其實這裡引用並高度濃縮了《荀子·富國》篇開頭的內容。

通往理想社會之路,以及官府自身職能定位之爭,詳解鹽鐵論授時篇

荀子認為,人類社會是一個群居的,依賴分工的社會,但不同的人之間差距又是很大的。

聰明的與愚笨的,強壯與弱小的,幹活偷懶,搶功勞積極的。

如果不能建立一套合理的秩序,就會出現“爭”這個現象,叢林法則橫行於世。

所以儒家才會創造禮儀制度,目的就是確定名分,劃清大家的權責義務。

名分確定了,社會就能有序運行了,即所謂的“讓”。

所以,“爭”帶來貧窮,“讓”帶來富裕,這裡賢良文學其實是進一步諷刺了桑弘羊。

單純採用嚴刑酷法,忽略禮治仁義,是不可能讓社會變得更好的。

二、道德教育

以上理論環環相扣,不過桑弘羊顯然不服氣。誰說民眾富裕了,就會仁義的?

看看社會上的現狀吧,博戲馳逐之徒都是富家子弟,沒看見他們道德水準有多高。

通往理想社會之路,以及官府自身職能定位之爭,詳解鹽鐵論授時篇

這裡需要補充一個背景,漢代有錢人其實已經玩的很高端了,博戲就是六博戲,漢版賭博。

馳逐字面意思是追逐奔跑,這裡通常指賽馬。

除此以外,司馬遷在《史記》中還記載了鬥雞走狗,熬夜打獵等多種玩法。

以上案例無不證明了富裕與仁義並沒有直接對應關係。

民眾太有錢了,要麼驕奢淫逸,生活墮落,要麼起而為非,四處作惡。

由此可見,賢良文學所謂的建立秩序、民眾富裕、道德水平提高從而建立理想社會的邏輯鏈是有問題的。

如果民眾幹活不盡力,花錢不節約,就算錢財再多還是會敗光的。正所謂:

“有民不畜,有司雖助之耕織,其能足之乎?”

這句話有點歧義,“有民不畜”,網上各個版本基本都翻譯成“民眾不去儲蓄”。

但個人認為理解成朝廷不去管理民眾,可能更符合上下文的邏輯。

通往理想社會之路,以及官府自身職能定位之爭,詳解鹽鐵論授時篇

總之桑弘羊全盤否定了富裕和道德之間的聯絡。

既然富裕和道德是兩個獨立的,沒有直接關聯的事物,憑什麼說富裕了就能建立美好社會?

就算百姓真的很有錢,如果不勤勞,不節儉,沒有美好的品德,很快就會再次貧困。

所以想要富,還是得朝廷插手,加強管制,給大家方方面面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這番說辭講完,賢良文學照樣是完全不認同的,於是從兩個層次展開反擊。首先:

“周公之相成王也,百姓饒樂,國無窮人,非代之耕織也。”

理論對不對,主要看實踐。以前周公治國,天下沒窮人,也沒聽說官府幫誰種田織布的。

只要確定名分,劃清責任義務,降低稅收,百姓自然就會富起來的。

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話翻譯一下,朝廷自身定位應該是規則的制定者,是裁判員。

通往理想社會之路,以及官府自身職能定位之爭,詳解鹽鐵論授時篇

既然是裁判員,主要責任就是維護規章制度,親自下場運動的事最好少幹。

那麼百姓富裕以後呢?賢良文學的論述開始進入第二個層次。

桑弘羊不是強調富裕和道德沒關係嗎?的確,人有錢了,不一定會仁義。可是兩者絕不是毫無關聯的!

《論語》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管子》曰:

“倉廩實而知禮節,百姓足而知榮辱。”

先賢在這個問題上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富裕和道德是一種遞進關係。

富人不一定仁義,你絕對沒法指望窮人做到仁義禮智信。

真正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先讓百姓富起來,之後再提升他們的道德水準。

所謂:

“富民易與適禮。”

如此,物質財富極大豐富,道德水準極大提高,美好的社會不就到來了嗎?

三、官府職能

如果僅僅從富裕和道德間的關係看,賢良文學的言論明顯是更有道理的。

通往理想社會之路,以及官府自身職能定位之爭,詳解鹽鐵論授時篇

所以桑弘羊直接放棄了這個話題,將主攻方向調整到了官府的自我定位與職能上。

他引用了《論語》中的典故:

“忠焉能勿誨乎?愛之而勿勞乎?”

這句話的原意是孔子的一種教育理念,我們都愛孩子,不過不能溺愛。

讓孩子知道生活的艱辛,教給他們正確的人生道理才是真正的愛。

朝廷與百姓的關係類似於父親和兒子,所以放任自由,減少管制是很不負責任的。

官員春天親自耕種,對窮困的民眾發放貸款,建設水利工程,讓輕罪服刑人員回家種田。

這麼多事情做下來,百姓還有窮的,那都是不走正道的。

這裡補充一下背景,官員春天親自耕種指的是籍田禮,最早可追溯至西周。

天子和官員親自下地,象徵性地耕種幾下,按照東晉幹寶的《周禮》註解,其意義有三:

“一曰奉宗廟;二曰以訓於百姓在勤;三曰聞之子孫,躬知稼穡之艱難。”

發放貸款,根據史料記載,漢代既有民間借貸,又有官府借貸,當然桑弘羊所言肯定是官府借貸。

通往理想社會之路,以及官府自身職能定位之爭,詳解鹽鐵論授時篇

這個資料不多,各類文獻只有零星幾句記載,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西漢官府放貸具有救濟性質。

例如《漢書》記載,漢武帝元朔元年:

“諸逋貸及辭訟在孝景後三年以前,皆勿聽治。”

相當於跟官府借錢的,過了一段時間後有實在還不上的,那就不用還了。

此外漢武帝還曾透過放貸的方式,推動民眾向新徵服或者新開發的土地上移民。

至於水利,武帝時代相關工程不但數量多,而且規模大,既有民用,也有軍用。

如龍首渠、六輔渠、成國渠、白渠、漕渠、昆明池等等,成果極其輝煌。

當然徵用的勞動力也是相當驚人的,比龍首渠為例,《史記》記載:

“發卒萬餘人穿渠。作之十餘歲,渠頗通,猶未得其饒。”

對於桑弘羊的言論,賢良文學接下來的反駁歸納起來,核心只想表達一個意思。

這種發展模式是本末倒置的,官府做了這麼多事,錢從哪裡來?代價誰承擔?

他們首先引用了《孟子》中的典故:

“春省耕以補不足,秋省斂以助不給。”

百姓中有窮困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少收他們的稅,而不是放貸借錢。

通往理想社會之路,以及官府自身職能定位之爭,詳解鹽鐵論授時篇

百姓農忙的時候就少做一點工程建設,不要讓他們誤了農時。

西周時期召伯為了少折騰百姓,不干擾大家的生產生活,乾脆跑到民間的甘棠樹下斷案。

現在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呢?春耕沒人去種田,秋天沒人收莊稼。

這裡賢良文學側面肯定了一下漢武帝時期的工程建設的成果,曰:

“田疇赤地,而停落成市。”

各地的大型工程確實搞起來了,成就很顯著,不過是以百姓吃不上飯為代價的。

這是勤勸農桑的做法嗎?至於籍田禮,官員掛著青幡,擺著土牛,表演給誰看呢?

到此為止,《鹽鐵論·授時》篇正式結束,本場辯論中,邏輯上賢良文學顯然要勝過一籌。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桑弘羊模式沒有可取之處。

那麼接下來,雙方還將就什麼問題展開辯論呢?我們下一篇再講。

參考資料:

《史記》

《漢書》

《荀子》

《管子》

《書經》

《周禮》

《論語》

《孟子》

《韓非子》

《鹽鐵論》